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第一屆廣告“標王”設立至今已有近5年時間,昔日的“標王”們現今“身體”情況如何?我們不妨來看一看。
首先看酒類的“標王”們吧。首屆“標王”“孔府宴”著實在民間流行了一段時間,尤其是在中原地區市場上,當時消費者喝孔府宴酒是極為常見的事兒。一時期“孔府宴”酒的銷售直線上升,直到後來電視上的酒類廣告愈來愈多,而且出來了個“孔府家”酒,“孔府宴”的地位似乎逐漸有些動搖。有如此多的酒可以選擇,更何況當時有許多人以為“孔府家”與“孔府宴”就是同一種酒,或是一個酒廠的兩種品牌,再加上後來其它品牌的白酒廣告鋪天蓋地而來,“孔府宴”酒的標王地位似乎被人們所漸漸淡忘了。當“標王”易主,“秦池”攜著數億元的巨資廣告砸向市場的時候,“孔府宴”這個昔日“王座”已失去了往日的光輝和原有的巨大市場。
“秦池”是“幸運”的,“幸運”的是它奪得標王後,“一年走了十年的路”,市場銷售額超過了曆年的總和;秦池也是脆弱的和悲哀的,因為它就像是一個失去理智的賭徒,將所有的“身家”押在了一個賭桌上。當“秦池”著手3.2億“擲”向競標台時,它是否想到,這對它來說意味著什麼?於是“永遠的綠色,永遠的秦池”傳遍了中國大地,“秦池”就像淹沒在演出歡呼聲中的“明星”一樣陶醉了。如果說6千萬奪得第一次標王是“明智之舉”的話,那麼第二次奪冠的秦池則是被勝利衝昏了頭腦的“李自成”。在廣告鋪天蓋地“轟炸”聲中,它的市場已經開始下滑。這時的市場狀況是:白酒業麵臨的產量大於銷量,生產過剩,果酒、啤酒對市場有了強大的衝擊,白酒消費比重降低,國家對白酒業發展也實行限製政策。山東省1996年的白酒總產量比1995年下降了2.66%,利潤下降了13.06%。1997年上半年,全國白酒總產量與1996年同比下降9.34%,利稅減少了12.42%,其中利潤也下降了27.24%,白酒業的市場呈現出萎縮狀態。種種原因決定了白酒業的發展前景,也決定了“標王”秦池短暫的輝煌和榮耀。果然不出半年,“秦池”的市場開始迅速“縮水”。市場像得了瘟疫一樣,在還沉醉於勝利狀態的秦池人毫無戒備的情況下,給了他們一個又一個重擊,“標王”神話逐漸被打破了。時至今日,走進商鋪問起秦池酒,商家似乎有一種“茫然”的陌生,或許走在街頭,偶爾還會看到公共汽車站牌上早已殘破不全的“永遠的綠色,永遠的秦池”字樣,讓人感覺頗有一絲嘲弄意味,不知當年那位秦池酒廠的負責人看了會有何種感想。
從無繩電話那個“幽默的打雞蛋場景”到影星成龍主推的“愛多VCD”,從略有名氣區域名牌,到奪“標王”後的名高望重,“愛多”一直是一個幸運的“寵兒”。然而,就在1999年年初,“我們一直在努力”的“愛多”遇到了重重的挫折。先是總裁胡誌標“退位”的消息傳出來,接著是“愛多”股東鬧糾紛、關係破裂的陣風吹出。“愛多的信用危機”更如一枚重磅炸彈在企業、金融界爆炸開來。“愛多”怎麼了?就在1998年底,愛多總裁胡誌標還信誓旦旦地宣布,在1999年將把全部廣告的70%,即1億元人民幣用於推廣其彩電產品,還在規劃著中國視聽領導者的宏偉藍圖。然而,現實就像剛剛還生龍活虎的人突然變成了一個垂死的“病危者”一樣,令人難以接受。現在,愛多已很難再像當初頭戴“王冠”時那樣威風凜凜地指揮著“百萬之師”激流勇進、銳不可擋了。愛多失敗的現實應是一個不該發生的悲劇。
CCTV曆屆標王中最特殊的一個恐怕就是“太子奶”了。許多電視觀眾可能都見過一則“記住,每天喝瓶太子奶”的廣告,當時在1997年底競標會上殺出一匹黑馬,出產“太子能”的株州日出江南公司以8888萬元奪得1998年的“標王”稱號,真使人不敢小窺。單看其產品包裝箱上的“日出美江南,太子奶天下”的標題,便透露出其誌在必得天下的“王者之氣”。同時,日出江南集團還打出了一句宣傳語:未來一百年流行太子奶,看樣子,將來天下非“太子奶”莫屬了。然而具有絕妙諷刺意味的是:半年多的廣告宣傳和大力推廣之後,“太子奶”的市場狀況幾乎沒有太大起色,消費者並沒有像廣告上宣傳的那樣去“每天喝瓶太子奶”,甚至於大多數人連嚐都沒有嚐過太子奶的味道,這也正是“太子奶”與其它“標王”的不同之處。市場狀況可以顯示出:1998年4月份乳酸菌類飲品中,“樂百氏”的占有率為32.4%,“娃哈哈”為18%,分別位居第一、第二名,其它品牌產品也占據了前六位,而以“王者”自居,號稱“流行百年,統一天下”的太子奶僅僅排在第七名,市場占有率僅為1.8%,“太子奶”不但沒有坐上“一統江山”的寶座,反而戴著華貴的“王冠”淪落到了“街頭”。於是有了“太子奶”的心急火燎,日出江南集團公司於1998年7月10日登出啟示宣布:花重金5萬元征求有創意性的電視廣告腳本。其後近半年的時間裏仍無滿意結果,於是,又在1998年底《南方周末》報上再次重金征集絕佳創意廣告,並將金額提到10萬元。“太子奶”求賢若渴、亡羊補牢的精神固然可佳,但從事未免過於輕率,悔之晚矣!從競標、奪標到現在,“太子奶”隻是戴著“王冠”圍著“寶座”轉了個圈兒就遠遠地走開了,最後“王位”不但拱手相讓,而且掏了巨額資金後連一杯“羹”也沒有分到,隻是從精神上得到了短暫的“暴富”,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難怪有人感歎:想說愛你不容易,“太子”何時能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