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做人要謙虛,自吹自擂吃大虧(4)(1 / 2)

我的一個朋友阿欣大學畢業後到一家公司工作,她是以當時公司的最高學曆進入這家貿易公司工作的。上班一開始,阿欣就受到了領導的器重,公司裏的重大事件幾乎都有她的參與。很快,她便以雷厲風行的作風在公司出了名。她的能幹是無可挑剔的,可惜的是,阿欣很快就懈怠下來,她覺得工作沒有挑戰性,從而失去了工作熱情,變得很拖拉,這種工作作風導致工作上常常出現一些小差錯。慢慢的引起了領導的不滿,領導不再把重大的工作的交給她,而是委派其他的同事,阿欣感到很失落,明明是自己看不上眼的工作,現在卻交給了別人,總有一種受委屈的感覺,於是阿欣改變了態度,她重新審視自己的工作,發現自己在經受一段時間的鍛煉以後,有了一點成績就忘乎所以了,停滯不前是導致目前狀況的根源。她不再滿足於眼前的小小成就,決心從零做起,重新開始,很快她又憑著進取心和熟練的業務獲得了領導的重用。

我們在生活中都能遇到類似的情況,許多人在工作、學習、生活中取得了一點點成績,就認為可以鬆鬆心了,可是,他們沒有看到,社會的環境在不斷的變化,人們的心態也在不斷的跟著轉變。雖然在剛開始的時候,一切都覺得很新鮮,但總有一天成績也會褪色,甚至會變得毫無價值。

許多事情,在初始的時候總是新奇而富有創造性的,但隻一會兒的功夫,就變得又老又舊。年輕人總認為中年以上的人是古板的。相反,年長的人總是認為現代的年輕人是多麼的無知。

任何人對於自己所想要做的事情,在達到目的之前都會花很多的時間做種種的努力,但是有很多人往往在取得初步成就後,就抱著“守成”的觀念,再也不肯前進一步了。像這種人就會阻礙自己前進的步伐,甚至壓抑其他人的成長。因此,眼前的小小成就隻可以讓你小小的高興一下,切不可因此而得意忘形,忘記了你的最終目標是什麼,甚至忘記了你自己。我們不妨從以下幾方麵來分析一下。

1.如果不滿足目前的小小成績,就會充實自己,提升自己。上班的人仍不忘繼續學習,做生意的不斷搜集信息,強化企業實力,這些都是在創造機會、尋找機會。

2.小小成就也是一種成就,這也是自己安身立命的資本。但社會的變化太快,長江後浪推前浪,如果你在原地踏步,社會的潮流就會把你拋在後頭,後來者就會從後麵追趕過去。相比之下,你的“小小成就”在一段時間後根本就不是成就,甚至還有被淘汰的可能。比如在十年、二十年前,大學生確實稀罕,而現在呢,已經到處都是,大學生找不到工作已經不是新聞了。

3.一個人如果不滿足於目前的成就,就會積極向高峰攀登,就能使自己的潛力得到充分的發揮。比如說,原本隻能挑100斤重擔的人,因為不斷的練習,進而突破極限,挑起120斤甚至150斤的重擔!因為一個人隻要安於現狀,就會失去上進求變的動力,沒有動力,就無法付諸切實的行動。若隻知滿足於現實一點點小成就,不思進取,是不會有大作為的。

不可能指望一個放任自己隨波逐流的人有什麼大作為,因為他們往往是安於現狀的。即使他們知道自己體內還有許多潛力可挖,也還是以各種各樣的方式白白浪費耗損,麵對停滯不前的現狀他們還能不為所動、安之泰。也許他們總會有這樣那樣的收獲或成就,但他們永遠隻能被眼前的小小成就蒙蔽了眼睛,看不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這些小成就成了他們可炫耀的資本,卻不知人生還有更多偉大的目標等著去實現。就這樣甘於平淡的生活,他們體內曾潛藏的那點潛能也將因為長久的被棄之不用而逐漸荒廢消亡。隻有那些不滿足於現狀,渴望著點點滴滴的進步,時刻希望攀登上更高層次的人生境界,並願意為此挖掘自身全部潛能的人,才有希望達到成功的巔峰。那些永遠追求前麵目標的人是不會陶醉在已有的成就裏的,他們總是想方設法達到更美好、更充實、更理想的境界,正是在這一次次的進步當中,他們完善著自我,也完善著人生。

弗蘭克狄福被譽為是20世紀80年代美國最著名的運動作家。他曾經為《運動畫報》執筆27年之久,先後得過6次運動作家獎,完成了10本著作,達到了人生的顛峰。然而弗蘭克狄福卻在年過50歲以後,一手推翻了多年來在運動界所累積的聲譽,改任《國家報》的總編輯。理由是,他覺得從前的工作已不再具有挑戰性,他願意接受新的冒險,進人一個全新的領域。

弗蘭克狄福擁有著驕人的成就,可他卻未因此而洋洋得意,驕傲自滿,反而更加鞭策自己必須不斷地再突破和創新。與此相反,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取得了一點成就就驕傲自大,自狂、懈怠而導致一敗塗地。原本辛苦打下的江山,也因為未能精益求精,而輕易化為烏有。自滿是失敗的溫床,雖然大家都明白這個道理,可還是有許多人自覺不自覺地犯了自滿的毛病。究其原因,就是這些人錯把當初設定的“成功”當作了最終的奮鬥目標,當自己取得了小的成績,就以為大功告成,而鬆懈了奮鬥的勁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