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強化內控製度建設是預防案件和腐敗的關鍵(1 / 2)

強化內控製度建設是預防案件和腐敗的關鍵

工作研究

作者:劉耿堂

近年來,金融係統案件得到一定遏製,但也呈現出數額大、牽涉麵廣、內部作案等趨勢。綜合分析任何一起案件無不與內控製度有關。因此,隻有抓住內控製度這個源頭,強化內控製度建設,健全完善各項製度,強化約束機製,突出對製度執行環節的追究力度,才能有效的預防腐敗和各類案件的發生。

一、農村信用社內控建設中存在的主要薄弱環節

強化內控製度建設,必須查清症結所在,作到有的放矢,筆者在工作中發現目前基層農村信用社主要存在以下薄弱環節:

(一)有法不依,執法不嚴,有章不循,無章可循的現象較為突出

銀行的製度是被社會公認的鐵的紀律,鐵的紀律需要鐵的捍衛者。目前,農村信用社少的不是製度,而是執行。個別信用社隻是把內部控製製度“寫在紙上,貼在牆上,裝飾門麵”,而在具體經濟業務處理上,過多的具體問題具體對待,過多的靈活性而不按照規定程序和要求辦理,致使內部控製製度失去了應有的作用,甚至為思想道德敗壞的人留下可乘之機。

(二)人員綜合素質亟待提高

隨著金融改革的深入,農村信用社突出了減員增效。但也有部分分支機構隻注意了效益考核,忽略了職工政治、業務素質的提高,後期繼續學習培訓不夠。由於其機構網點眾多,職工隊伍龐大,員工文化水平低,政治思想水平參差不齊,個別員工風險意識、法製紀律觀念淡薄。部分管理人員思想落後、觀念陳舊,對企業內部控製製度死守長期不變的條條框框,對農信發展外部環境和業務變化缺乏預見性,不能及時製定相應的控製處理程序和措施,致使企業內部控製製度建設滯後,失去其應有的作用。

(三)內審手段方式跟不上業務發展的需要

隨著現代科技、信息及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農村信用社的業務量倍增,結算速度加快,原有落後的審計手段已遠遠不能適應現代企業對自身經營活動進行適時控製的信息需求。因此,客觀上要求農村信用社審計部門要不斷改進稽核審計手段,借助電子及網絡技術,提高內審工作質量和效率。

(四)內控管理環節薄弱

內控管理的薄弱環節為:一是製度監督不到位,近年來,好人主義、人情管理、玩忽職守現象有所抬頭,對管理中的問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睜隻眼閉隻眼的現象比較普遍,形成了目前製度落實不到位的局麵。二是基層網點管理混亂,基層網點因其地處偏遠,往往人員編製達不到要求,崗位設置不合理,兼崗、不落實製度情況普遍存在。三是基層網點人員綜合素質差。四是農村信用社代辦人員多為普通農民,政治思想和業務素質普遍較低,存在著較大的案發隱患。

二、完善農村信用社內控機製要做到標本兼治

(一)強化“人本控製”,是加強內控製度建設的治本之策

從內控管理降低風險的角度看,好的非正式約束有助於員工價值觀念、道德規範的形成,自覺約束員工的行為。一是開展經常性的崗位練兵、崗位培訓活動,使員工學法、知法、懂法、守法,讓人不想犯罪。建立有效的法律、法規和警戒教育製度,通過聘請資深律師,邀請檢察院等部門講課等方式舉辦法律知識培訓班,舉辦大規模的業務技術比賽;進行法律、信貸、財會知識閉卷考試等多種形式的學習考試和教育培訓活動,使員工隊伍素質有一個較大程度的改觀。二是加強製度建設和政治思想教育,使員工愛崗敬業精神和依法辦事、守法經營的意識明顯增強,使人不能犯罪。三是加大預防犯罪和查處力度,使人不敢犯罪。建立各級農村信用社與各級檢察院結合的“預防職務犯罪辦公室”,定期組織警示教育、定期向員工印發宣傳材料,開展法律谘詢和培訓活動,對那些心存不軌的不安分分子形成強大的威懾作用。通過依法、依製度對責任人的處理,並結合典型案件教育,提高全員的遵紀守法意識和組織紀律觀念。實踐證明,重視並做好內控工作,隻有抓好人的因素,建立起人的思想防線,才是堵塞工作漏洞、防止各種案件發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