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會見的座位安排。會見時,我國習慣上將客人安排在主人的右邊,譯員、記錄員分別坐在主人的後邊和主賓的後邊。賓主的陪同人員分別按禮賓次序分別坐在主賓和主人的同側。
4.合影的禮賓次序。合影時,一般主人居中,男主賓在主人右邊;主賓夫人在主人左邊,主人夫人在男主賓右邊,其他人員穿插排列,但應注意,最好不要把客人安排在靠邊位置,應讓主人陪同人員居邊。
5.會見的一般禮節。會客時間到來之時,主人應在門口迎候客人,問候並同客人一一握手,賓主互相介紹雙方參加會見的人員,然後引賓入座。主人應主動發言,創造一種良好的氣氛。雙方可自由交談,就共同感興趣的話題發表自己的看法。交談時應注意坐姿,不可蹺二郎腿,不可左顧右盼,漫不經心。主人與主賓交談時,旁人不可隨意插話,外人也不可隨意進出。會見時可備飲料招待客人。主人應控製會見時間,最好以合影留念為由頭結束會見。合影後,主人將客人送至門口,目送客人離去。
二、會談的禮儀
會談的形式多種多樣,常見的有領導人之間的單獨會談,有少數領導人及其助手與來訪者進行的不公開發表內容的秘密會談,有的是就有關重要而複雜的問題,有關官員進行的預備性會談,有的則是就專業性問題等而舉行的正式會談,也可稱為談判。
會談的禮儀主要包括如下內容:
1.確定會談的時間、地點、人員。會談的時間、地點由雙方協商確定。會談的人員應慎重選擇,會談的專業性較強,一方麵要求有專業特長,另一方麵還要考慮專業互補和群體智慧。會談人員既要懂得政策法律,又要能言善辯,善於交際,應變能力強,並確定主談人員或首席代表。
2.會談的座位安排。涉外雙邊會談通常采用長方形或橢圓形會談桌。多邊會談或小型會談也可采用圓形或正方形會談桌,有時隻用沙發,座位安排與會見的座位安排相同。
3.會談場所的布置。正式會談場所通常掛會談雙方國家的國旗或在會談桌上放置雙方小國旗,在每個人的位置上放座位卡、紙、筆以及飲料、水具等。若會談場所較大,應放擴音器。
4.會談的一般禮節。會談與會見的禮節基本相同。
外事饋贈禮儀
禮尚往來也是國際上通行的社交活動形式之一,是向對方表達心意的物質表現。在外事活動中,為了向賓客或對方表示恭賀、感謝或慰問,常常需要贈送禮物,以增進友誼與合作。
一、送禮規則
與中國人送禮不同,國外送禮有獨特之處,一些基本的約定俗成的“規則”主要是:
1.外國人在送禮及收禮時,都很少有謙卑之詞。中國人在送禮時習慣說“禮不好,請笑納”,但外國人認為這有遭貶之感;中國人習慣在受禮時說“受之有愧”等自謙語,而外國人認為這是無禮的行為,會使送禮者不愉快甚至難堪。所以,當接受賓朋的禮品時,絕大多數國家的人是用雙手接過禮品,並向對方致謝。
2.送禮花費不大,禮品不必太貴重。太貴重的禮物送人不妥當,易引起“重禮之下,必有所求”的猜測。一般可送點紀念品、鮮花或給對方兒童買件稱心的小玩具。
3.外國人送禮十分講究外包裝精美。
4.送禮一定要公開大方。把禮品不聲不響地丟在某個角落然後離開是不適當的。
5.西方人大都喜歡在收到禮品後立即打開,並說出感謝的話,以示對送禮人的尊重,你不用介意他是否真正喜歡。
6.拒絕收禮一般是不允許的。若因故拒絕,態度應委婉而堅決。
二、饋贈禮儀
1.給美國人送禮。可“以玩代禮”,邀請對方共度良宵就可算作送禮。當然也可送葡萄酒或烈性酒,高雅的名牌禮物他們很喜歡,尤其是盡量送一些具有濃厚鄉土氣息或別致精巧的工藝品,以滿足美國人的獵奇心理。送禮可在應酬前或結束時,不要在應酬中將禮物拿出來。
2.給英國人送禮。給英國人送禮要輕,可送些鮮花、小工藝品、巧克力或名酒,送禮一般在晚上。
3.給德國人送禮。德國人喜歡價格適中,典雅別致的禮物,包裝一定要精美。
4.給法國人送禮。法國人最討厭初次見麵就送禮,一般可在第二次見麵時才送,禮品常是幾枝不加捆紮的鮮花。
5.給日本人送禮。送禮是日本人的一大喜好,他們比較注重牌子,喜歡名牌禮物和禮品的包裝,但不一定要貴重禮品。送禮者不要在禮物上刻字作畫以留紀念,以便於他將此禮品在必要時轉贈他人。
6.給韓國人送禮。韓國人喜歡本地出產的東西,故你在送禮時隻需備一份本國、本民族、本地區的特產為好。
7.給阿拉伯人送禮。阿拉伯人喜歡贈貴重物品,也喜歡得到貴重物品,喜歡名牌和多姿多彩的禮物,不喜歡純實用性的東西。初次見麵不能送禮給他們,不能送舊物品和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