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應該認識到,考試絕非是學習的最終目的,而是學習旅途上的一個全新的起點。考試後,我們必須認真進行反思,總結本次考試的經驗教訓,找出知識上存在的不足之處,以便進一步鞏固、深化記憶。同時,還要努力發現自己能力上的不足、方法上的不妥和態度上的不認真等問題,並積極尋求改進的方法與措施,從而明確今後努力的方向。
很多學生考試一結束便覺得完事了,似乎壓根兒就沒有考試這回事情,從來就不願做考試總結,而隻關心考試的分數,似乎隻是為了給父母、老師交差。估計能夠及格的,沾沾自喜;不及格的,垂頭喪氣或者滿不在乎。從根本上,很多學生把考試總結這一環節給忽略了。
其實,如果僅僅將考試的目的定位在“60分”上,單純地為了考試而考試,不及時進行考試總結,所學的知識就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忘得一幹二淨,舉辦考試就失去了它真正的意義,而所謂培養能力也就成為一個美麗的“肥皂泡”。因此,我們絕對不能片麵地去追求及格率,而要把參加考試作為提高自己學習能力的一個強大的驅動力,把考試擺在一個正確的位置。一些優秀生在拿到考卷後,則會把主要精力放在對考卷的總結分析上。那是因為他們知道考後分析的重要性,因此我們對試卷應該有以下正確的認識:考題是經過精選的,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可以比較客觀的反映出學習中的問題,應當很好地通過對試卷的總結分析,使自己從中受益。下麵介紹一些對試卷進行分析總結的方法:對於做錯的試題要想一想是如何做錯的,找到答案先把錯誤改正過來。把正確的答案用彩色筆抄錄在旁邊,要把出錯的地方鮮明地標示出來,以便複習時查看。然後分析沒有做對的原因,對做錯的試題進行分類。檢查一下因審題不認真、運算不準確和對公式、概念、原理記得不牢固及因思路、馬虎等各扣了多少分,分析後就比較容易找到自己在前一階段學習上的主要問題了。這樣,既可以在考好的基礎上再次拔高還可以找出錯誤的原因下次再接再厲。
這樣分析之後,對考得不好的狀況就比較容易接受了,再製定改進措施也會比較容易。一般閱卷,主要是看結果對不對,對了就打對鉤,至於答題過程往往被忽略。對於做對的題進行分析的目的是看有沒有更簡單的解題方法。
池××是甘肅省某所中學的初二學生,她在沒有注重考後分析之前,一直落在能力相當的幾位同學之後,這使她百思不得其解,後來她才發現了這個小秘密,原來那幾位同學都比較注重試卷分析,每次考完試之後他們都要用一部分時間來仔細研究試卷。學到了這招之後,她也堅持每次仔細分析做過的試卷,找出做錯的原因,糾正答案,對每次考試進行總結,一段時間以後果真成績有所起色,再加上她比原來更加努力,最後她竟然超過了那幾位同學。
事實證明,一個學生如果能經常在考試之後對試題進行考後分析,並且針對自己的弱點加以改進,在未來的考試中一定會發揮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