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頭溝的投資價值
投資區域
作者:趙方忠
半小時可達中關村、金融街,軌道交通S1線將於2015年通車並與地鐵1號線、6號線無縫接軌,長安街西沿線將於2017年底建成通車,交通的高速變遷將門頭溝快速融入北京城市區域的經濟發展圈。
伴隨北京城市功能區的逐步完善和中心區產業的向外疏解轉移,北京五環內有限的土地資源,已不再推出住宅用地,並不準建設大型辦公及商業設施,地處西五環之外的門頭溝已是未來投資的熱點區域。
更為重要的是,門城新城作為北京市規劃建設的十一個新城之一,長安街西延線一批商務樓宇、綜合商業娛樂配套設施等高端項目相繼落地,以及科技網絡、總部經濟和樓宇經濟的興起,門頭溝的現代服務產業體係正逐步完善,商業及生活配套也與中心城區基本實現了協同發展。
與此同時,作為北京的生態涵養發展區,門頭溝百花山高山滑雪、妙峰山玫瑰香穀、南石洋大峽穀、靈山景區等諸多旅遊景區及溝域經濟建設項目,也昭示著一個全國生態文明示範區的快速崛起。
門頭溝印象門城新區已成宜居新城
在人們早先的印象中,門頭溝是傳統礦區和革命老區,是北京的能源基地,“黑、白、灰”是其主要產業結構,區域經濟相對落後。雖然門頭溝旅遊資源豐富,但由於與之配套的服務設施滯後,旅遊業所帶來的經濟效益並不明顯。盡管門頭溝也是北京西部較重要的區域,一直受到各方的關注,但政府的投資和新興產業引入一度落後於其他城市區域。
為加快產業結構調整,門頭溝區先後關閉了所有砂石企業、石灰土窯、水泥廠和鄉鎮煤礦,結束了該地區上千年的小煤窯開采史。在空間規劃上進一步明確了“一城兩區、一帶兩線四點多組團”的發展新格局:“一城”是指把門城地區打造成為現代化的山水宜居新城。“兩區”是指實施石龍開發區和西部商務綜合服務區融合聯動發展,打造京西新的經濟增長極。“一帶”即圍繞永定河綠色生態發展帶形成農遊結合的生態觀光走廊。“兩線”即加快推進108、109國道沿線的旅遊文化設施建設和周邊環境整治,同時,在108、109國道之間建設旅遊環線,並利用豐沙鐵路改造成為旅遊觀光鐵路,沿途打造一批綜合觀光休閑旅遊區,提升旅遊的檔次品位,推進旅遊產業的發展。“四點”即打造四個山區重點鎮。將潭柘寺鎮打造成為寺廟文化的國際旅遊休閑名鎮,將齋堂鎮打造成為古村落文化的全國旅遊集散中心特色鎮,將軍莊鎮打造成為文化創意休閑宜居小鎮,將王平鎮打造成為運動休閑養老養生健康生活小鎮,使重點鎮成為拉動山區發展的動力。“多組團”即充分整合全區旅遊、文化、生態等資源,吸引高端要素打造古寺廟及遺址與生態休閑度假組團、古村與山水生態休閑度假組團、古道與自然山水運動休閑度假組團、商務會議健康休閑度假組團等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旅遊文化項目品牌。並以山區經濟為依托,挖掘現有的曆史人文和自然景觀,大力發展旅遊文化、休閑健康、養生養老產業,輔以高效的生態農業和玫瑰花觀光農業,打造溝域經濟和循環經濟。
目前,隨著逐漸完備的生活配套,加之絕無僅有的依山傍水自然景觀資源,門頭溝新區已經迅速成了京城置業者和投資創業者、商家的聚集之地。首師大附中、北京八中、人大附小、金色搖籃幼兒園等名校名園及阜外醫院、鳳凰醫療集團等醫療機構已相繼落戶門頭溝,中昂廣場、華遠商業中心、寶玉石藝術品交易中心等大型休閑購物娛樂場所正在開工建設,西長安壹號、西山意境、遠洋·新天地、鴻坤·西山雲景等品牌作品紛紛落地,門城新區已初具宜居現代城市雛形。
隨著軌道交通完善、高速陸續開通,從門頭溝石龍北路15分鍾就可到達西四環,若由阜石路驅車30分鍾左右便可到達中關村,走蓮石路抵達金融街區域則僅需25分鍾,均比以往節省1個小時的時間。同時,軌道交通S1線的最西端門頭溝石門營,10分鍾即可抵達蘋果園站換乘地鐵1號線與6號線,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與門城新城建設提速相對應的是,門頭溝區的交通路網體係日趨完善。西六環門頭溝段、蓮石路、阜石路先後建成通車,濱河路、水擔路、西北環線、門支路等一批城市道路已建設完成;108國道西延、109國道高速、潭王路、軍溫路、雙大路等山區道路將加快建設,計劃未來五年累計新增公路裏程達300公裏,公路密度和等級將大幅提升。
伴隨長安街西延,門頭溝即將開啟首都西部綜合商務服務區建設,這是繼朝陽區CBD,石景山區CRD之後北京功能區建設的又一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