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夥計大約沒有見過這麼大方的主兒,疑惑地看了看半塊銀餅子,見銀餅子蜂窩細膩,麵上的銀筋一根到心,地地道道的八九成色,頓時眼睛笑的眯成了一條縫,點頭哈腰地說道:好說好說,我這就去請翠雲姑娘,給爺台唱曲。把三人請到雅間裏,轉身下樓去了,隻聽樓板發出嘎噠——嘎噠——嘎噠——的響聲。
一時間,夥計手托茶盤,上麵擺著柿餅,瓜子,荔枝,和細巧的糕點,從樓梯下吆喝著跑上來。一邊布茶,一邊說道:爺台稍等,翠雲姑娘馬上就上來。
三個人品著茶,吃著瓜子,便聽到樓梯上傳來細碎的腳步聲,翠雲懷抱琵琶挑簾而入,蹲身低頭向三個人斂衽一禮,輕聲說道:給二位爺和尊夫人請安。爺台和尊夫人要聽什麼曲子?梁群英嗑著瓜子,隨說道:隨你的便,唱啥都行。隻見她纖纖玉手,一陣急弦挑、撥、勾、抹,琵琶發出動聽悅耳的響聲,隻聽翠雲慢聲唱道: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憑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換了淺酒低唱。
”宋祖琳聽了麵上露出不悅之色,說道:這首詞牌名叫《鶴衝天》詞兒雖然高雅,對我們進京趕考的舉子實在太不相宜了。這是北宋時期的柳永所作。柳永,字耆卿,原名三變。少年時到汴京應試,於歌女廂混,並為她們填詞作曲,屢試不第,遂作此詞。此人後來還不錯,於景佑元年始中進士。
翠雲姑娘知趣地說道:爺台若是不喜歡,我再給您們唱一闕《春夢令》:
梨花雲繞錦香亭,蛺蝶春融軟玉屏,花外鳥啼三兩聲,夢初驚,一半糊塗一半醒。
梁群英雖然是讀破萬卷書的主兒,還沒有見過這闕辭哩。不但這闕辭填寫的雅俗共賞,而且配上這女子的歌喉,唱出的聲調圓韻委婉,已經使梁群英入了迷。韓玉婉打趣的笑道:“夢初驚,一半糊塗一半醒。我們這位梁舉人,睡得如死豬一般,也不會迷糊的。梁群英正待於韓玉婉拌嘴時,隻聽一陣陣錚錚崩崩的急弦彈奏。緊接著又唱道:
黃昏卸得殘陽罷,窗外西風冷透紗,聽蕉聲,一陣陣細雨下,何處於人閑磕牙,?望穿秋水不見還家,潸潸淚雨下,又是想他,又是恨他,手拿著紅繡鞋兒占鬼卦。
這一曲辭給梁群英提供了翻案的話柄。梁群英道:這首詞是蒲鬆齡的佳作,說的是丈夫出了遠門,娘們兒在家中心急如焚地盼望著丈夫歸來。害臊,不好意思出去問卦,就拿著自己的紅繡鞋問卦,把鞋撂到地上,看是翻是正。是正著,就是夫君快要回來,若是翻著,就是一時半載還回不來。像那“秤杆離不開秤砣,老頭離不開老婆。”兩個人形影不離的。這樣的娘們兒,就沒必要去拿著紅繡鞋兒占鬼卦了罷!梁群英說這話用眼去看韓玉婉,說的宋祖琳為之一笑。韓玉婉和梁群英相處熟了,嘴更是不饒人。看到梁群英斜刁著眼看自己,知道是在笑話自己。忙笑嘻嘻地反擊道:在睢縣城住的那位樊小姐,不知她的紅繡鞋撂了多少遍了?
三個人在四季春客棧盡情地玩了兩天,每天都玩到深更半夜方睡。於第三天天大亮,三個人才起來,他們洗過臉,潄過口,用過早餐,天已到辰末巳初的時牌,梁群英揭開窗簾,朝對麵的“萬”字號錢莊上望去。正看到那幫掏包賊,裝扮成梁群英所說的右側沒有頭發老爺子的樣子,向“萬”字錢莊裏走去。隻見那位五十歲上下的老年人,身穿絳紫色團花袍,戴著一副玳瑁眼鏡,手柱明光光滑油漆拐杖,整個右邊的半個頭沒有頭發,不用說右邊的眉毛、胡須都沒有。後邊還跟著一位年輕後生,算是他的保鏢。正從一乘大轎上走出來。梁群英讓宋祖琳和韓玉婉過來看,二人也來到窗前,朝對麵的“萬”字錢莊瞭望。隻見那位五十歲上下,整個右半頭都沒頭發的人,被幾個人從擁著正洋洋得意地向“萬”字錢莊上走去。 很快,這個老頭子就被錢莊裏的人攆了出來了。隨後,錢莊上的人拿著大棍,氣衝衝地跑出來就要打這幫人。這些人看到要挨打,嚇得比兔子跑的還快。錢莊上的人,用手指著那個右半個頭沒頭發的老頭兒罵道:你這個老匹夫!老混蛋!竟帶著人冒名領人家存的銀子,我差一點沒有被你們蒙騙住,我這就去報官,把你們這些家夥逮住,關到牢獄裏。你看這些人誰跑得快,那個右半個頭都沒有頭發的人,走路也不那麼斯文了,手裏拄的明光光滑油漆棍拐杖也扔了,轎子也拋在“萬”字錢莊前不要了。真是偷雞不成還蝕把米,又被嚇的屁滾尿流的。
原來那幫掏包賊記住了梁群英說的話,把取錢人的年歲、個頭、長相都記得清清楚楚,他們都做起了發財的美夢,隻要找一個於取錢人長相相同的人,就能順利地把梁群英、宋祖琳、韓玉婉存在錢莊上的錢取出來。這是不少的一筆錢,拿到這筆錢,就可以到酒樓上大口大口的吃肉,大碗大碗地喝酒。又能到煙花院裏快活幾日。他們就物色一個同梁群英所說的取錢人的模樣,把頭上右邊的頭發和眉毛、胡須剃了個精光,又用化妝蠟在剃過的地方塗抹了一遍,和天生的沒毛一樣。又穿上時新的衣裳,一派闊商的打扮,走起路來像老太爺似的。他們覺得滿有把握的把梁群英存到“萬”字號錢莊上的那些黃金白銀取出來。那想到卻被錢莊上的人臭罵了一頓,若走得慢了還會遭到痛打。弄的灰頭土臉的,好不敗興!他們這些人那裏知道,這是梁群英給他們設的套,有意戲耍他們的。
三個人離開了河間縣城,又向北走去。當他們走的不到三十裏的路程,路過一個大鎮。這個鎮叫七姓鎮。當三個人從這個鎮上穿街而過的時候,宋祖琳看到街東廂一家商鋪,門前掛著一副匾額,匾額上書“朱家萬全店”。街西廂也掛著一幅匾額,上麵寫著”祝家金銀珠寶店”。宋祖琳遂想出一副上聯來。望著梁群英一笑道:梁賢弟,在下有一聯請對。梁群英也笑著道:請講出來共同欣賞。宋祖琳講道:“七姓鎮東廂朱家西廂祝家朱家祝家朱祝不同”。請對下聯。
梁群英 、韓玉婉兩個人都在苦思冥想起來,想了好大一會也沒有想出來,梁群英便苦笑了一下道:宋兄的這副上聯還真夠難對的,恐怕一時半會還真的對不上來,我們到東廂這家風味小吃店裏吃些東西,喂飽肚子再向前趕路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