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石西油田老井側鑽工藝技術研究與應用(2 / 2)

側鑽原因及目的:井內有YD-127-Ⅱ型射孔槍身,大修打撈未成,修複此類故障井,開發剩餘油,完善注采井網,提高油井利用率。

側鑽前調開生產時油壓4.4MPa,套壓0MPa,日產液10.4t/d,油氣比261m3/t,含水比5%。第一次側鑽完後氣舉不出。

2008年6月-7月該井第二次側鑽完,開井壓力油壓17MPa,套壓17MPa,外排降壓後,上酸化措施,後油壓28MPa,套壓28MPa,外排出液2方後不出,氣舉,舉出液30方不出後多次外排均不出,關井。在2010年和2011年有過短暫幾天的調開過,但也不出液,後關井至今。

效果分析:該井自新投後邊長期調開關生產,也沒有進行壓裂增產,側鑽後酸化解除井底堵塞後,日產能力沒有得到提升,分析原因是產層油流裂縫不夠發育,造成流入井筒阻力大。

2.高壓水力射流水平側鑽現場實施情況及效果分析

SN8199(注水井):油層套管:Φ139.7mm*(壁厚7.72mm),原始人工井底2669.99m,原井生產井段2638-2652.5m。該井改造作業有酸化(2005年1次,2008年1次),本井與SN8200井油層連通。

本井於2012年5月19日至2012年5月26日共完成超短半徑水平側鑽2個分支,射流1號孔位於2645.87m,方位角139.6°,鑽至井深2646.12m,後高壓軟管噴射100m,射流2號孔位於2645.1m,方位角45°,後高壓軟管噴射100m。

側鑽目的:因石南31轉油站注水泵額定工作壓力16MPa,平時工作時壓力11MPa左右,到計量站配水間壓力為9.8MPa左右。考慮到配水間到單井管線壓力降,注水井井口如果壓力在10MPa左右就會有欠注的趨勢,降低井口壓力,滿足地質配注。

側鑽前油壓10.28MPa,套壓10.5MPa,日配注量45方/天,實際注水23方/天,欠注22方/天。

側鑽後油壓7.18-11.58MPa,套壓3-10MPa,日配注量45方/天,實際注水23-27方/天,欠注17-22方/天。

效果分析:與SN8199井油層連同的SN8200井側鑽前3mm油嘴日產液6.4t,日產油5.9t,含水8%,油壓2.1MPa,套壓16.3MPa,側鑽後3mm油嘴日產液6.7t,日產油5.8t,含水13.5%,油壓2MPa,套壓16.5MPa,看出SN8200注水受效不明顯,側鑽對該井產油情況基本沒什麼影響。而側鑽開孔沒有重新選取其他砂體,還是在原生產層位生產,側鑽後井口油壓依然沒有降低說明井底流壓還是比較穩定,與側鑽前井底流壓大小幾乎相同。注水量大時井口油套壓壓差如果較小,說明注水管柱中上部可能存在漏失,必要時提管柱檢查並清洗管柱。欠注問題還是沒有得到解決。

三、結論和認識

在石西油田老井側鑽的可行性和現場應用中,通過理論研究和現場實踐,得到以下幾方麵的結論和認識:

1.開窗側鑽後,可對老井重新選層開發,提高采收率,充分開發油氣資源。

2.對一些大修也無法解決的套損井和落物井,側鑽工藝給老井重新煥發生機提供了技術支持。

3.深井套管開窗側鑽和高壓射流水力側鑽都在石西老井成功應用,為以後石西老井側鑽提供了技術儲備。

參考文獻

[1]李根生.高壓水射流鑽井完井增產,PPT,2012

[2]夏紅南,譚家虎等.套管開窗側鑽工藝研究[J].斷塊油氣田,2003,第10卷2期

[3]賀海洲,費二戰,劉春林.老井側鑽技術在油田開發後期挖潛剩餘油的研究[J].石油地質,2010,103轉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