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冰次日複去叩謝火龍真人。真人賜五色金縷團鶴無縫仙衣一襲、八寶紫金冠一頂、絲絛皂靴各一。於冰叩謝,隨到玉峰洞拜謁紫陽真人。次到雁蕩、終南二山,會道通、化行二同門。
回洞後,力士傳稟:修文院書吏雪山稟賀稟見。於冰大喜道:“授書人至矣。”連忙迎接出去,讓入丹房。於冰先謝授書厚情,雪山頓首還禮,謙讓再三,始敢就坐。於冰言:“連日謁三清、朝教祖,未暇看望。”雪山道:“修文院玉樓副堂文始真人,日前奉敕稽查山島群仙邪正,聽其舉動,正望真人補授此缺。今果榮膺寵命,書吏得棲身宇下,受庇無涯。”於冰道:“師兄如此謙呼,是居我於爐火上也。嗣後幸垂真愛。
“雪山又謝教育二女之恩。於冰道:“我臨行時各付易骨丹一粒,服之造就定有不同。雪山道:“屬下屢屢為群仙列聖輕薄,今承真人慈惠,將來二女之中有一得就神仙果位,屬下得告歸故裏,以終天年,實至願也。”於冰又將火龍真人昨日議論渡脫異類話詳細告知,囑雪山教戒二女安分修持。
又問及修文院事,雪山道:“玉樓正堂二缺,副堂四缺,為六大憲統轄學士三十六員,皆上帝敕封為先生者。又博士二百二十員,皆九州散仙。書吏一千五百名,撰擬四海八極幽明 敕詔,兼批發諸仙神聖水陸奏章。六大憲總其大成,三十六學士先行定稿,回堂博士以及某等按上中下三界分管辦理。六大憲撰擬批發停妥,又複齎送四天師看閱,奏可施行。上界論時不論日,大要真人一月之內,得在上界一百二十時辰。雖固輪流當值,事無大小,六大憲俱要公同列銜,方能陳奏。除當值之外,餘皆閑日。或在本洞靜息,或遊戲諸天,無不可也。若遇重大事件,必須知會公議,未便以不當值卸責。”於冰道:
“錦屏我已命往山西五台山修持,翠黛自言分修西洞,然家口繁多,不無紛擾。”雪山道:“屬下今日回家,於侍女中擇二三謹慎者,予以管轄逐責之權。再吩咐翠黛,經年不許幹涉一事,亦不許到正洞一遊。”於冰道:“如此方好。”隨吩咐仙吏等備宴。
杯酌甫設,力士趨報:“海島並各山嶽諸真人、諸大仙到。
“雪山因難與會麵告辭,於冰從後洞送去。迎接眾仙至大殿,普行拜謝,各揖讓就坐。見金仙內來的是廣成子、寒山子、玉虛子、了真子、瑩蟾子、赤金子、龍眉子、雲中子、定觀子、鬼穀子、歸元子、文靖真人、明道真人、文逸真人、鬆齡真人、無心真人、金華真人、無上真人,並玉樓正副使、慈德真人、智勇真人、廣法真人、黃龍真人、福海真人,又有海外雲房真人、龍虎真人、天星真人、統一真人。諸大仙內,鐵拐先生、白雲先生、抱元先生、丹陽先生、筠陽先生、紫金先生、無為先生、希夷先生,並玉樓三十六先生,難以盡寫。散仙內,李靖安、陳虎、抱一子、天來子、丘長春、施肩吾、譚景升、李道統、劉綱、軒轅集、陳翠虛、郝太古、玉棲雲、玉際華、馬丹陽、王質司、馬承貞、魏伯陽、孫思邈、丁令威、白石生、青烏公、費長房、孫登、裴杭、張紫陽、譚峭、安期生、黃石公、莫月鼎,東方朔、白玉蟾、陶弘景、鄭君平、藍采和、雷 隱翁。女金仙內,是麻姑、鮑姑、孫仙姑、曹仙姑、翠玄夫人、紫霞夫人、樊夫人、韋夫人、雲翹夫人、花蕊夫人、淮泗夫人、赤城夫人、三元夫人、靜一夫人、彩雲夫人、太乙夫人。女散仙內,是雲英、月花、弄玉、湘君、聶隱娘、範飛娘、紅線、嫋煙等。男女約二百餘人,各攜珠玉、金石、珍玩、古器相贈。
至平常者,也是靈芝瑤草等類。於冰拜受,令仙官吏等備宴。
少刻,仙樂齊鳴,眾仙互相揖讓。廣成子、玉虛子二仙居正麵首坐,東邊麻姑、紫霞夫人為首,西邊青烏公、文逸真人為首。
於冰大陳珍品,眾仙暢飲,談笑風生。
正在歡洽間,猛聽得簫韶盈耳,香氣芬馥。眾仙齊出殿外,早見龍車羽蓋,玉杖朱幡,至天而下,乃東華帝君和南極子降臨。眾仙拜謁請候,於冰跪伏一傍。南極急忙扶起,二大仙入殿,正麵首坐,眾仙列坐兩旁。於冰跪進霞觴,為二大仙壽。
方才歸坐,見火龍同紫陽率領道通、化行、晶瑩子、桃仙客四人到來。先參謁東華、南極,後與眾仙相揖。正欲就坐,東華道:“我以師祖因眾仙光顧冷於冰尚且早至,火龍理該與普惠代東才是,怎麼你反到在諸仙之後?”火龍等立飲揖謝。東華道:“我適在半空見此洞台榭參差,山亦金碧掩映,洞外禽獸珍奇,草木殊異,不愧為瑤池玉女所居之地,冷於冰宜永誌王母隆施。若對麵山上再得瓊樓玉宇,相為照映更佳。”說著,從袖內取出雜色玉大小數十塊,包在一錦袱內,向對麵山上擲去。金光過處,化作三間五色玉樓,安設在層崖峭壁之上。輝煌炫耀,日光一奪,眾仙皆極口譽揚,於冰叩謝。南極笑向東華道:“你這老兒,明知我一點物事未曾帶來,故意在普惠前作弄我。你既送他玉樓三座,我怎好白吃他的飲食?我想玉樓中必須有鸞鶴出入方好。”說罷,用手向空中連招幾下,頃刻飛來青鸞彩鳳三隻,玄鶴一對,盤桓飛舞在玉樓上下。於冰亦 叩謝。 東華道:“我們移席到玉樓一飲何如?”眾仙道:“正欲遊覽瞻仰聖作。”鐵拐先生道:“我無一物贈普惠真人,這搬移桌椅之勞,我代了罷。”隨將腰間葫蘆兒解下,拔去塞兒,裏麵出一股青煙。青煙內跳出二三百個小鐵拐先生,將桌椅連杯盤抬起,飛上玉樓,照就擺設停妥。眾仙大笑。鐵拐先生將葫蘆兒一搖,二三百小鐵拐仍化青煙,入葫蘆內。眾仙又笑。
南極將手中拂塵一丟,化為金橋一座,由下而上,直接玉樓階下,眾仙步履,次序而上。各力士童男女等,即從橋上往來,進送酒食。眾仙同入玉樓,見雕窗綺戶,恍置身在晶玉界中,欣羨不已。
麻姑道:“此地山色極秀麗,隻是青翠之中,還有黃白二色相間處,我當補之,為異日再來遊覽之資。”於是從懷中取出一小瓶,瓶內倒出五色石砂一把,向四麵山上灑去。石砂到處,盡變為大青大綠,五色燦然。眾仙稱妙。施肩吾道:“麻夫人少賣弄幻術,普惠真人胸藏太上奇書,此等技藝,何異擊土鼓於雷門?”麻姑笑道:“先生以我為幻術也,若能將吾幻術指破,我即心服。”施肩吾道:“指破何難,隻恐麻夫人臉上不好看耳。”麻姑道:“請試為之。”施肩吾於懷中取出玉杓一個,如茶杯大小。光如滿月,隨手擲去。疾同掣電,在四麵山上一轉,響一聲,仍歸肩吾手內。眾仙急看,山色依然如舊,各拍手歡笑道:“施先生,今見屈於麻夫人矣。”肩吾看杓內滿盛大小石塊,皆五色輝映,青綠判然。肩吾亦笑道:“怪道全收他不了,原來是麻夫人煉就丹砂披拂在四麵石上,已長成一家。幸虧是吾寶,若係別寶,一塊亦不能收。也罷了,我即將杓內石子與普惠真人做個賀禮罷。”說著,將石杓向空中一丟。那杓兒起在半天,旋轉不已。肩吾將手一覆,榴亦翻 轉。隻見大小五色石塊,方圓長匾不一,從杓內流出,落將下來。有一二丈大者,有七八尺大者,還有三四尺、一二尺大者不等。率皆大石在下,小石在上,一塊塊堆疊起來,頃刻堆成一座五色山峰,高可參天,直同筆立。眾仙又各鼓掌大笑道:
“妙哉,妙哉!鳴鶴洞又添一奇景矣。”肩吾將杓收入懷中,眾仙歡呼痛飲,直吃至三更以後,各醉方休。
東華、南極俱起,收去拂塵。眾仙送東華、南極去後,各向於冰師徒相謝,一個個騎鸞跨鳳,架遁登雲,分東西南北,回島洞去了。火龍向於冰道:“眾仙惠送諸物,一時難以遍謝,師祖同南極二處,明日定須走遭。”言罷,趁著月色,率眾弟子在前洞後洞看玩許久,然後起身。力士趨稟道:“修文院官吏在外等候已久。”於冰示以到任謝恩日期,各退去。
次早,於冰見桌椅等物尚在玉樓,隨將絲絛解下,也化作金橋一座,令力士童男女次序搬取下來,然後將絲絛收係腰間。
至十五年後,將超塵、逐電渡在洞中服役,另行更名。又十五年後,連城璧胎已結成,止欠產育,袁不邪、錦屏、翠黛煉就固形丹服之,已屬不磨人體。他三個內丹已成,止是外麵功德一件未立。於冰將他四人傳至鳴鶴洞驗其造就,皆可大成,賜宴玉樓。早從《天罡總樞》內選擇四十餘條授之,四人法力,於此更大。又囑令他們分行天下,廣積陰功,俟外功足時,然後煉絕陰丹,以備詔命。後不邪晉職靈一真人,於冷於冰升授玉樓正使、兼察火部時,袁不邪即頂補靖魔大使之任。連城璧晉職英武真人,督察五嶽。錦屏晉職通源夫人。翠黛晉職妙道夫人。金不換自於冰飛升後,即服易骨丹,煉氣三十年,尚未結胎。於冰鄙其資質駑鈍,向道不純,因此玉樓之宴,不曾傳喚。不換聞知,愧憤欲死,晝夜勤修,三百年後,亦膺詔命,晉職守樸先生。雪山得二女傳示口訣,隻百餘年,亦得身入仙 班,晉職為鬆筠先生。這都是後話。正是:
謁罷三清易錦衣,海山仙侶醉瓊卮。
三更月底笙蕭寂,馭鳳驂鸞八麵飛。
詞曰:
人生爭為利名忙,事業百年夢一場。
不信四時同逝電,請看兩鬢即成霜。
既無金石延遐算,應有心情惜寸光。
一卷書成君莫笑,由來野史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