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黃綺珊驚豔歸來:我是歌手(1 / 3)

黃綺珊驚豔歸來:我是歌手

財富·人生

作者:卡瑪

一檔叫做《我是歌手》的欄目,讓黃綺珊一夜成名。她以令人驚豔的嗓音,讓無數聽者動容之餘,又感詫異:這歌手是從哪兒冒出來的?

而對於歌壇眾多大牌來說,她是一位早已熟悉的故人。她和那英同時期出道,出道即被譽為“天籟歌者”;她模仿蘇芮,以至於蘇芮本人對她也“畏懼三分”;她曾是流行音樂圈公認的“亞洲第一女聲”。

然而,實力超群卻沒有給她帶來成功。很多年裏,這是她心中的隱痛。

在漫長的時光沉澱之後,再次回到舞台上的黃綺珊,終於可以微笑著說:我在享受唱歌,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個當下——

我問上天,

為什麼給我這麼好的天賦,

卻沒有給我相應的榮耀?

黃綺珊似乎天生就是屬於唱歌的。3歲即登台表演,唱樣板戲;18歲時,正式以唱歌為業;20歲時,結識台灣音樂人陳彼得,跟隨他來到中國流行音樂的聖地廣州,那時候她還叫“黃曉霞”。“天生麗質難自棄”,她的好嗓音,讓她初進歌壇就獲得機會,發行單曲、出過唱片、和一線歌手同台演出。但是,不管她的嗓音怎樣撼動人心,卻始終未能走紅。歌手陳明到現在還記得那時候的她:“那時候業內的老師們提起她都是讚賞之情。我們這些人,隻能遠遠地仰望她的風采,私下裏尊稱她曉霞姐姐。”或許越是實力強的人越對自己的默默無聞無法釋然,黃綺珊說:“那時候我經常在深夜時分,一個人看著天,在心裏一遍遍地問:老天,為什麼你給我這麼好的天賦,卻沒有給我相應的榮耀?然後淚流滿麵。”

對成功的極度渴望讓她變得焦慮不安,敏感脆弱。在流行樂壇這個無比看重名氣的地方,她即使實力超群,也經常隻能為別的歌手充當“暖場嘉賓”。她回憶那時候的自己:看著許多唱得根本就不如自己的人,在接受著潮水般的掌聲,內心是很難不介意的。介意的結果,是她把自己包裹得更緊,不想去參加演出,不想參加任何圈內人的聚會,不想見人……

至今圈內人還記得關於黃綺珊的一些往事:一次規模甚大的流行音樂評獎,黃綺珊獲得了一個“最具潛質歌手”獎。在為頒獎典禮彩排時,她堅持真唱,但導演組考慮到要電視轉播,真唱的效果可能不太理想,力勸她假唱。可是怎麼勸她也不願意妥協,最終,她放棄了參加頒獎典禮的直播,也放棄了屬於自己的獎項。

還有一次,一位很優秀的創作人寫了一首歌,請黃綺珊來唱。她也很喜歡那首歌,反複琢磨,幾番試唱,幾乎將那首歌演繹到完美,可是後來,那位創作人所在的公司考慮到影響力的緣故,強推另一位知名度較高的歌手來演唱這首歌。創作人不知怎麼對已經為這首歌花費了很多心血的黃綺珊開口,而黃綺珊聽說了之後,冷靜地說:“這樣吧,這是一首好歌,隻要她能唱好,誰唱我都無所謂。”據說,後來,黃綺珊聽了那位歌手演繹的這首歌,當著眾人的麵難以自製地大哭,邊哭邊說:“我不是心疼我失去了這個機會,我是心疼這首歌!”

這些故事,讓大家提起她,無一不透著敬仰,像是在追憶一個不是處於同時代的人物。她的清高和倔強,她對音樂的熱愛,讓她活成了樂壇的一則傳奇。而事實上,她一直就在離人群很近的地方默默生活,間或參加一些演出,隻是,名氣和走紅似乎永遠和她一步之遙或擦肩而過。被她的歌聲打動的人,並不知道有一位歌手,名叫黃綺珊。

是我不該,

讓濃情轉眼間變成了傷害

事業上的不順,也影響著她的感情生活。

由於父母離異,她從小就是個缺乏安全感的人。成年之後,視若生命的歌唱事業又發展得不如人意,以致她對感情有一種超乎常人的渴求和敏感。這對於任何與之生活的男人來說,都是一個挑戰。

早在老家重慶時,黃綺珊有過一次短暫的婚姻,那時候的她還是個孩子,隻是為了尋找一個溫暖的懷抱而進入婚姻。當她發現一個溫暖的懷抱遠遠抵不過她對音樂的熱愛時,她迅速逃離。這段“逃婚”的經曆和感受,被她唱進了一首叫做《離不開你》的歌中。

後來,她遇到台灣著名音樂人塗惠源,兩人因為音樂方麵的相互欣賞而相戀、結婚。婚後,黃綺珊隨塗惠源來到台灣。這段婚姻,因為與事業攪和在一起,雙方經常因為音樂理念不同而發生爭執、冷戰。當兩人的感情出現裂痕時,本就缺失安全感的黃綺珊采用了最極端的方式來試圖挽回,她入住酒店服用安眠藥自殺。事後她回憶道:“感覺人隱隱約約在空中飄著。”幸好塗惠源及時發現,讓自己的徒弟、音樂人撈仔前去酒店探看,又幸好,酒店的隔壁就是醫院,撈仔抱著昏迷的黃綺珊去送醫,途中還不斷拍打著她的臉頰呼喚她:嘿,哥們,沒事的,沒事的!又將塗惠源發來的短信念給她聽:你是這麼熱愛生活的一個人,不要做這樣的傻事!多年之後,黃綺珊回憶起這段經曆,也笑稱自己很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