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聽完之後,不但一點也不生氣,反而微笑地對他說:“你是對的!”
第三個小和尚這才恍然大悟,立刻拜謝師父的教誨。
明辨是非即智慧
偉大的佛陀四處布道,聲名遠播,長爪梵誌很不服氣,於是專門找到佛陀的門前,要和他一決高低。比賽前,長爪梵誌對佛陀說:“我的觀點如果被你駁倒,我就砍掉自己的頭顱,以後永遠不會再來打擾你!”
聽了他的話,佛祖安詳地問道:“你的觀點是什麼?”
長爪梵誌昂起頭,驕傲地說道:“我是一個懷疑論者,不接受一切觀點!”
佛祖感歎眾生的迷惑和執著,慈悲而憐憫地注視著他,問道:“這個觀點你接受嗎?”
梵誌一時沒有反應過來,以為佛祖在敷衍他,就非常生氣,站起身拂袖而去。走到半路上,他突然省悟過來,對弟子們說:“哎呀,我已經輸了!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我應該回到佛陀那裏,砍頭向他謝罪!”
弟子們紛紛勸告道:“師父!您英明一世,也算很有名氣,何必因這件小事就斷送了自己的生命呢?”
長爪梵誌慨歎道:“世俗的那點名氣算得了什麼!我寧可在智者麵前砍頭,也不願在庸人麵前獲勝!佛陀是有真正的大智慧呀。”
說完後,長爪梵誌帶著他的弟子回到了佛陀那裏,為自己的狂妄向佛陀謝罪。佛陀饒恕了他的罪過,並禮貌地接待了他。於是,長爪梵誌連同五百個弟子一起皈依了佛陀,並最終修得了正果,成為了阿羅漢。
不要自以為是,也不要對自己過於執著。在世事麵前,我們應該明辨是非,虛心向他人學習,並不斷改進自己。隻有這樣,我們才會不斷地發展壯大,並能最終成就大業。
有些事緩一緩再做決定
從前,有個愚人很笨,所以他一直很窮,可是他的運氣還不錯。在一次下雨的時候,有一堵圍牆被雨衝倒了,他居然從倒了的牆裏挖出了三壇金子,因此他一夜暴富。可是他依然很笨,他也知道自己的缺點,於是就向一位禪師訴苦,希望禪師能指點迷津。
禪師告訴他說:“你有錢,別人有智慧,你為什麼不用你的錢去買別人的智慧呢?”
於是這個愚人就來到了城裏,見到一個僧人,就問道:“你能把你的智慧賣給我嗎?”
僧人答道:“我的智慧很貴,一句話100兩銀子。當然,這些銀子我將用於行善。”
那個愚人說:“隻要能買到智慧,多少錢我都願意出!”
於是那個僧人對他說道:“遇到困難不要急著處理,向前走三步,然後再向後退三步,往返三次,你就能得到智慧了。”
“智慧這麼簡單嗎?”那人聽了將信將疑,生怕僧人騙他的錢。
僧人從他的眼中看出他的心思了,於是對他說:“你先回去吧,如果覺得我的智慧不值這些錢,那你就不要來了,如果覺得值,就回來給我送錢來!”
當夜回家,在昏暗中,他發現妻子居然和另外一個人睡在炕上,頓時怒從心生,拿起菜刀準備將那個人殺掉。突然,他想到白天買來的智慧,於是前進三步,後退三步,各三次,正走著呢,那個與妻同眠者驚醒過來,問道:“兒啊,你在幹什麼呢?深更半夜的!”
愚人聽出是自己的母親,心裏暗驚:“若不是白天我買來的智慧,今天就錯殺母親了!”
第二天,他早早地就給那個僧人送銀子去了。
很多悲劇都是由於一時衝動和魯莽造成的,如果我們在遇事時能保持冷靜,有些事緩一緩再做決定,那麼很多悲劇都可以避免。
佛禪小故事
茶飯禪
唐朝龍潭崇信禪師,跟隨天皇道悟禪師出家,數年之中,打柴燒飯,挑水作羹,不曾得到道悟禪師一句半語的法要。一天乃向師父說:“師父!弟子自從跟您出家以來,已經多年了。可是一次也不曾得到您的開示,請師父慈悲,傳授弟子修道的法要吧!”
道悟禪師聽後立刻回答道:“你剛才講的話,好冤枉師父啊!你想想看,自從你跟隨我出家以來,我未嚐一日不傳授你修道的心要。”
“弟子愚笨,不知您傳授給我什麼?”崇信訝異地問。
道悟禪師答道:“你端茶給我,我為你喝;你捧飯給我,我為你吃;你向我合掌,我就向你點頭。我何嚐一日懈怠,不都在指示心要給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