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 嵩洲居士(1 / 2)

輾轉反側,唐影實在想不出,如何悄無聲息探訪一個素未蒙麵、幾近避世高手的好方法。

沒辦法,隻有放把火,逼你出來現行。

於是幾日前,唐影托人往堡內捎去一封信。

信至:唐易恒;

落款:唐芝山;

內容:挑戰書。

……

……

唐易恒

其名,在江湖上流傳甚少,自然沒什麼名氣,大多數人也並不知曉。

不過這名字,還是能從唐家堡所在地域相鄰的幾個門派那兒聽到,檀山民眾也有耳聞,並都曾對名字的主人產生過深深的興趣。

江湖上公認唐家堡主人,即唐門現任十七代掌門名為:唐易恒

……

此人,自繼任掌門,從未公開露麵,除去唐堡高層,外人對其相貌、武功、品行、出身等概況一率不知。

如他一般,近些年,唐門武者隨之行事低調,漸隱江湖,更使唐門本已陰毒的路數添加幾分詭異,類似不少邪教的。

正因為這樣,唐家堡掌門在外人眼中,如同山外山樓外樓一般虛無飄渺的神秘存在。

不過一直暗中關注唐家堡變化的唐門東支人,通過機密渠道,還是了解到許多不為認知的內幕:

…………

正德年間,河南登封有一落魄茂才,仕途不景,意興闌珊之下得同窗資助,合手中閑錢於登封城郊置辦了座宅子,宅邊一亭,上刻‘嵩洲聽雨’,於此此人隔亭起閣,自號嵩洲居士,倨傲起來。

來年,同窗來訪,竟發現功名在身的好友,好好吟詩論賦、琴棋書畫不幹,居然自怨自艾的習武弄棒。

一個文弱書生,什麼根基沒有,半百的身子學武,會是什麼結果?

消息傳出,在整個登封城引起不小的爭議,文人歎息的同時,許多武者笑掉大牙。

……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這個閉門造車的嵩洲居士,竟是武學奇才,舞刀弄劍輕車熟路,各式招數無師自通,前後不到數年,挑戰過三河地界三洲十縣各路成名高手,最後漸無一人能敵。

武功高也就罷了,叫人摸不出頭腦的是:此人使用的武功套路怪異無比,既有大開大合,又夾跌宕起伏,進攻中帶有防守,防守中夾雜進攻,看似多餘的動作又往往為後來招數埋下伏筆,被人逼山窮水盡處總有辦法另辟蹊徑絕處逢生,每到精妙之處令人歎為觀止的招數偏偏又不屬何門何派,其一身武學無人能識,師承何方更無人能測。

棄文從武的不是沒有,能找一個同唐易恒相貌的卻是難了。不惑之年閉宅習武,僅僅兩年,搖身一變,居然就成了練家子,南拳北腿,硬是在三河地域闖出點名氣來,進步之快,悟性之高,都是前無古人。

……

可能是不滿足於三河流域,嵩洲居士將宅外亭邊打掃利落,架設場棚,書述豪言,設下擂台,邀天下武者,同台技量。

這下就折騰大了,文人們臉上跟著泛光的同時,窺視名利的各路豪傑接踵登門挑戰。

主人家來著不拒,隨著來自天南海北的武林高手悉數落敗,挑戰的檔次越來越高,場次也是越來越頻繁。

此外,除去來挑戰的,多數圍觀者是來看熱鬧的民眾,也有不少出門曆練的新手,以及給挑戰者壓陣的,夾雜看老對手落敗及時奚落幸災樂禍的,想拜嵩洲居士為師抓準機會趁機獻媚的,甚至還有黑地裏鄉惡做主開盤子下注的,場麵之混亂,人員之複雜,幾近於武林盛會。

於此同時,不僅是登封、三河流域,江北乃至整個武林都感歎起這個罕見的文士高手。

嵩洲居士名氣一時被推上頂點,成為一時江湖奇談。

……

風波一直延續到隔年年初方才停歇,打遍幾乎半個武林的嵩洲居士,收起擂台,打發宅裏一眾仆役,閉門謝客,從此再無音信。

宅子沒人置辦,很容易舊了去,傳說沒有後繼,終究化為杯影,個人的力量終究渺小,一旦與外界失去聯係,‘嵩洲居士’就像投入江湖的石子,水花激的再大,終究是要沉下去,時間一久,很容易被後來者淡忘。

……

關於嵩洲居士閉門謝客的緣由,眾人紛說不一。

有人說他在接連挑戰中積創,終熬不過,閉關養傷去了,至於為什麼養了些許年不見出戶,大抵是比武時傷到底子,撐過了頭,加上無門無派,沒有師長指點護法,走氣療傷的時候出了岔子,從此殘廢了也說不準。像他這種半路出家,根基不牢的貨色,這麼解釋十有**讓武林同道點頭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