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心話

讀心術

青春期心理特征:獨立感和依賴感的矛盾

當一個人進入青春期,他的自我意識會增強,認為自己已經成熟,表現出成人的狀態,渴望被尊重,渴望獨立、自主。但畢竟年齡不足,社會經驗局限性、盲目性大,情緒波動大。心理發展正經曆成人感與幼稚感的矛盾。在青春期成長過程中有自主意識、渴望心理獨立,這是好現象,是自我形成的明顯表現,但僅有勇氣、努力、自覺性是不夠的,還需要家長或老師適當的建議、幫助和支持,才更能有效達成目標。

Oafish Cabal女17歲

我夢見我初中時的好朋友們,我們要去一個目的地,但是轉了很久都沒有到達。後來我遇到我媽媽,我們一起走上大橋。我吵著說要去某個地方,媽媽說不著急,但我很焦急。這時候我看到我右手上有幾條青筋打結,怎麼也解不開。媽媽陪我到醫院,主治醫生是爸爸。他說,我腦部有問題,需要進行手術。他要割除我大腦的一部分,術後失去一半記憶且記憶力大幅衰退。我是文科生,沒有好記性不可能讀好。好朋友都不見了,媽媽竟然支持手術。我感到強烈的悲憤和被背叛的感覺。手術後,我看到自己從手術台猛然躍起,黑著一張臉,猙獰恐怖,仿佛另一個我覺醒了。

這是一個描述青春期心理發展中“獨立性和依賴性矛盾”的夢,一個對前途憂慮的主題,是青春期常見的夢。夢裏的情緒是著急、不安、焦慮、憤怒。

“初中時的好朋友們”象征夢者在青春期初期,有自己的願望、理想和目標,但是至今仍未達成。未能達成的原因是什麼呢?

也許是因為通往目標的道路不明確?這種時候如果有人給予理解、指點,且不怏哉?“橋”象征要跨越某種障礙物,也象征想要與他人溝通,或者表示自己正處於某種過渡時期。母親雖然陪伴著夢者在度過某個階段,卻不理解夢者的內心感受,夢者和母親的溝通是無效的,心裏的感覺是孤單的,不被理解的,夢者大聲的抗議也被壓製。內心的消極感受以軀體化的形式表現,似乎在說——我好難受。雖然夢者的情緒終於被母親關注到,但母親的解決方法是讓父親來應對,父親認為夢者腦子(思想)有問題,且沒有從夢者的角度為夢者考慮,堅持要做“手術”。象征父親專製、權威,母親盲目順從、無主見的家庭狀態。夢者雖然也被迫順從做了手術,但這個過程中的感受,激活了夢者一直很壓抑的憤怒情緒,以至於這一麵出現後自己也難以接受。

運用夢境自我分析和心理調節的建議:

夢者消極的情緒感受來自於自我思想、行為被權威控製、壓製,感受上得不到親人的理解、支持,加上處於青春發展期,正值思慮前途,有困惑和迷茫。夢者內心很孤單,缺乏支持感,習慣壓抑自己的真實情感,或許覺得“說了也沒用”,因此在內心累積了大量負性情緒。

建議夢者首先告訴媽媽你的願望,你對她的期待,當媽媽說不著急的時候,可以告訴她你的感受,一遍不行就再說一遍,如果這個過程中你有情緒,也允許情緒自然流露。然後看看媽媽怎麼回應你。也可以去跟爸爸說出你的擔心,你的感受。嚐試用建設性方式和父母進行有效溝通。改善你們之間的互動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