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演員媽媽的另類育女路
婚戀·家庭
作者:南北
張倩蓮,喜劇小品演員,藝名高秀鳳。她因模仿高秀敏而出名,多次在央視和全國各大衛視做訪談、表演,並參與演出了《婆婆來了》、《重案六組》等影視劇。她覺得自己不夠火,是因為從小沒有得到更好的培養。因此,她就把自己未圓的夢想,寄托在了女兒身上……
為了把女兒鹿馨文培養成大明星,張倩蓮動員丈夫兩次放棄生意,兩度舉家跨省搬遷,煞費苦心地訓練女兒,為女兒製造各種出名機會,甚至不讓女兒正常上學。在她的努力下,女兒雖然才藝突出有了名氣,但綜合文化水平卻有所欠缺,低於同齡孩子。張倩蓮極端另類的教育方法,家人不買賬,在社會上也引起了極大的爭議和質疑。
為圓夢,
媽媽費盡心思要把女兒培養成大明星
2003年4月的一天,張倩蓮把2個多月大的女兒姍姍哄睡,起身準備出去。可她剛走到門口,就聽到姍姍“哇”地爆發出驚天動地的哭聲。張倩蓮忙抱起女兒,唱歌哄她。一聽到歌聲,女兒立刻不哭了,瞪著烏溜溜的黑眼珠看著她。
張倩蓮樂了,小家夥這麼小就愛聽歌,難道遺傳了自己的文藝細胞?是個好苗子,得好好培養!如果自己從小也受到培養,沒準兒早成大明星了呢!
她的想法,得到了丈夫鹿和奎的支持。
此後,張倩蓮開始了對女兒的藝術熏陶。為了更好地培養女兒朝演藝方麵發展,張倩蓮還說服老公,不送女兒進幼兒園。
2007年4月,姍姍4歲多時,張倩蓮決定帶她到演藝機會較多的青島發展。鹿和奎一聽,直搖頭:“我們在秦皇島的生意這麼好,怎麼能說走就走?”張倩蓮就拿女兒的前途說事。鹿和奎拗不過她,隻好放棄鮮花批發、保健品的生意,和妻子舉家搬到了青島。
到青島定居後,張倩蓮夫婦兵分兩路,丈夫重新做生意,張倩蓮則一門心思培養女兒。她除了自己在家教女兒,還給女兒報了少兒演藝、戲劇學習班。姍姍按著媽媽的安排向前走,演藝水平大有長進。
8月,張倩蓮得知張國立的《第一次心動》到青島選小演員,就帶女兒去參加海選。母女倆唱了一段《花為媒》的評劇,小姍姍順利晉級。但因為年齡太小不適合劇中人物,還是與這次機會失之交臂。張倩蓮卻由此更加自信,覺得為女兒選準了路子。
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夕,在青島有一場帆船比賽。張倩蓮覺得機會來了,馬上將女兒的藝術照和演出照製成大幅海報,帶著老公和女兒來到賽場。賽場上人山人海,張倩蓮看到外國選手劃著船過來,她一手舉著海報,一手揮舞著,邊跳邊大喊:“Hello!快看快看,這兒有個小明星!”現場頓時沸騰起來,人們紛紛用驚奇、不解的眼光看著她。
鹿和奎沒想到妻子會突然做出這樣的舉動,十分難堪,就拽著她的胳膊說:“別喊了,他們能看到海報的!”姍姍在眾人的指指點點下,也感覺很不好意思,就拉拉媽媽的衣服。張倩蓮見這爺兒倆不但不幫忙,還幹擾自己,索性指揮道:“快,快跟賽手們打招呼!沒看到有老外也在跟我揮手嗎,說不定他們哪個就是好萊塢的大導演呢!萬一他看上了姍姍,姍姍成名的機會就來了!”
旁人聽得吃吃直笑,對他們指指點點的。鹿和奎臉上掛不住,躲到一邊,姍姍也跟著爸爸跑了。
老公和女兒的離場讓張倩蓮很生氣。那天回家後,她黑著臉訓起了他們:“這麼好的機會,你們怎麼就不知道好好利用?姍姍,你想當演員就得臉皮厚!”鹿和奎又好氣又好笑:“你在那兒張牙舞爪,不把人嚇跑才怪!”姍姍也很委屈:“他們都在笑話我們……”張倩蓮歎息一聲,正色說道:“做演員當明星,最當緊的就是能拿得出來!姍姍,你臉皮太薄了,這可不行!明天就跟我到外麵去練臉皮!”
“啊?”父女倆十分驚詫。姍姍怯怯地問:“怎麼練啊?”“去大街上唱歌、跳舞!”張倩蓮說得毫無商量餘地。
第二天,姍姍極不情願地被媽媽拉到了街上熱鬧的地方。張倩蓮打開錄音機,姍姍看人來人往的,怎麼也開不了口。見女兒不好意思,張倩蓮拉著女兒的手說:“又不是讓你幹壞事,你怕啥呢!來,媽媽陪你一起跳。”說著,她就隨著音樂又唱又跳。
有了媽媽做榜樣,姍姍膽子大了,也跟著媽媽一起跳起了舞,還唱起了歌。雖然有路人圍觀時議論,張倩蓮也並不在意。
苦難教育加督促,
在媽媽教育下“小鳳凰”努力追夢
2008年12月底,張倩蓮受邀到北京演出時,感受到了北京濃厚的文化藝術氛圍。張倩蓮再次決定,將家遷到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