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出口大型設備
1972年12月,我社和東洋工程株式會社,與中國技術進出口總公司簽署了向中國出口年產30萬噸乙烯成套設備的合同。此交易是日中邦交恢複之後利用日本輸出入銀行貸款進行分期付款的首次合同。這成為正式開始向中國出口成套設備的突破口。此後,我社不僅向中國各地出口化學、合成纖維、合成橡膠、水泥、電解鋁、通信、精密機械等眾多的成套設備,還出口了各種機械、儀器、汽車等;同時促進了技術轉讓、散件組裝、服務設施的設立;並且在鋼鐵及化學品的出口方麵也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擴大石油煤炭進口
1974年7月,“日本中國石油輸入協議會”宣告成立。小林隆治作為該會的副會長,為石油貿易的發展不懈地努力。1978年2月簽訂的“日中長期貿易協議(LT)”中,我社在對中國成套設備的出口及中國石油煤炭的進口等方麵占的比率較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我社正在計劃擴大對各種金屬、礦產品、化學品、紡織品以及輕工業產品等方麵的進口貿易。
首獲批準常駐北京的日本企業
1979年12月,在北京設立日本企業代表機構事宜得到批準。我社成為第一家被認可在北京設立事務所的商社。以後,相繼在上海、廣州、大連、香港、南京各地設立了事務所。
推進合資合作事業
1981年5月,與遼寧省合資的“遼寧實業公司”在東京成立了。作為最初的日中合資企業的日本法人,對遼寧省與日本之間的經濟、技術的交流與推進做出了貢獻。隨著完備獨立體製的需要,於1988年將該公司移交給遼寧省單獨經營。1987年6月,與中國有關企業在北京市朝陽區創辦了“北京朝陽高爾夫俱樂部”。1992年4月,在江蘇省無錫市成立了日中合資企業“無錫東聯製衣有限公司”。1994年6月,該公司的第二工廠竣工投產。此外,於1993年參加了“無錫市隆達製衣有限公司”的資本投資。隨之又於1994年秋季,設立了日中合資企業“南通江東製衣有限公司”。從而,在江蘇省內逐步地構築起強而有力的纖維製品的生產基地。1992年11月,成立了以汽車維修服務為主要經營內容的日中合資企業“上海亞聯汽車維修有限公司”。接著又於1993年3月,成立了日中合資生產“皮卡”車的“鄭州日產汽車有限公司”。
<友好情誼>
1986年11月,小林隆治應中日友好協會孫平化會長的邀請,訪問了中國。這是小林隆治自1955年9月以來的第100次訪華。1994年12月,小林隆治再次在孫平化會長的邀請之下訪華。從而,達成了第150次訪華的記錄。
與中國領導人的接觸及交流
通過頻繁的訪華活動,小林隆治獲得了與許多領導人親切接觸與交流的機會。小林隆治與已故川瀨一貫一起,多次受到已故周恩來總理的接見,與前中日友好協會已故廖承誌會長結下了長達26年的親密友誼。1989年10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四十周年之際,小林隆治應邀參加了多種紀念活動,並受到江澤民總書記的接見。在1991年7月第130次訪華之時,小林隆治也受到中日友好協會名譽會長、國家副主席王震閣下的接見。
榮譽稱號的授予
小林隆治在第150次訪華的1994年12月、光榮地獲得了中國日本友好協會授予的“中日友好使者”及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授予的“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榮譽會員”的稱號。
<新事業的發展>
東工物產,經過多年的努力奮鬥逐步在日中貿易領域裏奠定了牢固的基礎。為了順應當今國際經濟形勢多樣化的要求,謀求經營基盤的鞏固,進一步擴大社業,東工物產於1993年10月1日與KOSENUNIVERSAL實行兩社合並,創立了東工KOSEN株式會社(簡稱東工)。
在中國設立獨資商社
東工KOSEN,將東工物產40年的業務實績和力量,與KOSENUNIVERSAL在日本纖維業界、橡膠業界的廣泛銷售開拓能力統為一體,以日本和中國兩大市場為中心推進新的生產及供應基地的建設。作為其中的一環,東工KOSEN於1995年6月設立了獨資子公司“上海東工物產有限公司”。又於1996年3月設立了“東工物產(香港)有限公司”。
積極參加各地的合資廠
東工KOSEN陸續與有關企業共同開展合資事業,在汽車拉索件、商業電腦、橡膠化工等領域分別設立並參加了重慶利時德拉索有限公司(1995年3月)、大連東龍商業自動化係統有限公司(1996年9月)、天津國成橡膠工業有限公司(1995年12月)、張家港迪克汽車化學品有限公司(1996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