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的社會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在父母的百般嗬護下長大,有什麼需要父母都會盡量滿足他們,從來沒受到過任何的委屈。上了中學以後,一方麵由於學習難度加大,做父母的也無能為力。不能從別人那裏獲得任何幫助,隻有靠自己,時應該認識到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有不順心的事,這時需要端正自己的態度。另一方麵在中學的集體生活中,對學生的要求更高了,很難確保每件事都能讓每個同學滿意。所有這一切,都給學生一種挫折感,而在學校又不比在家,不能隨便的發脾氣,隻好在一種非常消極的情緒下學習。可是如果經常對自己的消極情緒不能很好地控製,將會嚴重影響學習效率。
保持良好的情緒有以下幾種意見:(1)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覺悟,端正學習動機,使自己的心胸開闊,提高對挫折和困難的耐受力;(2)要不斷磨煉自己優良的意誌品質,尤其是自控能力,使自己遇到挫折和不順心的事能夠理智對待;(3)要注意培養學習的興趣,以積極的心態麵對學習;(4)遇到不開心的事要及時把注意力轉移到愉快的事情上,盡快使自己冷靜下來;(5)要注意鍛煉身體,注意飲食和睡眠避免不利的因素影響學習。
5.學習中需要謙虛品質。謙虛的學習品質是學生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一個重要的思想品質,因為“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這句話的道理雖然人人都懂,但做起來卻並不那麼容易。
那些愛驕傲的學生往往學習成績起伏比較大。其原因就是不夠謙虛,麵對老師、同學、家長的讚揚不能正確對待,在學習上經常用自己的優點和別人的缺點相比較,愛找老師的不足之處,總感到自己比別人強百倍。這些學生學習上稍微取得一點成績就沾沾自喜,而如果學習上有一點不順心就受不了打擊。
怎樣才能在學習過程中保持謙虛的學習態度呢?
一、在學習上給自己製定必須經過一定的努力才能達到的目標,便自己時時感到自己還有很多知識沒學會。
二、不跟比自己學習差的同學比,而是跟比自己學習好的同學比,認識到自己還有很多地方不如別人。
三、想想未來的事業,這樣,就會感到要學的東西實在太多了,而現在取得的成績實在算不了什麼,就會不斷進取,就會在學習上取得更大的成績。可以說,謙虛的品質是學生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
很多學生明明學習非常的用功,但當學習中遇到挫折時,仍然把原因不經過考慮地歸結為不用功,或用功程度不夠,然後更加“努力”地學習。由於沒有找對真正的原因,結果情況並沒有得到解決,同時把身體也搞得十分的疲倦。如果自己經過思考還是找不到其中的原因,應該向別人請求幫助,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當自己解決不了的時候也許別人會有更好的辦法。
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
學生要注意提高麵對挫折的承受能力,所謂承受力是指學生在學習中遇到挫折後,經受挫折,擺脫困境並采取積極行動的能力。怎樣才能提高對學習挫折的耐受力呢?
首先要做到的一點是認識到學習中出現挫折都是有它的主客觀兩方麵的原因的。要正視挫折,認真分析原因,采取針對性的措施,迅速擺脫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