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調的人能夠放下耀眼的功名,不在乎他們的地位和能力,忘記了曾經的輝煌和成就,始終保持一顆平常心,這種精神的超逸是一種很高的人生境界。
在現實生活中,金錢和名譽常常被作為衡量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標準,所以追求一定的名聲、地位和金錢,已成為社會上一種極為普遍的現象。在很多人心目中,隻有有了金錢和權力才算是實現了自身的價值。
事實上,能使一個人滿足的東西可以很多也可以很少。人生天地之間,轉瞬來去,就像是偶然登台、倉促下台的匆匆過客。韓國前總統金大中說:“人的一生最好這樣度過:既不因巨富而患得患失,又不因赤貧而勞碌衣食。做人,應把好金錢這一關。”可這樣做起來卻非常難。在人世當中,追求功名的人很多,上至達官貴人,下至黎民百姓,追求功名的人屢見不鮮,成為社會上的一種普遍現象。甚至有一部分人,為追名逐利,處處鑽營,阿諛奉承,為滿足自己的一官、一事、一職之貪而不惜血本。功名一向是人們拚命追求的東西,真正把功名置於身後,是一般人很難做到的。但是,低調的人能夠放下耀眼的功名,不在乎他們的地位和能力,忘記了曾經的輝煌和成就,始終保持一顆平常心,這種精神的超逸是一種很高的人生境界。
在歲月的長河中,有許多人被視為偉人。他們崇高的人格,偉大的功績,使人類牢牢記住了他們的名字。他們深邃的目光,深刻而崇高的思想,超越常人,達到了眾人難以企及的高度,在人類社會中,他們如同夜空中燦爛的星星,在黑暗中閃爍著神聖、耀眼的光芒。在美國,就有這樣一個被無數人景仰,並且載入史冊的偉人,他就是喬治·華盛頓。
在孩提時代,華盛頓就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孩子,他生來就正直誠實,辦事極為公道。他渴望成為一名馳騁疆場、威風凜凜的勇敢軍人,報效國家和人民。在他的同學中,他總是領導者。
1748年,英法兩國為了爭奪在北美的領地而發生衝突,雙方都開始備戰。由此也為華盛頓提供了一個走入軍界的機會。那一年,他19歲。
在數年的戰爭中,華盛頓處事謹慎,富於進取精神,又有忍耐力。在每次戰鬥中,他都騎著自己的白馬衝鋒陷陣。他用實際行動贏得了身邊人的崇拜和信任。
美國獨立戰爭勝利以後,人們希望有一個獨攬大權的人物來接管政府。在人們眼裏,華盛頓就是這樣一個人。但華盛頓並不想當皇帝,他從不對名利動心,他追求的是得到廣大人民的尊敬,他有著強烈的共和思想。因此他在向大陸會議索要獨立自主的權利時,多次重申,一旦戰爭結束,他將解甲歸田。他不願為了一頂金燦燦的皇冠、為了個人的野心而使美國在剛剛擺脫英國的殖民地統治後又重新陷入內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