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生命都能將痛苦結晶成美好,而蚌做到了。包容和改變那粒沙子,最後使它成為自己身體最美好的一部分。
做一個創造名牌的人不要對一個孤注一擲的人說泄氣的話。樂觀一點,有肋於達到目標。要知道,名牌都是人才創造的。
我家住的樓房北麵,與一所中學隔街相望,緊挨著我家的南麵也有一所中學,兩所中學相隔不到100米。北麵的中學是區重點,南麵的中學不但不是什麼重點,連一所好的中學也算不上。
放學的時候,兩所中學的學生經常彙集在附近的車站和馬路邊上,盡管中學生的穿戴都差不多,但誰是哪個學校的,—眼就能看出來。“北中”的學生絕大多數都佩戴著校徽,而 “南中”的學生卻幾乎沒有人佩戴校徽。
有一次,兩所中學的高中比賽排球,雙方的領導都很重視,特意給運功員印製了新背心。南中背心上的圖案是美術老帥設計的。他也是出於好心,南中的中字沒有用通常的美術字,而是用了篆字,那中字不是筆直地立在地上,卻像個猴尾巴一樣地向上彎曲了一下再垂下來,乍一看,很像個蟲字。
比賽的時候,許多人一眼就抓住了這個 “破綻”,指著背心亂叫亂喊:南蟲!南蟲!
從此以後,南中得了個 “蟲中”的外號,而 “北中”卻在 “蟲中”的陪襯下被附近的居民也戲稱為 “龍中”。龍中的學生以自己的學校感到自豪和驕傲,而蟲中的學生卻為上這樣的學校而抬不起頭來,甚至有自慚形穢之感。兩所學校的學生抬頭不見低頭見,近在咫尺,卻有一龍一蟲之分,好不殘忍!
去年高考過後,爆出一個新聞:蟲中理科第一名的分數比龍中理科第一名的分數居然高出兩分。盡管龍中的升學率是百分這九十二,蟲中則百分之五,但第一名就是第一名,就像是賽跑,從第二名到第十名盡管是屬於你的,但第一名是人家的,就好像龍中得了團體總分第一,而蟲中卻得了個單項冠軍。這條新聞在我所住的小區不脛而走。街道的大媽大嬸們逢人便說,有孩子在蟲中讀書的家長更是喜形於色。新的學期開始不幾天,我接到南中的一份邀請,邀請我去參加他們的一個校會,由考上大學的那個 “狀元”回母校講一講心得體會,請我們這些嘉賓去助威,和學生們講點鼓勵的話。
主席台上站起一個中等個子的男生,不知道是由於緊張還是因為激動。他的聲音有些發抖,但他的麵前沒有預備好的講稿:
“三年前,我是南中的初中畢業生,以我當時的成績,我是可以考上馬路對麵的北中的。在填寫中考報名表的時候,我突然想,如果我繼續留在南中,難道我就考不上大學嗎?我不相信!我想證明,南中也有很棒的學生……所有的名牌都是人創造的,我想做一個創造名牌的人,不想做一個享受名牌的人……我想感謝我的父親,當時,他鼓勵我說,我有這樣的想法比他看見我考上大學還要高興。”
在這三年裏,可能沒有任何人注意,我始終戴著南中的校徽,再熱的天氣裏,我也把它別在背心上,它是一個標誌,我用這個標誌向一切看不起這個標誌的人挑戰,也向我自己挑戰,在挑戰中我獲得了力量,在挑戰中,我得到了快樂!
“我不願意站在太陽的光環下對人說:你們看,我有多亮!我要做一盞燈,用自己的熱,發自己的光,我要讓南中因為有我這樣的學生而有光彩……”
會場很安靜,我心中感到一陣激動。我已經好多年沒有聽到這樣的話了。
這是一個年輕人的話。
這是一個男子漢應該說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