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維斯先生,我的孩子馬歇爾在你店裏有何長進?”
農夫約翰·費爾特一麵焦急地望著正在招呼顧客的兒子馬歇爾,一麵向他的老板打探著兒子的近況。
“約翰,我們是老朋友了。我本來不願傷你心的,但是,你知道,我是個坦率的人,為了你孩子的前途,我不得不說老實話。”
在費爾特的真誠期待下,戴維斯繼續向他談論著馬歇爾的事:“馬歇爾是個好孩子,本性不壞;但是他個性過於誠樸,不夠機智。即使讓他留在我店裏一千年,也學不會像一個真正的商人,他生來就沒有一個商人的樣子。你最好還是把他帶回鄉下去,教他去學著耕地吧!”
假使馬歇爾·費爾特當時真的一直留在戴維斯的店中當一個夥計,他一輩子確實不會有什麼轉機。但是,他也沒有跟隨父親回到鄉下,而是獨自跑到芝加哥去闖天下了。
初到芝加哥的時候,馬歇爾隻得到處去尋找適合自己的職業。在謀職的過程中,盡管有諸多的不順,但他也並非一無所獲。那些征聘夥計的老板,都這樣告誡他:我從前也是從幹最艱苦的工作和拿最低微的工資一步步奮鬥過來的。正是有這些出人頭地的神奇鬥士為榜樣,使他幾乎泯滅的誌氣突然被喚醒,從此他心中燃起決心做一個大商人的希望之火。他一遍遍地反問自己:“他們都可以做出如此神奇的事來,我為什麼不能?”
經過多次的艱苦奮鬥和長期不懈的努力,馬歇爾·費爾特終於成為了聞名世界的大商人。他非常感謝戴維斯先生當年對他的那種輕視所產生的刺激。
誠然,馬歇爾也許原本就有成為一個大商人的資格的;不過,戴維斯的忠告,的確喚醒了他隱伏的潛力,打碎了他依賴他人的酣夢,幫助他擺脫得過且過的環境,促使他到大都市去奮鬥,從而取得了最終的成功。
一般人常以為誌氣是天生的,是無法被人加以改進的。但是實際上,大多數人的誌氣,都是被人喚醒,或是受刺激而突發的。
我們中間的大多數人都具有非凡的潛在能力,但這種潛能在大部分時間裏都處在酣睡蟄伏狀態,它一旦被喚醒,就會做出許多神奇的事情來。
在美國西部某城市的地方法院有一位審判官,他在中年的時候還是一個粗魯的鐵匠,但在他六十歲的時候,他竟成為了該市一座最大圖書館的主人,他被譽為該市第一個博覽群書並為民眾謀福利的人。
是什麼使這位鐵匠發生了一場生活革命?也許你們聽了後都不相信,他隻不過是偶然聽到了一場關於“教育的價值”的演講!是演講者的睿智把他的潛能喚起,使他的誌氣覺醒,使他走上了自我發展的成功之路。
我本人就認識幾個人,他們直至生命的後半段才發揮出他們的才能。與上麵那位鐵匠相似,他們或是因為讀了一本有激勵力的書,或是因為聽了一席令人興奮的演說,或是因為遇見了一個能夠了解他、信任他、鼓勵他的朋友,於是潛藏在內心的誌氣突然被喚起了。
你可以同那些信任你、鼓勵你、讚許你的人住在一起;你也可以和那些永遠嘲笑你的希望、揶揄你的理想、時常在你的熱心上澆冷水的人住在一起。但這對於你的生命潛能的發揮,將產生天壤之別的影響。
當我們翻看印第安土人學校的畢業生照時發現,學生們個個都是服裝整潔,容貌秀麗,眼睛中閃耀著誌氣的火焰。看到這些充滿希望的照片時,我們是多麼真誠地祝福他們將來能做出一番偉大的事業來呀!但是,他們之中除了極少數的例外,大部分學生在回到他們本族後,奮鬥不了多長時間,就不由自主地降低了他們在學校時定下的標準,並一步步地重新墜入到他們祖祖輩輩已經習慣了的苟且安生的老式生活。很少人能繼續磨礪堅強的意誌、秉持高尚的品格,用鋼鐵般的意誌抵禦四周環境的影響。
當我們試著走進失敗者的隊伍中去訊問他們的得失時,你將會發現,大部分人之所以失敗,都是因為他們從來就未發現得以使之興奮而鼓勵他前行的環境,也就是說,他們的誌氣從來就未曾被人喚醒過,這樣,他們就沒有力量從不良的環境中掙脫出來。
在任何情形之下,你都應不惜一切努力,投入能喚醒你的誌氣、能刺激你走上自我發展之路的環境中。努力接近那些能了解你、信任你、能扶助你去發現自己、能鼓勵你要盡百般努力的人。你的生命是以取得偉大的勝利而榮耀於世,或是苟且偷生地虛度一生,就全依賴於你的這一抉擇。
近親那些力圖在這個世界上有所表現的人吧——他們有高遠的目標,有宏大的誌氣;近親那些精誠懇切的人吧——他們能樂於助人,助你努力服務於社會。誌氣是能傳染的,它能感染你所處的環境。那些在你周圍的人在向上爬的過程中所取得的勝利,會刺激並鼓勵你作更艱苦的奮鬥,而達到他們的水準,取得更大的成功。
在最後,我不希望說太多的空話,隻希望你能更像給加西亞將軍送信的羅文中尉一樣,開始自我激勵,開始營造成功人生。
上帝不會給你伸出援助的手,因為上帝說——你自己有一雙與別人同樣的手。
你是羅文中尉嗎?快,送信去吧!
——魯爾·凱特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