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嫁一個如意郎君(1)(1 / 3)

在對的時間做對的選擇

我有不少學生,年過四十還沒結婚。她們告訴我說:“李老師,我年輕的時候用功讀書,工作以後,因為想做出成績,結果錯過了戀愛和結婚的黃金時間。現在自己事業成功了,但一些不如我的男人我真的看不上!”雖然沒有結婚,但因為常看到身邊婚姻失敗的例子,她們對男人的了解也並不少。正因為了解,她們越發不想結婚,也不敢結婚。常有學生對我說:“看來這輩子要獨身到老了!”語調聽起來雖然輕鬆,但其背後卻有著深深的無奈和傷感。

還有一位女友,40歲時才找到理想的伴侶結婚,兩年後她懷孕了。這本來是件非常值得開心的事,但由於她是高齡產婦,無法自然生育,醫生決定用剖腹產手術。但因為那天正好是她父親的忌日,她希望能順延一兩天,沒想到一拖就拖出了事情,她大出血,因為搶救不及時,母子雙雙死亡。實在令人悲歎欷歔!

雖然國家提倡晚婚和晚育,但適齡時的戀愛不應太晚。所以,一旦孩子上了大學,家長就不應該再限製孩子談戀愛了。戀愛是人生的重要部分,不戀愛和不吃早餐一樣,會導致人營養不良。春夏秋冬、花開花落都有其自然規律,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情要順其自然。在大學裏,同學之間沒有什麼功利的色彩,正是尋找終身伴侶的最好時期!因為大家都在念書,思想還很單純,交朋友不會特別在意對方物質上的條件,這時的情侶日後結了婚,相伴一生的幾率更高一些。我的一些大學同窗就是在學校找到同學做朋友,幾十年之後同學聚會,發現這種夫妻的離婚率非常低,也算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晚戀的女人對異性缺乏適應性和理解力,隨著年齡的增長,在擇偶與戀愛中,更容易受到傷害。晚婚到一定程度,就會影響生育,對女人的健康、孩子的健康都不利。因此,戀愛、結婚、生育最好順其自然。不要刻意拒絕婚姻,強求婚姻固然不好,摒棄或逃避也不是辦法。

用開朗和機智的態度去接近男人,不要急於愛上人,或被人所愛。也不要一味地拒絕或挑剔別人,應該知己知彼,日後才會白頭偕老。

所以在對的時間做對的選擇是很重要的。

最好的未必適合你

我一位朋友的兩個女兒都很優秀。她的大女兒嫁得雖然不錯,但生活並不如意,與丈夫時有摩擦。於是,我這位朋友對小女兒的婚姻特別在意,生怕她走了姐姐的老路。

小女兒到了適婚年齡,與工作中認識的一個男孩相戀。男孩各方麵條件都不錯,隻有兩點她不滿意:一是他出身農村,家裏經濟條件欠佳;二是他個頭不高,還不到1.60米。她覺得他們並不匹配,因此做出姿態反對此事。但女兒十分堅決,母女倆為此爭執多次。小女兒最後丟下一句話:“是你要和他結婚,還是我要和他結婚?”她隻好依了小女兒。

結婚兩年後,她由衷感到小女兒的決定是對的。因為小女兒比大女兒嫁人之後明顯快樂多了,那個男孩十分疼愛她,她比婚前還有神采。後來我這位朋友才明白,小女兒雖然不是嫁得最好的,但卻嫁給了最適合的,因此才過得幸福美滿。大女兒雖然嫁得好,卻因為並不合適,所以她未能過上幸福的日子。

我一位大學朋友的幸福婚姻十分令人羨慕。而她當年選擇朋友的態度,更讓我們欽佩。因為當時同時有兩位男孩追求她,其中一位條件非常好,比另外一位好很多,但她還是選擇了後者。當時我們都很不解,她解釋道:“就是因為他條件太好了,我自身條件並不出眾,所以他不適合我。”事實證明她的選擇是正確的,她和老公一直過得十分幸福。那個條件好的男孩據說最終和妻子離了婚。

結婚不是要選最好的,而是要選最適合的。伴侶要和自己相處一輩子,因此不能像裝飾品一樣,是為了擺在家裏好看,帶出去給人稱讚的。心理學上“匹配”(match)是個中性詞,它沒有所謂的好與壞。結婚不是要找一個比你更優秀、更成功的人,而是要找一個跟你相投,使你心情愉快、能與你和諧生活的人。如果有一個人能夠理解你、欣賞你、包容你,理解你的個性,欣賞你的優點,接納你的缺點,並且讓你盡情發揮自身潛能,那麼,他就是最適合你的人。

精神層麵更要“門當戶對”

我一位女友最近離婚了,這令我非常吃驚。在我的印象中,她的婚姻蠻好的,家裏經濟條件不錯,丈夫在創業,夫妻相互扶持。怎麼會突然離婚呢?這位朋友告訴我說:“我們彼此的價值觀和人生追求不一致,他出生在農村,家庭非常貧困,工作以後就覺得一定要賺錢,一定要成功。他將賺錢和成功看成是人生唯一的樂趣和目的。除了賺錢之外,他對任何事都不感興趣,像苦行僧一樣,他內心深處存在一種恐懼,不願跟人交往,生活非常單調。”

她說:“李老師,您知道嗎?我家銀行賬戶上有200萬存款,我跟孩子在外麵吃一頓飯,看一場電影,他都會埋怨我們亂花錢!以我們現在的經濟情況,這點小開支算什麼呢?但他就是不能忍受任何他認為不必要的花費,他覺得錢就是要存起來,錢比什麼都重要。在賺錢過程中,他得到了尊嚴。除了錢他對什麼事都不重視,對孩子、對我永遠是埋怨與不滿。也許是他自己內心比較自卑,我雖然耐心地和他多次溝通,但他卻沒有任何想改變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