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低調之人不可權責越位(1 / 2)

每個人都應做好自己的事情,各司其職,才能提高效率,若不懂得掌控自己的職位,不僅自己的事情做不好,還會在無意中壞了別人的事,所以低調之人要懂得權位的權限。

在其位者謀其政,不在其位,自然就不謀其政了。但是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多人都容易犯不在其位,也謀其政的毛病。比如,動不動就對別人的做法說三道四、指手畫腳,甚至恨不得自己替別人去做。還有我們老說“觀棋不語真君子”,但是就是有很多人忍不住支招,結果弄得大家心裏不痛快。這就是典型的權責越位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社會角色和家庭角色,這每一個角色的背後都有相對應的權利和責任。因此,每個人首先應該做好自己的事情,各司其職,才能提高效率,如果不懂得掌控自己的職位,高調地指手畫腳,不僅自己的事情做不好,還會在無意中壞了別人的事,所以低調之人要懂得權位的權限。

子路是孔子的弟子之一,也是孔子最喜歡的弟子,因為這個人性格非常豪爽和正直。也正因為他的這種性格,他經常直言頂撞孔子,但內心一直非常尊重自己的老師。

子路曾經做過蒲這個地方的“宰”,就是行政長官。有一年夏天,雨水很多,子路擔心洪水暴發不能及時下瀉,造成水患,就帶領當地的民眾疏浚河道,修理溝渠。他看到民眾夏天還要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非常辛苦,就拿出自己的俸祿,給大家弄些吃的。

孔子聽說了,趕緊派子貢去製止他。

子路聽明白子貢的來意後,非常生氣,於是就怒氣衝衝地去見孔子,對孔子說:“我因為天降大雨,恐怕會有水災,所以才搞這些水利工程;又看到他們非常勞苦,有的饑餓不堪,才給他們弄些粥喝。您讓子貢製止我,那不是製止我做仁德的事情嗎?您平時總是教我們仁啊仁的,現在卻不讓我實行,我再不聽你的了!”

孔子說:“你要真是可憐老百姓,怕他們挨餓,為什麼不稟告國君,用官府的糧食賑濟他們呢?現在你把自己的糧食分給大家,不等於告訴大家國君對百姓沒有恩惠,而你自己卻是個大大的好人嗎?你要是趕緊停止還來得及,要不然,一定會被國君治罪的!”

要不是孔子的及時製止,很難說國君不會因此遷怒於子路,進而治罪也是很有可能的。在封建社會那個等級森嚴的階級社會裏,這樣的越權很容易給自己招來禍端,有時候甚至是殺身之禍。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的一年,想要修建首都南京的城牆,江南巨富沈萬三主動報效,承擔了1/3城牆的花費,同時還獻給皇帝白金2000錠,黃金200斤,花費巨資在南京城建了一些酒樓和廊廡等。作為回報,朱元璋封了他兩個兒子的官。

修完城牆,沈萬三又主動獻媚,要求犒賞三軍,朱元璋大怒:“一個匹夫,就想犒勞天下的軍隊,這不是亂民又是什麼!”立刻命令將其斬首。幸有馬皇後勸諫說:“這樣的不祥之民,自有上天懲罰他,何必汙了陛下的手呢!”朱元璋餘怒未消,將沈萬三發配雲南,他的第二個女婿餘十舍也被流放潮州。

這還不算完。洪武十九年,沈萬三的兩個孫子沈至、沈莊又為田賦坐了牢,沈莊當年就死在牢中。洪武三十一年,沈萬三的女婿顧學文被牽扯到了藍玉謀反一案,詔捕嚴訊,顧學文一家及沈家六口,包括沈萬三的曾孫沈德全,近八十餘人全都被淩遲處死,田地也盡數沒收,被稱作“財神爺”的一代巨商的沈家就這樣灰飛煙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