3.4 頦部的變化
頦溝傾角和頦厚在治療後明顯增大和增厚,頦唇溝深度加深,與治療前相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施潔君等[7]通過對中國人與白種人顱麵形態比較,認為由於中國人的頦部相對於鼻根點明顯後縮,且鼻尖低,鼻底平坦,上唇前傾度大,致使其雙唇相對於鼻部和頦部明顯前突,造成中國人側貌較凸的印象。霍娜等[8]認為,通過內收前牙頦溝傾角增大可使頦部形態顯現,從而改善頦部的軟組織側貌,使頦部形態恢複較和諧的曲線。在本研究中,在種植支抗的良好垂直向控製下,雖然治療後頦部硬組織的突度並沒有明顯增加,但由於上下前牙的內收、唇部的內收,使得頦前部軟組織緊張得以鬆解,頦部軟組織厚度增加,頦唇溝加深,頦部豐滿度增加,頦部的相對位置不再顯得過於後縮,唇頦關係獲得新的平衡,側貌形態呈現柔美的曲線。吳峰[9]通過對成年人頦部形態與正畸拔牙設計相關性的研究認為,頦部位置依靠正畸手段較難改變,而唇部突度則可通過牙的移動而發生變化,最終正畸治療通過協調患者顱麵各軟硬組織結構而獲得相對正常的麵型。
另外,成年女性患者對麵部容貌的的審美存在年齡、種族、社會和文化心理背景等差異,正畸醫師在治療前需充分了解患者的容貌美標準,在矯治設計時結合患者的需要,從而可獲得患者對正畸療效更高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對於雙頜前突的成年女性,用減數種植支抗的治療方法能獲得良好側貌改善,對於沒有生長潛力的成年女性,針對不同的骨麵型,不同軟組織厚度患者,如何獲得患者和醫師均滿意的協調的鼻唇頦側貌,仍需要我們進一步長期的研究。
[參考文獻]
[1]倪密,陳文靜.微種植體支抗治療雙頜前突患者前後顏麵形態改變的研究[J].口腔醫學,2014,34(4):241-244.
[2]Kachiwala VA1,Kalha AS.Soft tissue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first premolar extractions in adult females[J].Aust Orthod J,2009,25(1):24-29.
[3]林銘,王大為.成人雙頜前突錯畸形患者拔牙正畸治療後顱麵軟硬組織的變化[J].中華口腔醫學研究雜誌(電子版),2009,3(4):424-429.
[4]Weinstein S,Harris EF Areher SY.Iip morphology and area change associated with surgical correction of mandibular prognathism[J].J Oral Rehab,1982,9(4):335-354.
[5]R.Christian Solem,Richard Marasco.Three-dimensional soft-tissue and hard-tissue changes in the treatment of bimaxillary protrusion[J].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2013,144(2):218-228.
[6]祖青,米叢波,聶晶,等.中國美貌女性頦部軟組織形態的比例分析[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複,2011,15(22):4065-4068
[7]施潔君,謝以嶽.中國人與美國白種人顱麵形態結構對比研究[J].口腔正畸學,1998,5(1):34.
[8]霍娜,段銀鍾,韓春,等.齶杠齶托聯合支抗矯治雙頜前突的臨床研究[J].第四軍醫大學學報,2006,27(1):70-72.
[9]吳鋒,胡榮黨,倪振宇.成年人頦部形態與正畸拔牙設計相關性研究[J].口腔醫學研究,2012,28(7):730-733.
[收稿日期]2015-04-25 [修回日期]2015-05-30
編輯/何誌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