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二章 第二十九節 文武雙全(1 / 1)

賈詡射出弩箭的刹那把他自己都驚呆了,他本是個文弱書生,可他連續射出三支弩箭後,都精確的射到了靶心上麵。有了張彥給的這些超級武器,在不知不覺中自己竟然和武將也不差一二了,照此訓練下去,不想練成文武雙全都難!

終於搞定了賈詡這裏,張彥把工作的目標再次集中到城裏。城裏還有幾十萬俘虜哪,現在的張彥讓他們搞得頭疼,放也不是,留下心裏還總不踏實!

普通的俘虜張彥並不怎麼擔心,擔心的就是這些首領,鬼才知道他們是否口是心非,該想個什麼辦法徹徹底底的讓這些人為我所用呢?

這次回來後張彥把自己一個人關在屋裏想辦法,想了整整兩天也沒想出個好辦法來。其實這也不怪張彥,因為他上學的時候學的是理工科,想要駕馭這些首領,那是要靠非常的政治手段,而說到政治,張彥從小到大也沒看過幾本政治書!沒有辦法隻能現學現用了。

張彥命人找來關於孔子,孟子,老子還有墨子這些大思想家的書卷,開始進行研究和學習。

孔子和孟子是忠教禮儀的思想,看了半天張彥設想,把這些思想灌輸給眾首領那應該是對牛彈琴。但是看了老子的思想後張彥有些受到了啟發,老子的治世理念是無為之治,天下大同。無為之治的意思是統治者對於百姓要盡量不要去騷擾他們,另外一旦製定了規章製度,就不要朝令夕改去折騰百姓。至於天下大同可就是現代的治世理念了,這四個字的意思是天下的百姓人人平等,沒有高低貴賤,若是能夠實現這四個字,就是理想的極樂世界了。

關於墨子的理念是統治者在任用人才的時候,要任人唯賢,不是任人唯親,這一點也符合現代的治世理念。

讀了這些思想家的書簡後,張彥頓時茅塞頓開,仿佛一盞明燈為他指引了方向。

接下來張彥拿著關於老子和墨子的書簡來到首領營,首先張彥要找的人就是檀石槐,因為這檀石槐對漢文化可是有過很深的研究。

張彥把檀石槐請到自己房間,倒是沒急著拿出書簡來,而是炒了幾個小菜另外準備了一壇清酒,兩人邊吃邊聊。等到了最後張彥才拿出書簡和檀石槐討論治世之道,兩個人聊開之後,張彥這才知道自己有些小瞧了他。

這檀石槐可不是一般的人物,曆史上的他在東漢末在高柳北彈汗山建立王庭,向南劫掠沿邊各郡,北邊抗拒丁零,東方擊退夫餘,西方進擊烏孫,完全占據匈奴的故土,東西達一萬四千餘裏,南北達七千餘裏。永壽二年(156年),率軍攻打雲中郡。延熹元年(158年)後,鮮卑多次在長城一線的緣邊九郡及遼東屬國騷擾,漢桓帝憂患,欲封檀石槐為王,並跟他和親。檀石槐非但不受,反而加緊對長城緣邊要塞的侵犯和劫掠,並把自己占領的地區分為三部,各置一名大人統領。

另外他的政治能力也非常之強,檀石槐統治時期,用漢人謀議,定法律,鍛冶兵器、工具,俘倭人“令捕魚以助糧食”,促進了鮮卑社會發展。

兩人越談越投機,最後檀石槐索性就搬到張彥的屋裏,直至最後他逐漸接受了無為之治和天下大同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