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牛頓
世界著名的近代科學的力學奠基人,並在數學、光學、天文學諸領域作出了卓越貢獻的英國科學家牛頓(1642—1727年,IssawNewton),在50至51歲時,曾一度突患精神失常疾病,直到兩年後才逐漸恢複正常。
為什麼牛頓會突然患精神失常疾病呢?發病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當時科學家對此病發生的原因進行了探索,但無法作出科學的、令人信服的解釋。在他死後至今的250年間,眾多的科學家對這個問題進行了長期的探討和研究,但是至今仍然找不到一個準確的答案,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人認為是由於勞累、用腦過度引致;有人則認為是在外界強刺激下,引起心理異常反應;也有人認為是由於汞中毒;但也有人反對這種中毒說,覺得病因非為生理的,而是心理的。
1687年7月,《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這部劃時代的作品終於問世了,《原理》以牛頓三大運動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為基礎,建立了完美的力學理論體係。在進行這項偉大的研究工作時,牛頓專心研究,夜以繼日,“很少在夜間兩三點以前睡覺,有時一直工作到清晨五六點鍾,……特別是春天或落葉時節,他常常六個星期不離開實驗室,不分晝夜,爐火總是不熄……”。《原理》問世後,接著研究經典宇宙學說……。革命導師恩格斯在《英國狀況》一文中指出:“牛頓由於發明了萬有引力定律而創立了科學的天文學,由於進行了光學的分解而創立了科學的光學,由於創立了二項式定理和無限理論而創立了科學的數學,由於認識了力的本性而創立了科學力學。”
但由於這樣連續不斷地極度緊張工作,長時間用腦過度,而使得他未老先衰——不到30歲,他的須眉毛發就全部白了。頭發的這種異常變化為某種疾病的先兆,諸如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一些慢性病就是常以頭發變白為先兆的。因此,有些學者據此推測,牛頓之所以會在50至51歲時突患精神失常疾病,並非偶然,而是他長期極端緊張工作、長期用腦過度而造成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結果。
但是也有許多人不讚成這種猜測,他們認為,牛頓之所以精神失常,主要是由於長期形成的生理機能障礙在外在因素的刺激下引起心理異常的結果。1677年,他的恩師巴羅和皇家學會幹事巴格相繼去世,這給他帶來了巨大的悲傷,曾使證明萬有引力定律的研究工作一度中止。1689年,他母親的逝世使他陷入悲傷的深淵,再加上一場無情的大火將他多年心血凝成的重要論文原稿燒毀而對他精神產生了沉重打擊。這一係列的打擊終於導致了牛頓的精神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