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我們的壯舉(1 / 2)

幹瘦的古董男還是耐不住性子,找到了學校裏來,與他同來的還有一個個子矮小,說話帶南方口音的男人。我們雙方是在操場的籃球架底下見的麵。

古董男叫周大山,是本地人。那個南方人叫狄曉壯,據周大山介紹是古董專家,領著來給周大山把把關。後來我想,狄曉壯應該是周大山的上線,周大山收了值錢的古董大概都是通過狄曉壯運走的吧。

當我們拿出香爐時,狄曉壯眼裏閃過一絲亮光,雖然細微但卻逃不過我和猴子的眼睛。當他從周大山手裏接過香爐時,手竟然有一點不能自抑的顫抖。

接下來的討價還價自是猴子的拿手好戲,不得不說猴子在這方麵確實很有天賦。看他一副裝傻賣呆的樣子,並表示自己根本不想賣掉這個香爐,那天隻是在集市上偶然看到和這個一樣的香爐,起了好奇之心而已。

狄曉壯開始一百、五十的出價,猴子竟然直接把香爐拿回來裝在了包裏,並和我們商量要回學校了。

周大山再也不見了集市上那副冷冰冰的麵孔,笑的五官擠在了一起,熱情的拉著猴子不讓走,又掏出香煙分給我們。胖子大咧咧點上一支,而猴子擺手不要。

也怨周大山和狄曉壯他們自己,覺得學生肯定好糊弄,可能從心裏就沒把我們幾個小孩當回事,所以也就不加掩飾,一見到香爐不自覺的露出了貪婪的表情。殊不知,猴子最愛好的就是買來賣去的活動,從小就喜歡趕集,和小商小販討價還價。更曾經多次自己動手製作商品,比如泥娃娃、泥哨子、泥印模等東西拿到各處去賣。大概這個世界上的所有一切,在猴子的眼裏無一不是商品。至於察言觀色,更是猴子必修的功課。

狄曉壯又旁敲側擊的詢問香爐的來曆,還表示要請我們吃飯,和我們稱兄道弟的,表示從沒把我們當小孩子看待。

明明用的就是哄孩子的幼稚把戲,卻非要說不把我們當小孩子看待。估計他們自己心裏也克服不了這個障礙吧,所以不能做到表裏如一,活該他們被猴子扮豬吃象。

但因為我們是真正的外行,所以一切談判都需要從對方的表情中找答案,沒有自己準確的定位。但從對方的表現,我們早就判斷出,這個香爐的價值遠遠大於集市上看到的那隻。

最終,猴子和他們在一千四百六十元上成交,周大山卻隻帶了五百塊,於是眼巴巴的看著狄曉壯掏錢買走了香爐,臉上滿是懊惱。周大山一是覺得我們不一定有什麼好東西,再就是那時候我們這裏的人,出門身上帶個幾十元、一百元就不少了,這五百塊還是周大山今天特意放到身上的。至於狄曉壯,因為常年在外收貨,加之南方人的習慣,身上總少不了大量的現金。

成交之後,狄曉壯再次表示要請我們吃飯,仍然被我們拒絕了。他無非是想打聽,我們到底是從哪裏淘換來的這個香爐,而我們此刻大把現鈔在手,那還有心思和他吃飯啊,再說我們也不想把古廟的事告訴他。

最後,狄曉壯見從我們這裏實在套不出什麼了,就從口袋裏掏出兩包香煙,還有一張紙片,嘿嘿笑著說:“行,哥幾個口風還真是很緊,我服了。但這個朋友咱們是交定了,這兩包煙送你們,還有我家裏的電話,再有好東西可一定要通知我,隨叫隨到。嗬嗬。”他雖是南方人,但說話的口氣卻頗像北京人,大概是在潘家園待多了的緣故。

胖子伸手接過來,嘴上應付到:“好的,一定,一定。”

旁邊看著這一切的周大山,臉都綠了。本是帶著狄曉壯來掌掌舵的,結果人家卻把生意做成了,轉眼沒自己什麼事了。看狄曉壯熱切的樣子,也知道這次肯定是大有收獲,別看這幾個小孩要價挺狠,遠超了當初設想的價錢,但實際上這行的利潤外行又哪裏摸得準脈?隻後悔自己魄力不夠,又太輕敵,隻帶了這麼一點點錢。但這個行當有規矩,一是現銀交易,誰有錢誰收貨,概不賒欠;二是不允許合夥收貨。隻因為這行當沒個準價,且經驗再豐富的行家也有走眼的時候,風險極大但利潤優厚,如果允許合夥,則風險、利潤分配不均導致反目成仇的必不少見。

可狄曉壯是自己的上線,掌控著自己的財路,所以是不敢得罪他的,就當是白跑一趟,給人介紹一單生意得了。

當我們再次見到劉飛時,他情況已經比第一次好太多了。雖然還不能下床,但手術效果非常理想,最幸運的是大腦裏的輕微積液已經慢慢消失,不需要再做開顱手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