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祖琳、韓玉婉一時看傻了眼,都在心裏想到,怪不得昨天晚上他要上八珍的筵席。他梁群英從那裏弄到這麼個寶貝,怎麼值這麼多的錢?三個人走出衙門,韓玉婉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那個碗是怎末來的。就問梁群英道:這諸葛碗你是從哪裏弄來的?梁群英神秘地說道:天機不可泄露,趕快離開任丘縣這個是非之地。
三個人拿著金條回到住處,向掌櫃的賄了賬,打點行裝正要走的時候,藥鋪掌櫃的手裏拿著一個小紅包,包裏足有十兩銀子,向梁群英施禮後,讓身後跑堂的小夥計把油漆發亮的木匾額拿到梁群英的跟前,要梁群英寫字。梁群英調好了金粉漆,提筆在手,一揮而就。字寫的既有神韻又有風骨,掌櫃的很欣賞梁群英的這種字體,隨手把紙包的銀子遞到梁群英的手裏,梁群英半推半就的收了銀子。這求字的人還沒有走,又湧來很多慕名求梁群英看眼病的人。這鴻運酒樓竟成為梁群英坐堂行醫的所在。梁群英很快地把這些看眼病的人打發走之後,急急地向鴻運酒樓掌櫃的辭行,他們三個人又向北走去。
孫知縣以低廉的價錢買到稀世珍寶——諸葛婉,自是歡喜不盡,他的師爺向他討好地說道:大老爺何不辦一個獲寶宴會?把本縣有名望的紳士、賈商、豪富都請來。知縣經師爺這麼一點撥,很快領悟到獲寶宴會的真諦。我這個父母官下請帖,邀請他們到這裏赴宴,他們總不能空著手吧!這分明是一種很高雅的斂財手段。
知縣命師爺寫好請帖,派衙役一一發送下去。第二天任丘縣城裏的頭麵人物都應邀而至。孫知縣向在座的人們言道:今日我把眾位請到這裏來,既不是要你們出銀子賑濟,也不是要你們捐錢捐物修橋鋪路建寺院。今日我把諸位請到這裏有三件事。一,我孫德和下馬任丘,不諳官場,不通民事,在任上難免有不到之處,請諸位多多的海涵和擔待。二,為了表示在下的誠意,特讓在坐的品嚐一下我家傳的手藝——雞髓鱉裙羹。三,再讓諸位開一開眼界,看一看三國時期的稀有古董——諸葛碗。孫知縣言畢給諸位行了禮,這些人也紛紛離座給知縣行禮。
還不到開筵的時候,知縣要眾人都坐下,開始講諸葛碗的來曆和金貴。諸葛碗——顧名思義,就是諸葛亮用過的碗。他於普通碗是不同的,這就要從劉備駕崩後說起。劉備駕崩後,由劉禪繼承蜀漢皇位,這劉禪昏庸無能,軍權、政權都有諸葛亮一個人操勞。再加上諸葛亮本是中原人,又患有癆病。來到多濕的四川,患上了風寒濕痹,連續骨節疼痛,使他整日裏睡不好覺,飲食也越來越差。
諸葛亮為了完成興複漢室的鴻鵠之願,曾七出祁山,北征曹魏。在戰爭停止的時候,諸葛亮曾派馬岱到司馬懿的軍營裏慰問。司馬懿在和馬岱吃飯閑聊的時候,問丞相的身體可好?馬岱城府不深,不知司馬懿的用心,如實地說出了諸葛亮的身體欠佳,吃飯少,睡眠差,頻繁咳嗽。馬岱走後,司馬懿大聲狂笑道:善哉!善哉!善哉!你諸葛亮壽命不會太長了。在打仗上我不是你的對手,我不給你交戰,我要熬死你。
諸葛亮安插在司馬懿身旁的人,很快把此事傳了過來。諸葛亮為了蒙騙司馬懿,特命燒製瓷器的工匠,燒製一種雙層的飯碗。這種碗從外麵看非常的大,其實裏麵並不大,當然盛飯也不多。當司馬懿派人來漢營明麵上慰問,實則為竊探諸葛亮的身體如何?諸葛亮便用這種碗吃飯,一連吃了兩碗飯,從而騙過了司馬懿的來使。可見這樣的碗當時燒製的就不多,曆經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遼、金、元、明至今,約一千六百年上下,能夠留下來的是非常非常的少。雖然說不上是價值連城,也算得上稀世珍寶。今日我有幸擁有,也讓在座的諸位一飽眼福。再用它盛著我孫家祖傳的手藝——雞髓鱉裙羹,一飽口福。孫知縣言畢,又高聲說道:開筵——
一時眾人便大吃大嚼起來。劃拳行令之聲如旱地上的蛤蟆遇到了雨水,叫個不停。很快一個個都吃的酒足飯飽,整個的雞鴨魚和不合內地口味的海鮮都放在桌子上,沒有人再享用。不言而喻,這些人是專候著孫知縣祖傳的最後一道壓桌菜——雞髓鱉裙羹。
知縣命端菜的將諸葛碗盛的雞髓鱉裙羹端上來,眾人都爭先恐後地用勺子舀雞髓鱉裙羹。唯有鴻運酒樓掌櫃的,手拿著勺子似乎伸到諸葛碗裏的時候,便停了下來。用朦朧的醉眼一個勁地瞅諸葛碗。眾人把雞髓鱉裙羹用勺子送到嘴裏,仔細地品嚐後,都是交口稱讚,真不愧為是家傳的手藝。於鴻運酒樓掌櫃的座位最近的這一位,品嚐過雞髓鱉裙羹後誇讚道:天上瑤池會上,諸位神仙所用的美味佳肴也不過如此地美味可口。說完話,便用胳膊肘捅正用一雙迷離的醉眼瞅諸葛碗鴻運酒樓掌櫃的說道:老弟你怎麼不舀雞髓鱉裙羹啊?就看鴻運酒樓掌櫃的用眼瞅著諸葛碗小聲說道:這隻碗我咋看咋相我家茅房裏的那隻破碗。先是拿來喂貓,後來貓死了,我把它扔在茅房裏,上麵還粘上不少的屎,更有不少的人尿在這碗裏頭。不知何人何時拿出來賣給了知縣大老爺?知縣把這玩意當成珍貴的古董。鴻運酒樓掌櫃的口沒有半點遮攔,把這個碗的事全都倒出來了。雖然聲音不大,可是知縣和諸位在座的人都聽的很真切。一時都被醃臢的嘔吐起來,把剛吃進胃裏的冷熱菜,雞、鴨、魚、肉一個勁的吐個馨盡,還夾雜著酒氣酸液。哇——哇——哇——眾人都彎著腰,弓著背,嘔吐不止。把客廳裏弄的臭氣四溢,站在一旁的衙役,人人掩鼻,個個攢眉。知縣被氣的咬牙跺腳,傳喚衙役快去給我備馬,我要去追趕那個窮酸的舉子。
孫知縣帶上捕頭和十幾個兵丁,跨上馬去追梁群英、宋祖琳、韓玉婉三個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