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世紀的今天,商業環境的節奏,正在以令人炫目的速率快速運轉著。大至企業,小至員工,要想立於不敗之地,都必須奉行“把工作完成在昨天”的工作
理念。成功存在予“把工作完成在昨天”的速率之中,有則寓言故事說:某段期間,因為下地獄的人銳減了,閻羅王便緊急召集群鬼,商討如何誘人下地獄。群鬼各抒己見。
牛頭提議說:“我告訴人類:‘丟棄良心吧!根本就沒有天堂!”’閻王考慮一會兒,搖搖頭。
馬麵提議說:“我告訴人類:‘為所欲為吧!根本就沒有地獄廠”閻王想了想,還是搖搖頭。
過了一會兒,旁邊一個小鬼說:“我去對人類說:‘還有明天’!”閻王終於點了頭。
你可以丟棄良心,因為世上沒有地獄,你可以為所欲為。但這都不足以把一個人引向死亡。也許沒有幾個人會想到可以把一個人引向死亡的竟然是“還有明天”。
一個連今天都放棄的人,哪有能力和資格去說“還有明天”呢?所以古人說,今日事今日畢。人要學會的不是去設想還有明天,而是要將今天抓在手掌裏,將現在作為行動的起來,這樣做的時候,你就真正有了明天。
今天該做的事拖到明天完成,現在該打的電話等到一兩個小時後才打,這個月該完成的報表拖到下一月。這個季度該達到的進度要等到下一個季度……不知道喜歡拖延的人哪兒來的這麼多的借口:工作太無聊、太辛苦,工作環境不好,老板腦筋有問題,完成期限太緊,等等。這樣的員工肯定是不努力的員工;至少,是沒有良好工作態度的員工。他們找出種種借口來蒙混公司,來欺騙管理者,他們是不負責任的人。
凡事都留待明天處理的態度就是拖延,這是一種很壞的工作習慣。每當要付出勞動時,或要作出抉擇時,總會為自己找出一些借口來安慰自己,總想讓自己輕鬆些、舒服些。奇怪的是,這些經常喊累的拖延者,卻可以在健身房、酒吧或購物中心流連數個小時而毫無倦意。但是,看看他們上班的模樣!你是否常聽他們說:“天啊,真希望明天不用上班。”帶著這樣的念頭從健身房、酒吧、購物中心回來,隻會感覺工作壓力越來越大。
不要為拖延找借口。習慣性的拖延者通常也是製造借口與托辭的專家。他們每當要付出勞動,或要作出抉擇時,總會找出一些借口來安慰自己,總想讓自己輕鬆些、舒服些。我相信,對那些做事拖延的人,總有各種各樣的人,是不可能報以太高的期望的。
不要為拖延找借口,是法國聖西爾軍校奉行的最重要的行為準則,是軍校傳授給每一位新生的第一個理念。它強化的是每一位學員想盡辦法去迅速完成任何一項任務,而不是為拖延完成任務去尋找借口,哪怕看似合理的借口。其核心是敬業、責任、服從、誠實。這一理念是提升企業凝聚力,建設企業文化的最重要的準則。秉承這一理念,眾多著名企業建立了自己傑出的團隊。
拖延是行動的死敵,也是成功的死敵。拖延使我們所有的美好理想變成真正的幻想,拖延令我們丟失今天而永遠生活在“明天”的等待之中,拖延的惡性循環使我們養成懶惰的習性、猶豫矛盾的心態,這樣就成為一個永遠隻知抱怨歎息的落伍者、失敗者、潦倒者。
成功學創始人拿破侖·希爾說:“生活如同一盤棋,你的對手是時間,假如你行動前猶豫不決,或拖延地行動,你將因時間過長而痛失這盤棋許你猶豫不決的!”你的對手是不容比爾·蓋茨說:“我發現,如果我要完成一件事情,我得立刻動手去做,空談無濟於事!”這句話放之四海而皆準。
品悟人生
人要學會的不是去設想還有明天,而是要將今天抓在手掌裏,將現在作為行動的起來,這樣做的時候,你就真正有了明天。
差不多就做,沒有萬事俱備
一天,8歲的小勇外出玩耍,發現了一隻嗷嗷待哺的小麻雀。他決定帶回家喂養。走到家門口,忽然想起未經媽媽允許。他便把小麻雀放在門後,進屋請求媽媽。在他的苦苦哀求下,媽媽答應了。但是,當他興奮地跑到門後時,小麻雀已不見了,看到的是一隻意猶未盡的黑貓。
由此可見,“萬事俱備”固然可以降低你的出錯率,但致命的是,它會讓你失去成功的機遇。企盼“萬事俱備”後再行動,你的工作也許永遠沒有“開始”。世間永遠沒有絕對完美的事。“萬事俱備”隻不過是“永遠不可能做到”的代名詞。
所以,不管從事什麼行業,當你打算做某項工作時,抓住工作的實質,當機立斷,立即行動識有這樣,成功才會最大限度地垂青於你。
一個電視台記者在報道紐約世貿中心慘劇時,轉述了一位遇難者親友的話:在大廈倒塌前一刻,他收到在大廈內工作的至親的電話,向他道別。一瞬間,人就沒了。
這突如其來的事故,實在叫人難以接受,但是死亡的到來不總是如此嗎?朋友說他太大最希望收到他送的鮮花,但是他覺得太浪費,推說等到以後有錢了天天給她買。結果,在她突然死去後,他隻能用最美的鮮花來布置靈堂。
似乎我們所有的生命,都用在等待。“等到我升職後,我就會如何如何……”、“等到買房子以後……”、“等我把這筆生意談成之後……”、“等我有了錢以後……”,我們對自己說。人人都願意犧牲現在,來換取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