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自我博弈——戰勝劣根性,散發自信的美(1)(2 / 3)

他們約在一家極幹淨考究的餐廳,靜早早到了,宇卻遲到。靜獨自坐在角落,為自己點了一盤芝士煸明蝦,落寞地吃著。她心裏恨恨地想:“你以為你是誰啊?再過一分鍾不到,我立刻走人!”可是一直等了半小時,她也沒有離開。然後,宇才姍姍到來。

兩人彼此心知肚明,卻都不願意說破。飯後,宇也沒提出之後的活動,而靜硬生生地說了句“再見”,就轉身走了。靜一路上悵然若失,三番兩次地拿出手機查看,可並沒有預想的短信,也沒有電話。這種感覺讓靜無比傷心。

靜是個驕傲的人,對宇的漫不經心有些憤怒。那個晚上,宇一直在她的腦海裏徘徊。宇倒像什麼事都沒發生一樣,繼續約她。每次接到電話,靜馬上就會將自己裝扮成一個刀槍不入的武林高手,在看似漫不經心的對話中跟宇打太極。

但是,每次靜都會答應他的約會,並精心地打扮赴約。

這一天,宇忽然問靜:“你愛我嗎?”靜心裏咯噔一下,全身的血液都沸騰了,可望著宇漫不經心的表情,她平靜了一下自己的心情,反問道:“你呢?”他沒說話,隻盯著她看。四目相對,似乎雙方的目光裏都有不盡的言語。然後,兩人都笑了。

後來,他們約會得少了,很長時間都難見一次。靜常常想起宇,無數次甚至拿起電話準備打給他,但最後還是驕傲地強迫自己把電話放下。時間就像小偷一樣,他們最終成了陌路人。靜一直後悔自己為什麼不主動一些。

在尋愛的路上,女人免不了會遇到這種情況,他愛你,你也愛他,可是究竟該由誰來捅破這層薄薄的紙呢?此刻,男人和女人都有自己的小九九。對女人來說,主動,或是被動,哪一種選擇更有利呢?有些女人選擇了被動等待,就如同那個守株待兔的人一樣。可能那隻兔子會直直地衝過來,讓你不勞而獲,但成功的概率比彩票中頭獎並不高。還有一些女人,堅信著“女追男,隔層紗”的說法,於是,以飛蛾撲火之姿鎖定那個男人。如果你真的贏得了愛情,這自然值得慶祝一番,但並不排除另一種可能,就是你的主動雖然幫你得到了男友,但你卻始終處於被動的地位,在愛情中迷失了自我。

故事中的兩個人都很聰明,明明愛著,卻偏偏不肯說破,將自己的心事藏得嚴嚴實實。由於太聰明了,所以他們有了太多的顧忌。可是,愛情近在咫尺,觸手可及,怎麼能若無其事呢?這就涉及到一個關鍵的問題,究竟該由誰去捅破那層窗戶紙?

關於該不該行動,博弈論裏有一個著名的“智豬博弈”的故事。

假設豬圈裏有一頭大豬和一頭小豬。豬圈的一頭是食槽,另一頭安裝著控製豬食供應的按鈕,按一下按鈕就會有10單位的飼料進槽,但是按按鈕的一方要先付出2單位的成本。要是大豬先到槽邊,大豬可以吃到9成食物;同時到槽邊,大豬吃到7成;小豬先到槽邊,大豬隻能吃到4成。那麼,在兩頭豬智慧相當時,最終結果為小豬選擇等待,而大豬卻無計可施地奔波於按鈕跟食槽之間。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結果呢?

原因很簡單:在大豬選擇行動的前提下,如果小豬也行動的話,小豬可得到1成純收益(吃到3單位食物的同時要耗費2單位的成本);而如果小豬選擇等待,那它就能獲得4單位的純收益,即等待優於行動。在大豬選擇等待的前提下,如果小豬行動的話,小豬的收入將低於成本,純收益為負1單位;如果小豬也選擇等待,那它的收益為零,成本也為零。綜合比較,對小豬來說,等待始終要優於行動。

這就是智豬博弈論:強者應該主動采取行動。男人要想贏得愛情,就要努力追求,並且在各方麵進行提升和曆練,以便讓自己成為女人們心儀的對象。假如男人處於弱勢地位,各方麵條件都無法達到女方的要求,那就相當於智豬博弈論裏的小豬,就算主動追求,也不可能獲得愛情。

所以,女人一定要明確自己在這場博弈裏的地位,如果自己處於弱勢地位,一定要多方斟酌,切忌盲目行動。這時,你不妨耍點小“計謀”,增加自身的魅力和神秘感,來吸引對方的眼球。

如果你處於強勢地位,一定不要害怕暫時的一點點犧牲,因為你的犧牲能夠換來雙方的共贏。其實,很多好男人都是被動型的。

不要執著於錯誤的戀情

話劇《戀愛的犀牛》說了這樣一個故事:馬路愛上一個叫明明的女人,而明明卻早已“心有所屬”,她從骨子裏瞧不上馬路的一言一行,也沒給過他好臉色。盡管馬路明白明明並不愛自己,可他仍然義無反顧,為她做了自己所能做的一切,包括不可能和不合邏輯的事情。朋友們都覺得他“瘋了”。

在愛情的博弈中,聰明人能找到一個明智的平衡點,馬路不懂這個道理,所以他落得個自己痛苦,還被別人恥笑的境地。明智的女人都懂得如何把控自己,即便在不利的環境下,她們也能創造一個新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