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位門閥閥主看了彼此一眼,一瞬間,他們就是已經形成了共識。
哪怕就是向著大晉投降,哪怕是就是將西秦獻出去,也不能讓這些泥腿子得了勢。
他們到了這個時候,總算是想起來了,他們的祖先,也就是這麼造了大晉的反,他們才是從一介平民,成為西秦的門閥。
而現在,那些煽動起來的饑民,也許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但是當他們真正的覺醒起來的時候,並且與大晉進行聯絡的時候,他們這些人,可就是隻有一個結果了。
到了這個時候,門閥們空前的團結一致,西秦亡了,他們還是門閥,還是當世上受人尊敬的統治階層,但是,這些泥腿子若是得了勢,哪怕是西秦滅亡不了,他們也就是會掉進塵埃當中,永遠都是翻不得身了,有了這樣的共識,不用有多少的動員,這些人團結了起來。
而眼下,最為重要的事情,不是別的,而是要有自己手上一支可以動用的軍隊。
眼下,軍營當中大概有著五十萬人,這其中,有三十萬人都是征來的農夫,這些人,在這些門閥看來,是完全不可靠的,反而是剩下的二十萬人,都是這些門閥的子弟家奴,這些人是可以依賴的力量,隻要是擁有著二十萬人,那麼一切都是可以好說的。
想到了這裏,王興戟第一個說道:“皇上,現在首要任務,就是與晉人求和,我們不能再與晉人打下去了,否則等待我們的就是滅頂之災了,其次,這軍營當中的不少人,都是不可靠了,我們必須甄別出來,否則若是這支大軍亂了的話,我們就是會失去了一切了。”
眼下的秦皇,已經是方寸大亂了,他可是第一次麵對這樣的情形,此刻,聽到了王興戟的建議,頓時驚醒了過來,說道:“王興戟你說的對,現在我們必須要掌握住軍心,否則軍心一亂,一切都完了,現在是我大秦生死存亡之際,諸位,還請你們與朕同舟共濟就是。”
話是這麼個話,道理也是這麼個道理,底下的門閥閥主們也是連忙答應了秦皇,隻不過,在這些門閥的心底,已經做好了出賣秦皇的準備,隻要出賣秦皇,才是可以換來大晉的原諒,他們這些人,才是有了晉身的資本。
這一刻,秦皇與門閥的利益,根本上有了不一致,隻不過,秦皇現在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旁邊的楚鷹歌,倒是有心提醒一下,但是看到了楚蘭之對於自己使來的眼色,也是非常明智的閉上了嘴,這場大晉與西秦的對決,打到了這個時候,對於西秦來說,已經沒有打下去的必要了,門閥們都是心知肚明,隻有秦皇,因為祖宗宗廟,還有自己的安全,還是需要奮力一搏一下。
就是在這個時候,秦皇又是下了決定,讓楚蘭之出使大晉的軍營,麵見唐任之,提出求和的建議。
這一次的求和建議,可謂是到低聲下氣到了極點,秦皇給出楚蘭之的條件裏邊,包括了稱臣,各地,賠款,而且還不是底線,隻要是晉人可以拉他們一把,一切都是好商量的,而這時候,楚蘭之也是連忙就是走出了軍帳,在今天,整個沙場之上,沒有了勇士廝殺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