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一個夏天,魯本除了幹家務——給菜園鋤草、澆水,砍柴和打水外,始終進行著他的秘密任務。
轉眼菜園該采收了,蔬菜被裝罐醃製後儲藏,學校也開學了。再不久,樹葉飄零,海灣吹起陣陣寒風。魯本在街頭徘徊(páihuái),努力尋找著被他視為寶物的麻袋。
他經常是饑寒交迫,疲憊不堪,但是一想到商店櫥窗裏的那樣東西,他就又有勁兒堅持下去了。有時媽媽會問:“魯本,你上哪兒啦?我們等你吃飯呢!”
“玩去啦,媽媽。對不起。”
這時候,多拉總會瞧著他的臉,無奈地搖搖頭,心想:男孩就是男孩。
春天終於來了,帶來片片綠意,魯本的精神也隨之振奮。是時候了!他跑到穀倉,爬上草垛,打開鐵罐,倒出所有硬幣清點起來。
他又數一遍,還差二十美分。鎮上哪兒還會有丟棄的麻袋嗎?他必須在今天結束之前再找四條去賣掉。
魯本沿著沃特街走著。
魯本趕到工廠,廠房的影子已被夕陽拉得很長了。收購麻袋的人正要鎖門。
“先生!請先不要關門。”
那人轉過身來,看到了髒兮兮、汗涔涔(céncén)的魯本。
“明天再來吧,孩子。”
“求您了,先生,我必須現在把麻袋賣掉——求您啦。”那人感覺到魯本的聲音在顫抖,知道他快要哭了。
“這是秘密。”
那人接過麻袋,手伸進口袋,掏出四個硬幣放在魯本手裏。魯本輕輕說了聲“謝謝”就往家跑。
接著,他緊緊摟著鐵罐,直奔那家商店。
“我有錢啦!”他一本正經地告訴店主。
店主走向櫥窗,取出魯本夢寐(mèi)以求的東西。
他撣去灰塵,用牛皮紙把它小心包好,然後把這個小包放到魯本手上。
魯本一路狂奔到家,衝進前門。媽媽正在廚房擦洗灶台。“瞧,媽媽!瞧!”魯本一邊跑向她一邊大叫著。他把一個小盒子放在她因勞作而變得粗糙(cāo)的手上。
為了不損壞包裝紙,她小心翼翼地把它拆開,一個藍色天鵝絨的首飾盒映入眼簾。多拉打開盒蓋,淚水頓時模糊了她的雙眼。
在一個小巧的心狀胸針上刻著金字:母親。
那是1946年的母親節。
多拉從未收到過這樣的禮物;除了結婚戒指外,她沒有別的飾物。她哽咽(gěngyè)無語,把兒子一把攬(lǎn)入懷中,臉上洋溢著動人的光彩。
(作者:阿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