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提高學習效率從預習開始(2)(3 / 3)

2.預習興趣要誘發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隻要有了興趣,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因此,學生在預習的時候要注意抓住教材的重點,提高聽課的效率。注意培養自己的預習興趣,努力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預習課中去。避免千篇一律的預習方式,如果同學們在平時的預習上不注意這些問題,久而久之就會覺得預習是一件乏味的工作。

3.預習需要把握

課前預習,如果選擇在家完成或課下完成,有的學生可能會感到沒有一定的約束力,難以達到預習的目的,而且麵對著課本學生往往會產生無從下手的感覺,有這種感覺的學生可以考慮把預習安排在課堂自由練習的時間,使預習處於老師監控的範圍內,這樣就會有一種緊迫感,不至於很散漫。還可以向老師及時請教那些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學生在預習中還要做到用眼、用腦、用心。預習課文時,應該從整體著眼,通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其思路,提出問題,這種課內預習,顯然可以提高閱讀的效果。

4.預習重點要突出

課堂時間是非常寶貴的,預習不能麵麵俱到。這就要求學生在預習時要注意確定每次預習的重點,以免平均用力,不能突出重點。如初一、二學生的英語預習,重點應放在難書寫、易讀錯和意思抽象的字詞上。

5.預習方法要靈活

在開始實施預習時,有的學生不願動筆,也不願動腦,一是沒有養成預習的習慣,二是沒有掌握預習的方法。在實施預習的過程中,有的學生對預習思考題中提出的問題,隻在課文中標出淺顯的答案,對一些間接性的問題缺乏深思。在預習中應學會采用圈點法、圖形示意法、操作演示法等,以求逐步掌握靈活的預習方法,隻有“會學”才能“樂學”。

6.預習信息要反饋

預習中學生要對自己的預習狀況做到心中有數,及時把預習中遇到問題反映給老師。讓老師給予正確的指導,避免產生預習是多餘的想法和其他的一些消極情緒。這時候老師的作用是一方麵可以根據學生的預習結果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必要的調整,從而有利於學生上課。另一方麵,教師可以及時對學生在預習過程遇到的問題進行糾正,讓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得到自身的發展。

7.要根據自己的實際,不要全麵鋪開預習的好處固然很多,但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預習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預習的質量,在眾多的科目中同學們最好先從基礎學科(語文、數學、理化、外語)或個人感到困難的學科中選出一兩門進行試點,取得經驗後再逐步展開。對於個人的優勢學科或較易掌握的內容可以不預習或少預習。

8.時間的安排要服從整體計劃

預習的時間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安排,不要因預習占用過多的時間而打亂了學習的整體計劃。時間多時,可多預習一點,研究得深一點;時間少時,可少預習一點,研究得淺一點。有些疑難問題解決不了是正常現象,預習不可能將全部新內容鑽透。這也是同學們在預習時經常愛走的一個弊端。

9.要有計劃地逐步提高

雖然每個人的情況不同,預習的要求也不一樣,但有一點卻應該是循著事物的內部規律有計劃地進行預習。從橫的方麵說,要由一種學科到多種學科;從縱的方麵說,要由淺入深,由低級到高級,如從課前預習到單元預習再到整冊預習等。

課前預習固然重要,但科學而合理的預習更是重中之重,同學們在預習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提高效率,避免徒勞無功。

可以說短短的45分鍾對中學生來說是最寶貴的了,如果中學生不能把課堂學習效率抓好,就去練習、複習,那真可謂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本章從如何找到聽課的著力點以及聽課應該注意哪些要素等方麵,對如何提高課堂學習效率進行了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