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門頭溝的投資價值(2 / 2)

當前,首都西部綜合商務服務區的一批重點項目,如首鋼搬遷,長安街西延線、永定河濱河大道、永定河跨河大橋等相繼啟動建設。根據依山傍水的生態景觀體係和良好的區位條件,門頭溝計劃引進和培育科技創新、金融保險、設計谘詢、文化創意、通訊網絡、商務會展、節能環保和現代物流等企業,構建以生產性服務業為主體、高端產業融合發展的新型產業體係,形成京西發展新的增長極。

與此同時,石龍開發區積極調整產業結構,疏解首都非核心功能,總部經濟孵化基地已開工建設了12個總部大廈,新華水利水電、中鐵資源集團等大型企業先後入駐;包括以中信銀行、光環新網為代表的金融信息產業組團,以寶玉石藝術品交易中心為代表的長安街西延現代服務業組團等新興經濟組團已初步形成。

生態涵養區的功能定位,明確了門頭溝將大力發展旅遊文化休閑養生養老產業、信息科技節能環保產業、金融保險商貿及現代服務業。

由於門頭溝區的山地特性,區域內的土地比較稀缺,其土地供應量相對北京其他區域要少很多,稀缺性決定在土地用途上需要精雕細琢,優質土地資源稀缺,區域價值的提升與供應緊缺的矛盾將助推京西市場土地及投資項目的升值。

門頭溝區先後與中建股份、中國水電、中國節能、中國中鐵、中信集團等央企簽署一係列重大戰略協議,先後引進各類項目140個,落地資金達到數百億元。地區環境改善推動土地價值不斷提升,2013年有7個地塊成功上市,規模同比增長20倍,融創以58.66億拿下北京總價最高地塊。2014年以來,區域土地爭奪激烈,融創、華遠、住總、首開、遠洋、華潤、北京城建等品牌房企紛紛爭搶拿地。

截至目前,門頭溝區已完成8個地塊的入市交易工作,總供地麵積126.35公頃(其中住宅用地98.52公頃,商服用地27.83公頃),總建築規模153.84萬平方米,總成交額為234.84億元,處於全市各區縣前三位。

門頭溝區產業轉型不斷深入,基礎設施和環境工程不斷完善。累計組織實施重點工程274項,推動了S1線、長安街西延、七平方公裏棚戶區改造等重大民生工程開工建設,積極支持陝京三線、西北熱電中心、首鋼生物質能源等市級重大項目建設。加快建設了一批路、水、電、氣、熱、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新建了水、電、氣、熱等管線385公裏,實現了所有新改建道路架空線入地,全部安裝路燈和現代交通設施。建成了黑山、石門營集中供熱廠,拆除燃煤鍋爐100多座,天然氣實現與市區同網同價,發展承載能力不斷增強。

在門頭溝城區,政府投資30億元,建成“一湖十園一灣五水聯動”景觀體係,“一湖”即門城湖。“十園”即新建和改建萬畝森林公園、永定河文化公園等。“一灣”即永定河龍泉灣,已實現蓄水正在綠化。“五水”即開展中門寺溝、黑河溝、城子溝、馮村溝、西峰寺溝等五條排洪溝治理,成為民生水務的典範。門城湖已完成蓄水,蓄水水麵達70萬平米,“五水聯動”形成了城市水係水麵60餘萬平米,建設濕地120萬平米。在山區,投資26.2億元實施京津風沙源等生態治理工程,全區森林覆蓋率達到41%。投入10億元對永定河、清水河進行治理,形成青山綠水百裏畫廊。引進大型旅遊文化休閑項目41個,87項重點旅遊項目全麵推進,建成19個旅遊港灣。通過舉辦國際徒步大會等大型活動,進一步擴大了區域知名度和影響力。

在硬環境承載能力快速提升的同時,門頭溝的軟環境建設同步提速,先後出台了土地、稅收、服務等一係列優惠政策和措施,全麵推行一站式辦公、保姆式服務,嚴格落實服務承諾製、首辦責任製、限時辦結製、責任追究製,門頭溝的政策環境、服務環境、人文環境、生態環境、誠信環境和投資環境顯著改善,使門頭溝成為親商、利商、留商、暖商、敬商、懂商、悅商的投資熱土。

當前,門頭溝正加快推進行政審批製度的改革,積極爭取市級行政審批權限下放區內,減少審批環節,變串聯審批為並聯審批,提高辦事審批效率。

為實現城市建設與管理服務的同步發展,門頭溝正研究推進城市管理和社會管理體製創新。通過簡政放權,實行大部製,城市社會管理和城市管理工委合署辦公等措施,協調各方,綜合執法,形成公平良好的市場環境。

門頭溝這個氧氣含量高出市區40%,粉塵含量低於市區30%,噪音指數低於市區1.5倍的新城,無疑是承接城區人口的生態宜居之地,也有望成為北京綠色生態產業和現代化高端服務業為龍頭的重要衛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