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提高學習效率從預習開始(2)(2 / 3)

5.要邊閱讀邊記筆記

第二遍閱讀的時間,就是做筆記的時間。寫預習筆記是預習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我們一定要引起重視。具體來說,預習筆記主要包括五個方麵的內容:一是每一課(或每一章節)中的重點結構或提綱、摘要(包括自我練習);二是每一課(或每一章)中的幾個緊密聯係的主要問題;三是尚未解決的疑難問題;四是所查資料中有關內容的摘抄,並注明出處;五是主要心得體會。當然,這五個方麵不一定每次筆記都記全,要從實際出發,根據知識的難易程度靈活處理。

預習筆記有兩種:一種是記在書上,另一種是記在本上。在書上做筆記,就是邊細讀,邊在書的空白處或有關內容下圈點勾畫或批注;在筆記本上做筆記,就是一邊細讀,一邊把重點和不懂的內容綱要記在本上。有助於在聽課的時候明確自己的聽課重點。

6.要找出重點和疑點

預習中,一定要把新課內容的重點和疑點找出來,然後把重點和疑點帶到課堂上去。課堂上,當老師講到自己所找的重點和疑點時,一定要一邊聽、一邊思考,聽出老師講解的思路。經老師講解後,有些問題仍不明白,就要抓緊時間和機會向老師發問,直到把預習中找出的疑點弄明白為止。

7.閱讀與查資料相結合

在預習閱讀過程中,對不認識的生字,不懂的生詞和不懂的內容,要立即查字典、詞典和其他參考資料,把生字、生詞在書上注音、注解。

8.獨立思考發現問題

預習成敗的關鍵,就是能夠獨立思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預習中要先思考,後查資料;先發現問題,後提出問題;先看清意思,然後再做筆記。

9.不要全麵預習

預習時,不要—下子全麵鋪開,全麵預習是不現實的,一是時間難保證,二是精力難保證,三是質量難保證。預習要先選擇自己感到吃力的內容預習,時間緊時,先查出生字、生詞和列出不明白的地方,時間更緊迫時,就先把新課快速閱讀一遍。“磨刀不誤砍柴工”,不要認為作業時間緊,就放棄預習。

10.不同學科采用不同的方法

預習時,不能千篇一律,不同的學科要采用不同的方法預習,抓不同的要點。比如,預習理科時,要把重點放在數學的定理、定律、公式、概念和原理上;文科預習的重點要放在排除生字、生詞、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和寫作風格上。

11.預習的方法要靈活

根據個人不同的特點和需要分別采用不同的方法。長期堅持靈活科學的運用對於預習的效果和自學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好的預習方法,可以讓同學們在學習的時候避免盲目無頭緒這種情況的出現,幫助同學們提高學習效率。聚焦預習的注意事項

蘇聯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說過:“預習不僅僅是簡單地把書看一遍,而是有一定的注意事項需要你把握。”預習不等同於提前學習,它的直接目的是為了給高效率聽課做好鋪墊,因此不必耗費大量精力和時間,試圖要徹底搞清一切課本裏的東西,很多同學在試圖養成預習習慣的開始往往出現此類情況,以至不堪重負很快放棄。這是因為同學們沒有搞清楚預習的內涵,預習強調的是了解大概,並不是要求同學們理清所有的知識,要知道這是老師要做的工作。如果學生把這些工作給做了,那麼,最終會越來越感覺搞不懂而放棄預習。再次,學習的主陣地是在課堂聽講,萬不可因為課前預習,就認為自己已經對課上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就洋洋得意、鬆心懈怠,結果預習隻是一知半解,聽課也沒有集中注意力,因此為了提高預習的效率,我們應該注意以下幾方麵:

1.預習目的要明確

目前教材中增添了“預習”這一部分內容,就是要求學生應擺正預習的位置。明白預習並不是可有可無的學習環節,而是對整個學習過程有著非常重要作用的。學生對每一堂課的新知識學得好與差,與預習的質量優劣有著密切的關係。學生要注意提高對預習這一環節的認識,提高預習的目的性,在預習的同時做到有目的地預習,帶著問題進行預習,這樣效果會更好,反之無目的地預習隻是時間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