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上了馬背之後,那個感覺簡直是不可思議。以前騎馬雖有馬鞍,但那種馬鞍是單橋的,鞍上的皮革也是硬撅撅的。可張彥這新式馬鞍不僅是雙橋,屁股下麵的皮墊子軟乎乎的,並且踩在馬鞍上配備的馬蹬,還能站立起來,騎手的腳有了放處,就不用再使勁保持在馬上的平衡了。
賈詡抽出百折刀在風中揮舞了幾下,雖是文人,但這縱馬馳騁的感覺可是讓他興奮不已。
有了馬鞍和馬蹬的配備並不算完美,護衛又遞來新式的鐵臂手弩,賈詡接過後雖覺得沉甸甸的有些壓手,但低頭一瞧,這種式樣他還是頭一次見過。
手弩的弩臂是後世的彈簧鋼精鍛出來的,弩臂兩側分別安裝了兩個小輪子,小輪上對折纏繞一根鋼弦,因為有了這兩個小輪子,弩臂雖然是鋼臂,但弩弦卻可以輕鬆的拉開。
手弩的弩身則是用硬桃木加工而成,整體設計雖像縮小的鐵臂鋼弩,但這手弩卻取消了箭夾,不過取消箭夾並不代表不能連射。
手弩的弩箭要比大型的鐵駑短一些,為了能使弩箭飛的更遠,張彥把弩箭的箭頭進行了改製。普通弩箭的箭頭上都有個倒刺,張彥新式的弩箭則取消了倒刺,直接把箭頭做成了錐子形狀,這樣能夠減少風的阻力,而弩箭的尾羽這次也進行了改進。以前的尾羽是平行的一根羽毛,而新弩箭的尾羽則改成了三叉尾羽,形狀和現代的飛鏢一樣。
新式手弩的長度有三十厘米,弩箭的長度是二十厘米。在取消了箭夾後,弩箭增加了一個箭架的裝置,箭架是用薄鐵打製,一個箭架上可放置五支弩箭。使用的時候是從左側插入箭架,射擊後再次上弦,左手磕動箭架,第二隻弩箭就會掉落到弩身的箭槽裏,有了箭架後省去了來回取箭的時間。
賈詡坐在馬上,抬起新式手弩,開始對著樹木進行連續射擊。當弩箭射出之後,射擊的距離和速度令賈詡相當的滿意,雖然這手弩的長度才三十厘米,但是此弩的射擊距離卻是在二百步之外,因為手弩也安裝了望月這樣的瞄準裝置,所以射擊精度也比較高。不過美中不足的是,箭頭因為是尖銳的椎行,所以帶來的創傷麵就要比一般箭羽的傷麵小了。
不過騎兵講究的是快速打擊,在射出一兩弩後,再次使用的可就是這鋒利的唐刀了,兩件神兵利器組合在一起使用才能發揮他最大的威力。
等測試完這些新式武器後,賈詡所帶的這些騎兵就展開了高強度的訓練,因為時間不等人,這隻神秘的部隊這可是在這裏偷偷的進行訓練,並且訓練的時間也不能耽擱,眼看著進入到了十一月份,若是來年不在這裏搞出個名堂來,等黃河的冰麵融化了,後勤補給就會出現災難性的問題。
訓練了半個多月,張彥又帶來了一批馬甲,這些甲胄可不是組裝重裝騎兵用的,把這些甲胄穿在戰馬身上,是訓練騎手打擊移動目標的。
馬兒穿了甲胄之後,在馬背上綁上個草人,在讓馬兒跑起來。而騎手則騎在自己的馬上,用手弩對移動的草人進行射擊,馬甲最大的作用就是保護這些當成目標的馬匹。
而綁著草人的馬匹跑來後,賈詡騎在馬上拉開手弩,在弩箭射出的一霎那,賈詡驚呼:“吾的那個天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