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終於來臨了,1783年3月下旬,英美簽署和平協議。4月19日,曆時八年的北美獨立戰爭結束。華盛頓時年51歲,他辭去了軍職,向部隊告別。麵對昔日生死與共的戰友,他激動不已,人們熱淚盈眶,紛紛與他擁抱,最後他淚流滿麵地離去。在費城,他與財政部的審計人員一起核查了他在整個戰爭過程中的開支,賬目清楚、準確,他甚至還補貼了許多自己的錢。
辭職的他回到了家,回到了自己的農場,過上了平靜的生活,不認識的人哪知道這曾是一位叱吒戰場的英雄。
一個人主動放棄功名是不可思議的,對於一個能隨其心願擔任總統職務的人而言,這就更令人稱奇。但是,華盛頓主動辭職,為美國的繼任總統們留下了連任不能超過兩屆的慣例。
俗話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人為了爭名奪利,使自己背上了一生的汙點,有的甚至丟了性命。
春秋時期,齊國有公孫無忌、古治子、田開疆三名勇士,立下許多功勞。但這三個勇士自恃功勞過人,非常傲慢狂妄,就連國君也敢頂撞。
當時晏嬰在齊國為相,對這三位非常擔心。因為他們勇武過人,又缺少頭腦,對國君也不夠忠誠,萬一受人利用教唆,則必成大患。晏嬰便與齊景公商議,要設計除掉這三人。
一日魯昭公來訪,齊景公設宴招待,晏嬰獻上一盤新摘的鮮美的大桃子。宴畢,還剩下兩隻桃子,齊景公決定將這兩隻桃子賞給臣子,誰功勞大就給誰。當然,這是晏嬰的計謀。
若論功勞,自然是三勇士最大,但桃子隻有兩個。於是,三人各擺功勞,互不相讓,都要爭這份榮譽,其中兩人竟先動起手來,一人失手殺死另一人後,自覺對不住朋友,自殺身亡,剩下的一位見鬧成這個樣子,為了兩隻桃子而死去兩個,不願獨活,也當場自殺。
齊景公就這樣去掉了心頭大患。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二桃殺三士”的故事。由此可見,功名之心對人沒有任何好處。
諺語雲:“名聲躲避追求它的人,卻去追求躲避它的人。”著名哲學家叔本華解釋說:“這隻因前者過分順應世俗,而後者能夠大膽反抗的緣故。”功名可求不可貪,低調的人總是把精力放在一些實事上,不會去用錢謀取權力,也不會用權去換取金錢。因為隻有把精力投放到現實生活當中,踏踏實實幫事,老老實實做人,擺脫貪權求榮的束縛,才會活得更有意義,人生才會更豐富多彩。
斯大林說過:“功名對於偉大的曆史人物的活動可能是一種刺激,但多半是一種障礙。”低調的人能夠聰明地衡量人生得失,擦亮雙眼看清事物,擺脫貪權求榮的束縛,不去貪圖功名,他們是真正體會到了人生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