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把握時機,踏進幸福的入口(2)(2 / 3)

不久,異國入侵,老大背著寶劍依然投軍走上了戰場。在千裏邊疆,老大仗著多年的苦心練出的好武藝揮劍劈敵無數,立下了赫赫戰功。

評定叛亂之後,老大得到了皇帝的賞識、加官晉爵、榮華富貴自不可言。

老二的妻子見了,便埋怨丈夫說:“當初,你若將那塊玄鐵也鑄成了寶劍,也不至於生活得像今天如此貧窮了!”可是老二卻說:“我天生就是做小本生意的命,你讓我挺劍上戰場,豈不是白白送死。”

沒過兩年,朝中的一些奸臣便看不慣一介武夫的老大身居高位,於是便向皇帝屢進讒言陷害於他,而皇帝也覺得天下太平了,犯不著為了一個武將而惹得眾臣不悅,於是打發老大回老家去了。

回到家鄉的老大,盡管有一身好劍法,可是英雄無用武之地,還得靠瘦小的弟弟用錐子替別人幹活掙兩個小錢來維持生活,他不由地感歎:“你的錐子還能做針線活兒,我這把劍能幹什麼呢?真是中看不中用,還不如一塊廢鐵。”

我們很多人不也像這位哥哥一樣,總認為自己應該成為一個非凡之人,要創造奇跡,看不起平凡的人生。然而,實踐卻告訴我們,大部分人根本不是那種一呼百應的英雄,而隻是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

也正是這些不切實際的想法,使得我們失去了許多應該享受的樂趣。其實,成功的最佳目標,不是最有價值的那個,而是最有可能實現的那一個。的確,一種生活,隻要適合自己,隻要有自己喜歡的內容,就是最好的生活,何必踏破鐵鞋去尋找那些離你十萬八千裏、遙不可及的目標呢?

人們有時候覺得生活得不痛快,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錯誤地看高或者看低了自己,比如我們身材並不苗條,硬要穿一條非常流行的苗條褲子,即便我們費好大勁兒穿上了,結果就可想而知了——由於褲子太苗條,我們將要受到強力地包裹,不舒服是自然的;這種形象矗立在別人麵前,帶來的自然也不會是羨慕的眼光。難道我們就沒有靜心想想,這樣做又是何苦呢?

人們常說,“隻買對的,不買貴的!”我們做人做事也應如此,隻有做適合我們的事、走適合我們的路,我們才能找到樂趣、找到成功。

品悟人生

每個人都應該實事求是地分析自己,對於那些主觀的“見知”,要實事求是地加以判斷,不可作眼高手低的奢想。

做好眼前的小事,大事才能幹好

無論幹什麼事情,都是從最小的事情開始入手,不要因而事小而不去做它。試想,如果連一些小事都做不好,就說要去幹一番大事業,這不是肯可笑的事情嗎?

東漢的時候,有位大臣名叫陳蕃,他以忠誠敢諫聞名於天下。漢恒帝在位期間,他任朝廷議郎。他曾經上奏恒帝說:“眼下農事不佳,連年歉收,莊稼有五六成遭災,農人中成千上萬人處在饑寒之中,啼饑嚎寒,民不聊生。然而宮中有女幾千人,每日吃魚吃肉,穿戴綾羅綢緞,施脂油粉黛,這要耗費多少資財啊?俗語說得好:‘誰家養有五個閨女,會窮得連賊都不肯去’。現在後宮有女千人,這不是窮國之舉嗎?再說,把這麼多宮妃放人後宮,這是災禍的根源呀。曆史上有多少教訓呀,難道不該記取嗎?”皇帝於是采納了陳蕃的意見,放出宮女五百多人。大臣們也稱讚陳蕃說:“你真是忠心耿耿、公正無私啊!”

陳蕃能如此有遠見智謀,敢於直言納諫,成為皇帝的忠臣,有一番大作為,得益於他小時候“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故事。

陳蕃自幼勤奮,博覽群書。為了尋求讀書的安靜環境,他便獨立生活學習。15歲的時候,曾經獨自住在一個偏僻的地方的小院落裏讀書寫文章。由於讀書刻苦,常常鑽進書堆而不能自拔。在知識的海洋裏暢遊,讓他很有滿足感。除了睡覺,大部分時間都被讀書寫作所擠占,自己從不注重衣著打扮,還疏忽了對庭院房間的打掃。院子裏雜草叢生,磚瓦石塊、汙水隨處可見,可他卻視而不見。走進他居住的房間就更是不堪入目了。桌椅板凳放得哪兒都是,上麵的塵土有很厚一層,桌上還有吃剩下的飯菜和沒有洗的碗筷。各種書籍到處亂堆,有的放在床頭翻卷著,有的在桌上和地上散落著。屋角的四處蜘蛛網密布。

有一次,他父親同城的一個朋友薛勤,聽說陳蕃在這裏居住學習,就打算來拜訪他。陳蕃像往常一樣,早上起來後,沒有怎麼洗漱梳理,蓬頭垢麵;更沒有打掃收拾房間,就去讀書了。讀至興奮之時,聽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才意識到有客人來訪,急忙出來迎接。薛勤說明來意,陳蕃一陣寒暄過後,便請薛勤進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