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解構升降梯(1 / 2)

解構升降梯

全景科學

作者:雒駝

據說早在建造金字塔之時,埃及人便使用起了最原始的升降係統,類比一下,每到飯點宿舍樓外那上上下下專門用來實現貨幣與食物的等價交換的吊籃可算是極其民用的一個升降設施了。此外,還別忘了生活中另一個常見的升降設施一電梯。

不咬人的大嘴

升降梯的安全感從何而來?這麼說吧,如果你和貓哥一樣,每天都“享受”著公交車帶來的擁擠“福利”,一定見過被公交車門夾住頭、脖子、手、腳、包等各式人體器官或隨身物品的場景。也許這一場景著實讓某位電梯設計師心碎,於是為了避免無辜的乘客受害,在大多數升降梯自動控製的轎廂門之間都會有一對機械觸板或者安全光幕,甚至是機械觸板混合安全光幕來保障安全。當機械觸板直接接觸被夾物體,使得接觸開關被接通時,或者當有物體在關門期間探進安全光幕阻斷了光幕之間從發射器到接收器間的調製信號時,它們都會立刻告訴電梯控製器:“別關門,門之間有東西!”然後升降梯會趕緊停止關門的進程,有禮貌地緩緩打開,為乘客留下充足的時間上下電梯,再重新嚐試關門。

對抗重力的安全鉗

升降梯的安全性不僅僅局限在控製係統裏,更以機械設計的方式寫在最基礎的結構裏。自從1854年伊萊沙·格雷夫斯·奧的斯在世博會上展示了安全電梯以來,他發明的安全鉗和限速器就成了安全電梯中必不可少的安全器件。限速器是將離心離合器放在一個有齒形內表麵的棘輪、裏麵,離心離合器一般情況下隨著電梯移動而旋轉,棘輪則是不轉的。當電梯超速時,離心離合器就會因為轉速過高而將棘爪甩出離合器外沿並鉤在棘輪上,然後棘輪與離合器一起轉動,帶動觸發安全鉗的鋼纜。安全鉗是一對或多對楔塊裝在一個菱形的槽中,平時與導軌間留有一定距離,當安全鉗被棘輪連著的鋼纜沿著導軌方向拉動時,楔塊被順著菱形的槽拉動,就會咬住導軌,鎖止轎廂。

安全鉗的功能非常可靠,以至於到今天為止,有確切記錄的安全電梯自由落體到底的事故隻發生過三起(武漢的超載施工電梯並不是安全電梯)。前兩次事故的起因都一樣——飛機撞大廈,一次是1945年B-25轟炸機撞到帝國大廈,升降梯裏隻有一位電梯操作員,她從75樓隨著升降梯自由落體到一樓,雖然傷得很重,好在幸運地活了下來。另一次則是2001年9月11日,紐約世貿中心大樓204台電梯中的一些隨著樓體本身做自由落體而下墜。最後一次則是2008年香港大埔的某升降梯由於維護不當,對重脫落,安全鉗沒能將電梯刹死,所幸事故發生時升降梯內的人已經撤離。除了安全鉗,升降梯天井的底部還有最後一道安全措施:緩衝彈簧,那位倒黴又幸運的電梯操作員能活下來,也許就是緩衝彈簧發揮了作用。總的來說,由於設計成熟,又經過經年累月的多次改良,根據國家質檢總局統計,我們在生活中常坐的曳引式安全電梯事故率極低。國內的數據是三萬分之一,比飛機、汽車、火車、自行車都低多了。這麼說來,這個隱藏在大樓骨架裏的大個子果真是個久經考驗的家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