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順宗在做太子時,以天下為己任。他曾對東宮僚屬說:我要竭盡全力,向父皇進言革除弊政的計劃!他的幕僚王叔文聽了他這一番話便對他說:“作為太子,首先應該做的事便是盡孝道,應多向父皇請安,問起居冷暖之事,不應多談國家大事,況且改革又是現在棘手的問題,你這樣過分熱心,別人就會把你看成是邀名逐利之徒,用談國家改革來招攬人心。如果陛下因此事對你產生疑心,你如何解釋這些呢?”太子聽後立刻省悟,於是之後便閉嘴黜言,不像以前那樣動輒壯語驚人了。這樣,德宗也不以為太子有逼他退位的企圖,直到他死後,順宗才繼位,這才有了唐朝後期十分有名的順宗改革。
在這個世界上,無論你怎樣標榜自己,充其量都是個普通人,今天所擁有的一切都是因為自己過去的奮鬥,這裏麵有著別人的不少心血。因此,名人和別人的差距不在於他是一個名人,而在於他們知道人這一輩子都不容易,要懂得低調麵對自己的成就,更要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正如《菜根譚》所說:“冷眼觀人,冷耳聽語,冷情當感,冷心思理。”但是依然有一些人因為自己暫時處於風頭,或者是知道了別人都不曉得的事,就會產生一種優越感,忍不住四處炫耀,結果往往適得其反,很多人成名之後曇花一現也跟不能低調麵對自己的優越感有關。
《易經》上說:“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無此器最難,有此器不患於此時。英國19世紀政治家查士德斐爾爵士曾對他的兒子做過這樣的教導:“要比別人聰明,但不要告訴人家你比他更聰明。”
低調是一種道德選擇,因為這不僅代表著你的清醒,還代表著你對以往朋友幫助的感謝。如果你是一個忘恩負義的人,必然把尾巴翹得高高的。抑製不良的欲望,就要保持一顆低調之心,趕走狂妄的情緒。趾高氣揚的人要獲得人生的增長點,就應該向一切尊重人類生命的道德力量鞠躬,不要擔心自己表現出愚蠢的樣子,人應該全麵地發展,就得質樸謹慎求實。有一點需要特別指出:尾巴絕不是旗幟。
我們衡量一個人有多麼成功,從來不看它的尾巴有多麼高,要看的是他腳踏實地的能量。而且,以另一個角度考慮,他隻要投入,就很難有翹尾巴的時間,翹尾巴是閑人的專利,因為他們“無事”,所以總想表露自我,從而生出些“非”來。聰明的人會從另一個角度思考問題,他們考慮的是如何更上一層樓,因此,他們選擇低調,坐在冷板凳上,低調地麵對自己的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