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道往北直通墓葬區,墓區內有墳塋四十餘坐,始祖墓居最北,其餘依次向南雁陣形排列。
據傳聞,劉巡撫家族墓地在他任職期間利用清明節祭祖時機進行過一次大的修繕。由於那時寧河一帶地處九河下梢,洪災不斷。江浙一帶也難逃此劫,所以,劉家墓地也曾被洪水多次淹泡。為了防止洪水的浸擾,劉氏族人就在墓地四周築起了高牆。北借原有的土山,東、西、南用三合土砌牆,牆體用青磚包裹。牆堤高而厚實。墓園的大門也改為石閘門,每當洪水來臨,就將大石門閘關嚴,從此避開了洪水的淹泡。
解放初期,劉氏墓地大部分都坍塌了,較之初期大相徑庭。除了石碑、華表、石獸、祭壇尚存外,其它墓品早已蕩然無存。當年的墓地,因劉巡撫的顯貴而華麗當年的墓主,也因大清官員的豪華而豪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當年的劉巡撫,當年的劉氏家族,當年的墓地,都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麵紗。
據說這塊墓地極有風水。早年間,相傳每到午夜12點,由南向北,有管弦樂合奏曲的聲音,非常好聽。由遠而近過了大橋入了劉家墳地,就沒有聲音了。夜夜如此,樂聲長達十分鍾,音樂一過墳地,墳地裏的石獸就都活了,如石馬、石羊活了後就跑到墳地以外的麥地裏啃麥子,一天吃點,連吃不斷,麥田主人以為有人故意破壞,就在夜裏蹲守,到了午夜,古樂聲響起,就又發現了一匹馬在啃他家的麥子。這人拿出鐮刀照頭就砍,隻聽哢嚓一聲,把馬的耳朵砍了下來,那馬疼痛難忍,飛奔而逃,眼見逃入劉家墳地。轉天再看墓地石馬,果然有一匹馬沒了一隻耳朵。從此,人們總結出“風水到,石獸活”的風水學經典。
相傳,劉巡撫考取功名後,一路攀升。他起家得力於他家的墳地,後來敗落,也是有因的。劉巡撫做官後,請一風水先生,要求給他家找一處風水最好的塋地,風水先生答應後,便在小鎮四周幾經考察觀測、就選到了前麵說到的地方。風水先生對劉巡撫說:這塊地造墳墓定叫你官運亨通,財發萬貫,這塊地太好了,但是你不能用。巡撫問為什麼呢?先生說:如果你采用這塊墳地,你好了,我就壞了。我看的太絕了,不但我會雙目失明,而且還會導致我們全家貧困潦倒。巡撫說:隻要你說的都實現了,你就住在我家,頤養天年,保你全家過上幸福生活。
二人一拍即合,劉巡撫就按著風水先生規劃的方案開始造墓遷墳。大動土木後,果然,劉巡撫官位越作越大。我們再看看塋地周圍的情況:東側是關帝廟,護城河西的大橋橋墩正衝墳塋地。實乃一塊吉祥福地。劉巡撫第二次告老還鄉後,就在家裏養老,有一天劉巡撫想起了風水先生,心想我去看看風水先生,巡撫悄悄的走進先生的住宅,先生在睡覺,聽見有人進來,在還沒起來這個空兒,劉巡撫哼了一聲,氣惱的出屋了,心想我劉兆麒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當朝一品大員,你一個小小的風水先生在我麵前擺架子。馬上告訴管家,趕快叫他回家,管家回話說:他已經給他的弟子去信了,過幾天就來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