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科技興行”的管理模式(3 / 3)

2、招商銀行的發展戰略

注重戰略選擇的環境分析

任何一個企業認真分析市場競爭環境的發展變化,把握自己相對於競爭對手的優勢和劣勢,對於正確進行戰略選擇並確保戰略實施的效果至關重要。這是因為企業發展戰略往往具有博弈的性質,它總是針對自己及競爭對手的資源狀況以及競爭對手正在和可能采取的行動而製訂的。

招商銀行無論在資產規模方麵,還是在營業網點方麵與工、農、建、中等四大國有銀行相比都處於劣勢,而招商銀行原有的“平民化”,服務優勢又在減弱,在這種情形下,招商銀行利用了信息技術,尤其是互聯網興起的契機,在“科技興行”的大旗下,以實施電子化(尤其是其中的網絡化)戰略為突破口,形成了自己新的競爭優勢,使自己與大商業銀行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彌補了網點不足的缺憾,實現了跳躍式的發展。招商銀行網上銀行的發展實踐證明,網絡化、虛擬化為傳統銀行的改革與發展提供了根本動力和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

注重戰略實施的執行速度

在這個“快者生存”的網絡經濟時代,在明確企業戰略之後,執行戰略的速度往往影響實施戰略的效果。市場如戰場,兵貴神速,相對於競爭對手,招商銀行抓住機遇,盡早起步,他們不僅對於環境有敏銳的嗅覺,而且善於在正式戰略實施之前就做好各種基礎性的研究工作,尤其是在正式啟動網上銀行之前,電腦部對互聯網在銀行中的運用這一重大課題已經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一旦高層決策者對戰略拍板,能夠馬上投入實質性的運作。“一卡通”、“一網通”、“手機銀行”等占盡先機,無不都是招商銀行快速反應能力的結果。

注重戰略實施的資源保證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企業戰略的實施需要資源投入的保障,否則,所謂戰略也隻能流於形式,得不到任何效果。

總行的決策者們在招商銀行實施電子化戰略的過程中,可以說是在人、財、物等方麵都大開“綠燈”。尤其是馬蔚華行長對人腦和電腦這“兩個腦”高度重視,對電腦部的軟件開發人員鍾愛有加。為了激發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招商銀行在分配製度、人事製度、員工培訓、企業文化等方麵都進行了一係列的創新。這樣一來,招商銀行能夠在電子化上步步領先、能夠以國內銀行業0.4‰的人員創造6%的效益也就不驚奇了!

注重戰略目標的長遠規劃

目前,招商銀行在電子化建設方麵還存在一定問題,如規模較小、應用範圍較狹窄、綜合效能不理想等。招商銀行已完成的電子化工作主要是對客戶櫃台業務實現了自動處理,尚停留在分散的事務處理階段,沒有進入對整個金融活動所產生的大量經營管理和決策等有用信息進行采集、加工和利用的階段,銀行的經營管理和決策仍以傳統經驗為依據,電子化係統整體綜合效能尚未得到充分發揮。

鑒於招商銀行尚未實現各項業務全行聯網,沒有建立全行統一的風險管理控製係統和管理信息係統,為保證穩健經營,規範管理,未來電子化和信息網絡建設的總目標是:管理集中、數據完整、業務靈活、控製有效。據此,要在總行到各分支機構的業務中由上而下地貫穿三大主線:監督管理、市場經營、風險控製。

招商銀行管理與信息電子化係統應通過四個層次來實現。第一層是綜合資料係統,統一收集、編錄、製訂風險控製、業務規定等銀行管理標準和法人資料、個人信息、組織機構等個人資料以及國家法規、人行規定、標準信息等社會資料;第二層是業務處理係統,主要由四個子係統組成,即處理儲蓄、外彙買賣、清算調撥等業務的子係統,處理資產負債表、資金計劃、業務分析等統計資料的統計子係統,處理營運風險綜合管理、信用管理、客戶管理等管理資訊的管理子係統,處理電話銀行、無人銀行、因特網等服務設施的服務子係統;第三層是管理控製係統,包括資金管理、風險管理和監督管理;第四層是決策支持係統,主要是對產品、損益、風險、行業等進行分析和預測。

與此相適應,在網絡建設上,招商銀行還預備實現機構聯網、設備統一、製度統一,以達到信息兼容、資源共享的目的。網絡作為整個電子化的信息通道,必須具有通用性,力求具備支持各種應用的綜合能力。還將建立起安全可靠的高性能綜合網絡,並逐步形成總行、北京、上海三個區域信息網絡中心。同時,隨著各項業務的發展逐步建立起“客戶中心”、“運行中心”、“清算中心”、“維護中心”、“災難中心”、“統計分析中心”等八大中心以保證上述目標的實現,並使招商銀行的電子化建設從麵向操作發展為麵向管理、麵向服務,以為廣大客戶提供全新的服務。

迎戰WTO

招商銀行應對WTO的舉措,重點放在以下三個方麵:

第一,繼續進行體製創新。體製創新是招商銀行的一大特色,也是招商銀行能夠快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招商銀行的經營體製一段時期在中國銀行業中是比較先進的,但公司治理結構與現代商業銀行相比還有較大差距,資本補充機製也不很健全,不能適應加入WTO之後國際競爭的需要。今後的體製創新主要針對這兩個問題:首先在國內A股上市,然後再通過引進國際戰略投資者,海外上市,到國際上設立分支機構以及並購等措施,不斷完善招商銀行的經營體製。招商銀行希望通過公開上市,提高銀行的經營管理水平,進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改善資本補充機製,為業務快速發展打好基礎。同時,利用上市契機,完善激勵機製,招商銀行準備引進期權等長期激勵手段。為應對WTO,招商銀行也在努力推進國際化步伐。外國銀行可以進來,我們也可以走出去,也應該走出去。目前,招商銀行正在積極籌辦香港分行和紐約代表處。

第二,強化科技領先優勢。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給所有不同背景、不同條件的商業銀行提供了再次在同一起跑線上競爭的機遇。招商銀行充分地認識到了信息技術給中小商業銀行帶來的這一機遇,早在90年代,就把科技興行作為銀行發展的一項重要戰略措施,通過幾年的努力,初步建立了自身優勢,招商銀行的“一卡通”、“一網通”已經成為比較知名的金融品牌。

為了應對WTO後更加激烈的競爭,招商銀行還從網站建設、銀企合作方麵進一步強化其科技領先優勢。另外,招商銀行還將在現有係統的基礎上,用五年左右的時間,建成以集成客戶關係管理,集成業務處理,分析決策三個子係統為基礎的內部信息管理係統。

第三,加強“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我們將對現代商業銀行的企業文化進行深入研究,並結合招商銀行的實際,不斷充實和豐富招商銀行企業文化的內涵,建立共同的文化氛圍,樹立共同的價值觀及由價值觀指導下的企業目標、企業精神、職業道德等,創造蓬勃向上的企業文化。在加大資金和科技投入的同時,充分重視智力資本挖掘與培育,真正堅持“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通過設計和實施切實有效的激勵機製,激發員工愛崗敬業、奮發向上的工作熱情,使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最大限度地得以發揮,特別是使具有創新能力的人力資源,在銀行的網絡化建設中發揮出足夠的創造性。同時,確立“客戶中心主義”的市場化經營模式,融入銀行經營的全過程,並在企業精神、企業文化中得到充分體現,真正做到客戶至上。

四、入世後的中國銀行業

曆經15年的艱苦努力,招商銀行有了今天的成績;曆經15年的艱苦努力,中國終於踏入WTO的大門,成為世貿組織新成員。中國加入WTO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也對正在積極改革的我國金融業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無疑加入WTO是加速推進中國經濟金融改革開放的一個重要外部力量,將對中國金融業這一受政策高度保護、開放程度較低的行業形成強烈衝擊,幫助金融業盡快擺脫曆史包袱,走上革新之路。

WTO是一把雙刃劍,WTO是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根據WTO有關協議,我國將逐步取消對外資銀行的限製。從2001年12月11日起,取消外資銀行辦理外彙業務的地域和客戶限製,外資銀行可以對中資企業和中國居民開辦外彙業務。在入世5年之內,逐步取消外資銀行經營人民幣業務的地域限製;逐步取消人民幣業務客戶對象限製;允許外資銀行對所有中國客戶提供服務;允許外資銀行設立同城營業網點,審批條件與中資銀行相同;逐步取消所有現存的對外資銀行所有權、經營和設立形式,包括對分支機構和許可證發放進行限製的非審慎性措施;允許設立外資非銀行金融機構提供汽車消費信貸業務,享受中資同類金融機構的同等待遇;允許外資金融租賃公司與中國公司在相同的時間提供金融租賃服務。隨著外資銀行的步步深入,我國銀行業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入世”的前景與外資銀行加入戰團的預期,促使中資銀行加快開辟網上戰場。國內的四大家族工、農、中、建和其他大銀行均製定了自己的網上銀行進度表,正積極籌劃並進一步完善自己的網上銀行。同時,由於我國加入WTO,招商銀行也會遇到來自國際的競爭,國外銀行在入世初期,他們將以某些國外已經成熟的而在中國尚未普遍推開的金融手段介入我國國內銀行的競爭,中外雙方很可能在業務領域爆發“三大戰役”:信用卡大戰、保理業務大戰和網上銀行大戰。這三項業務,不受網點限製而又為國外銀行所熟悉或擅長;入世初期進入國內金融領域的國外銀行選擇這三項業務,是最能揚長避短的。這些將給招商銀行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

另外,隨著外資銀行大規模進入我國,帶給中國銀行業的一大挑戰是,外資銀行將實現管理人員“本土化”。外資銀行將以高薪、出國培訓、優越的工作環境等條件,吸引大量國內銀行優秀人才。外資銀行瞄準的國內人才不是櫃台營業人員,更不是銀行行長等官員,而是通曉國內金融政策和法律,具有客戶資源的高級客戶經理,還有一些IT技術人員。大量國內銀行優秀人才的流失,隨之而來的是銀行的客戶、市場資源大量流失。國有商業銀行會遇到這個問題,招商銀行同樣也會遇到這個問題,招商銀行的一部分優質客戶可能被外資銀行搶走,剛剛建立起來的相對領先於國內同業的技術優勢也會麵臨嚴峻挑戰。

盡管加入WTO對於中國金融業和招商銀行來說,都將麵臨著空前的挑戰,然而“入世”對於中國金融業和招商銀行來說,也同樣是一個機遇。首先,引入國外競爭,有利於商業銀行體係的完善。其次,有利於推動招商銀行走出國門,參與國際競爭。經濟全球化是不可扭轉的發展方向,順應發展潮流才能獲得生存的機會。世貿組織的互惠原則有利於招商銀行業拓展海外業務,增設海外分支機構,以占據競爭的有利地勢。在國際競爭中促進業務發展、人才成長和技術進步,增強自身實力。再次,加入世貿組織有助於推動金融運行和金融監管向國際標準靠攏。

加入WTO後,我國銀行業必然要遵循國際銀行業經營管理的統一規則,接受以巴塞爾協議為準繩的國際銀行業監管原則、標準和方法。這將促進招商銀行業全麵加強風險管理,完善內部控製製度。

因此,我們能否緊緊把握住WTO帶來的機遇,應對WTO帶來的挑戰,歸根到底取決於我們能否把“銀行辦成真正的銀行”,能否不斷提高我們自己的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能力。近年來,招商銀行在充分分析自身優勢和不足的基礎上,製定了中期發展戰略和一係列應對WTO的策略,希望借助加入WTO的契機,對招商銀行進行全方位的改革和重構,爭取用五年左右的時間將招商銀行打造成為一家技術領先型的精品式現代商業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