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也奇怪,老中醫如同念經般的聲音,無論我心裏如何想著拒絕,但那聲音就如同有生命似的,直往我腦袋裏鑽,更奇怪的是隻要老中醫講一遍,我無論過多久,總能清楚的記起來。
我索性閉上眼睛,靠著牆曬起了太陽。體內兩股氣流開始流動起來,自從老中醫開始給我講中醫知識一來,我的體內就常有這樣的跡象,尤其是老中醫在我耳邊“念經”的時候,體內的氣流總是無緣無故的出現,我甚至懷疑是不是吃那些藥吃得太多的反應。但是,兩股氣流每次流遍全身,都讓我身上暖洋洋的,十分舒服。
按照老中醫的說法,這股熱氣居然是順著我的左右手少陰心經的路線,從腋中的極泉穴開始,順著雙臂慢慢流動,直到我小手指末端的少衝穴停下。
但今天的情況似乎和往常大不一樣,這兩股熱氣越來越熱,流動的速度也越來越快,我不由自主的把兩手小指對在了一起,這時體內的兩股熱氣豁然貫通,沿著手少陰心經不斷的流動,比起以往來,使得我更加舒服。
“……五行即陰陽之質,陰陽即五行止氣。氣非質不立,質非氣不行。行也者,所謂行陰陽之氣也……”老中醫還在我旁邊喋喋不休。
“行了,別講了,”我終於還是忍不住打斷了老中醫的話,“手足三陰經、手足三陽經、奇經八脈、十五別絡……講來講去無非就是這些,傻瓜也聽明白了。”
“胡說,中醫知識浩瀚如海,你怎麼可能聽一遍就明白了?”老中醫很嚴肅的教育我道,“你說你明白了,我問你,何為奇經八脈?”
“奇經八脈是督脈、任脈、衝脈、帶脈、陰維脈、陽維脈、陰橋脈、陽橋脈的總稱,它們與十二正經不同,既不直屬髒腑,又無表裏配合關係,別道奇行,故稱奇脈。”
“不錯,那‘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作何解啊?”
“所謂補母,主要用於母子關係的虛證,瀉子主要用母子關係的實證。根據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若肝陰不足者,則為水不生木,腎為肝母,腎水生肝木,故可補腎水以生肝木。又若肝火過盛,有升無降,則肝木為母,心火為子,瀉心火則可瀉肝火。凡是母病及子,子盜母氣等症狀,均可按此原理論治。”
我本來不想回答,但是為了避免老中醫以後繼續給我上課,我隻好隨口敷衍他一下,好在這些他以前都給我講過,而我又記得十分清楚。
“如果有一人,稟賦不足,肺陰受損,見症咽燥、幹咳、盜汗,若用針灸法治療,當如何配穴?”
“當以手太陰幾個內穴及背俞穴為主,取尺澤、肺俞、膏肓、足三裏,並配之魚際、膈俞、大椎、太溪等穴,因症而異。”
“如果甲日戍時開膽井竅陰,轉注乙日繼續開陽時,到壬午開合穴,下一陽時開什麼?”
“所謂氣納三焦,開生我穴,下一陽時甲申,要開三焦屬水的滎穴液門,因為膽屬水,水生木……”
老中醫終於不再問我了,盯著我看了半天,突然蹦出一句話來,“你是我見過的天才中的天才!”
我用鼻子哼了一聲,“所有天才都是精神病人!”
老中醫接下來的話終於讓我從體內氣流帶來的舒服感覺中清醒過來,“你想不想出去?”
他說這句話的時候,和平時的語氣、神態完全不一樣,我十分詫異的看了他一眼,問道,“廢話!”
“如果你真的想出去,今晚三點你從後窗戶翻出來,我帶你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