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建築與綠色建材(2 / 3)

科學家發現,吸煙者對石棉粉塵的吸入有增強作用。接觸過石棉的工作得肺癌去世者,是正常人的8倍,而吸煙的石棉工人,則是他們的192倍。石棉的危害屬於軟性,病症可分為四類:石棉肺、肺癌。間皮瘤、消化係統的癌症。石棉肺患者的起因是肺泡及支氣管的纖維化,嚴重者能產生呼吸殘障,導致心髒衰竭。到目前為止,石棉引起的疾病尚沒有找到可治的藥物,唯一的方法就是預防,盡可能不要接觸石棉製品。

7)重金屬鉛等:鉛在自然界中分布甚廣,土壤中含鉛(0.07~108)×10-6,工業汙染區附近煤燃燒地可達(534~1240)×10-6,許多建材中都含有鉛。此外,鉛鹽及鎘、鉻氧化物、鉛黃、鉛白、紅丹等是顏料、油漆、塗料的主要成分。在房屋拆修或油漆烤鏟過程中,有大量含鉛粉塵逸散。鉛的毒性對神經係統、造血係統、心血管係統、生殖係統等均有明顯影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它可通過胎盤、乳汁影響後代,嬰幼兒由於血腦屏障發育未完善,對鉛的毒性更敏感。如美國波士頓對某幼兒園進行追蹤調查結果表明,3歲兒童若血中鉛濃度超過30微克/毫升,到7歲時,將會呈現明顯的智力及行為缺陷。據英國某室內衛生調查組織的調查發現,住宅內塵埃平均含鉛量可達1300×10-6,比公園土壤高出1倍。這對常常在室內地上活動的幼童威脅很大。由於鉛的毒性,因此,國外一些國家的綠色建材中標明不得含有鉛及其化合物。

(8)氧氣:氧氣是由土壤及岩石中的鈾、鐳、釷等放射性元素的衰變產物,是一種無色、無味,具有放射性的氣體。某些含鈾係元素高的建築材料,如磚、花崗石、混凝土會散發出氧氣。如湖南某種石煤,含鐳(0.1—10.7)×10-8居裏/千克,若利用這種石煤渣來製成磚,建成的房屋,居室內氧氣的濃度可達(4.59~8.95)×10-12居裏/升,超過國家標準5-9倍。氧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看不到、摸不著的氣體,它會不知不覺地從房屋的地基、土壤、牆壁和天花板中溢出,並在室內積累。世界衛生組織國際輻射防護委員會、聯合國原子能輻射效應科學委員會等國際學術團體一致公認,長期在氧濃度高的環境中生活,會導致肺癌發病率增加,以及其他病症的產生。據科學家估計,在英國每年約有1.4萬人死於氧氣導致的肺癌,其滅亡率在各種危害因素中僅次於車禍,占第二位;在瑞典,每年約有1100人死於因氧氣導致的肺癌,占總死亡人數的30%。世界衛生組織已將氧氣列為使人致癌的19種物質之一。近年來,我國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趨勢,主要原因是環境質量的惡化,其中是否包括氧氣的致癌因素,有待進一步調研。氧氣的研究和防治成為當前國際上十分熱門的生態環境問題之一。

(9)噪光:所謂噪光是指對人體心理和生理健康產生一定影響及危害的光線,噪光汙染主要指白光汙染和人工白晝。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國外開始大量使用一些新型建築材料,以這些材料製成的鏡麵建築很快在西方風行起來,並於80年代傳人我國。在我國深圳。廣東、上海、北京等大中城市,大麵積采用玻璃幕裝飾建築外牆麵隨處可見。然而,由此造成的白光汙染卻是人們始料不到的。鏡麵建築物玻璃的反射光比陽光照射更強烈。據光學專家測定,鏡麵玻璃的反射係數達82%~90%,比毛麵磚石類外裝飾建築牆麵的反射係數大10倍左右,大大超過人體所能承受的範圍。研究發現,長時間在白色光亮汙染環境下工作和生活的人,易導致視力下降,同時還會使人產生頭昏目眩、食欲下降等類似神經衰弱的病症。因玻璃幕牆對周圍建築和街景的折射而造成的錯覺,使交通事故層出不窮。

如1996年8月,上海市10多戶居民聯名狀告居住附近的“高層鄰居”,原因是這些高樓大廈外牆裝飾的玻璃幕牆大麵積強烈光,炎炎夏日,太陽光被反射到居民室內,不僅光亮刺眼,而且造成室內急驟升溫,對其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嚴重影響。同年11年,在北京朝陽區發生的一個奇事更讓人領教了玻璃幕牆反光的厲害。一輛停放在商場旁邊的小轎車,因正好被幕牆反射的太陽光照射,加上鍍膜玻璃安裝不平整,造成聚光效果,把轎車上的門橡膠密封條烤化到“流淚”。同時,幕牆玻璃像一麵巨型的鏡子,在太陽光的照射下,煙煙閃光,嚴重影響著街道上的車輛和行人的交通安全,北京的一些司機反映,下午四時許從西往東經過西客站,強烈的反光刺激得眼睛都睜不開,若不警惕,這種光汙染造成的交通事故恐怕就難以避免因此,研究如何合理、科學利用玻璃幕牆和開發低反射率玻璃幕牆,改善光汙染是當前國內外關心的熱門課題。

(10)電磁波輻射:現代電器、電子產品大量湧人家庭,電子電器產品所產生的電磁波輻射對人體的健康也產生很大的損害。電磁波是電場的磁場周期變化產生波動而傳遞的能量。因此,凡有電流的地方必然會產生電磁波。人體在受到外界電磁波射人時,體內穩定的能量被幹擾,從而使人的免疫力出現波動,久而久之,超過一定限度就會影響健康。電磁波的值是以磁束密度單位MG(毫高斯)計。家用電器中,微波爐、吸塵器、移動電話的電磁波輻射最強,均可達到200MG;其次是電暖爐和交流式電動剃須刀,均為100MG;電動卷筆刀90MG;電吹風70MG;電飯堡、複印機40MG;電熱毯和洗衣機30MG;彩電、冰箱、窗式空調、組合音響均為20MG。但電磁波輻射的範圍不是無限的,因此,在電器啟動時,人體必須與它保持盡可能的距離,以及盡量減少使用時間。如微波爐,使用時至少要與它保持1.5米以上的距離,而且最好放在冰箱上,可防小孩受到輻射。冰箱因長期使用,所以最好不要放在臥室。電視機的電磁波是以360度向四周輻射的,畫麵越大越要離得遠,25英寸以上的至少與它保持2米距離。移動式電話、吹風機、剃須刀都要接觸頭部、麵部,要注意減少使用時間,手機更不宜長期開著。

2.3提高居室安康小氣候的設計措施

我們的祖先,對建築室內空氣環境質量是很重視的,在建房選點時,很注意建築的風水,也即很講究建築物的陽光、通風、地氣和周圍環境中的山勢、水流路徑等等。而到了近代,各種新型建築材料的問世,人們為了追求賓館式的豪華、氣派的裝飾,忽視了一些裝飾材料的使用帶來的汙染性、放射性、致癌性、窒息性等的危害,致使建成的一些建築達不到基本的衛生及安全要求。為使我們盡可能擺脫有病建築的危害,從減災規劃設計人手建議注意做好如下幾點:

(1)健康建築的設計應當包括五個方麵

有利於人的健康;能源效率;資源效率;環境責任;可承受性。如能源效率,提高房屋能源效率的措施主要有:選擇合適的建築材料;改善圍護結構;改進加熱、冷卻和氣候控製係統;降低電燈和設備的能耗等。

1)材料中的能耗。房建材料的製造消耗大量的能,合理地選擇建築材料可以大大節能。很多保溫材料在製造中能耗很大,但可降低采暖能耗,2.6年即可補償。在建築中愈來愈多地使用再加工的材料,市場上已有由廢紙和廢紙板製成的保溫材料和底襯;由廢塑料製成的管子和地毯;使用再生板料的幹牆;使用廢木材的木製品;其他很多新產品正在開發之中。

2)建築物的設計熱損失。建築物的設計熱損失通過以下措施可以大大減少:如使建築物的表麵體積比最小;改善熱阻;減少自然空氣泄漏等。

3)加熱、冷卻和通風用能。隨著圍護結構設計熱損失的降低,就有可能開發集加熱(空間和水)、冷卻和通風職能於一體的較小較緊湊的新機械係統。加拿大在先進房屋中安裝的這種綜合機械係統,具有儲熱、熱回收功能,年能費用減少50%以上。風扇的能耗很大,普通風扇的效率低於3%,在風扇中帶直流電馬達的風扇效率提高。

4)可再用能技術。隨著房屋能需求的降低,就有可能以再用能技術滿足空間和水熱的需要,最近加拿大建成的一些健康房屋已能以太陽能100%地滿足加熱的需求。通過采用低輻射塗層、充氣窗和改進窗型等,窗戶現已變成了向房屋的供熱體。窗戶的熱阻值由0.3提高到1.4。陽光加熱通常使用屋頂上安裝的太陽光收集器,向遠處的岩石或儲水槽供熱。儲熱機構然後提供熱,以加熱水或空氣。

5)電耗和高峰能耗。通過更新設計與先進設備相結合,房屋照明和設備所需能可降低50%。所有設備(水箱、爐灶、洗衣機、烘箱等)都要考慮價格和電耗,歐洲和美國的一些設備已大大地提高了功率。電燈通常約占電能總用量的2/3(1000kwh/y)。通過下述措施,照明電耗很容易減到250kwh八。即改善窗戶設計,盡量利用日光照明;區分全房間照明和專項照明(如台燈);使用自動計時器和減光器;使用熒光燈代替白熾燈,小型熒光燈比白熾燈少用能75%,壽命卻高10信等。

(2)規劃設計時,要選擇有利於健康的環境和地段

目前,我國有些工業區,某些大中城市市區、道路、停車場等區域,大氣汙染嚴重,建房選點時,要注意遠離這些地段。如南京大廠鎮地區,是全國著名的化學工業區,每年排放大量的有害氣體;又如福建省晉江市是全國有名的瓷都,生產各種建築陶瓷牆地磚。在內坑鎮,這個方圓不到數萬平方米的地段上,建有數百家家庭作坊式的牆地磚廠,據粗略統計有大小煙囪上千個。平日煙霧彌漫,遮天蓋日,周圍樹木幾乎全部枯死,鳥兒早已飛往他鄉,在這裏,工業廢渣比比皆是,部分工人住在路旁低矮簡陋的房屋中,在這樣惡劣環境中居住的他們,身體受到損害是可想而知當前,我國一些大中城市的某些市區,汙染也相當嚴重,我國現有城市近700個,參加全球大氣監測網的隻有北京、上海、沈陽、廣州和西安,監測結果令人沮喪,這五座城市的大氣中懸浮顆粒物日均濃度分別是200~500微克/立方米,超過世界衛生組織標準的3~10倍,這五座城市統統被列入世界汙染最嚴重的十大城市的名冊中,而北京成為世界上環境質量最差的首都之一。

為了監測北京市區的空氣質量,北京市政府決定,從1998年2月28日起,通過新聞媒體向社會公布市區空氣質量周報。經國家認定,北京市空氣質量自動監測係統設置了8個監測點位,周報將分別宣布8個點的空氣汙染指數(分為優、良、輕度汙染、中度汙染、重度汙染五級),並對北京市空氣質量狀況進行總體分析。據1998年2月20日至26日的監測結果,北京市空氣汙染指數為206,空氣質量屬中度汙染。8個點位的空氣汙染指數見下表。

空氣汙染指數(AirpollutionIndex,簡稱API)是目前世界上許多發達國家或地區評估該地區空氣質量狀況的一種方式。根據國家環保局統一規定,我國空氣質量劃分為五級:

1)API值在0~50範圍時,空氣質量級別是一級,空氣質量為優;

2)Anl值在51~100範圍時,空氣質量級別是二級,空氣質量為良;

3)API值在101~200範圍時,空氣質量級別是三級,屬於輕度汙染;

4)API值在201~300範圍時,空氣質量級別是四級,屬於中度汙染。此時,對敏感體質人群有明顯影響,一般人群中也有可能會出現眼睛不適、哮喘、咳嗽、痰多等症狀;

5)API值大於300時,空氣質量級別是五級,屬於重度汙染;此時,健康人群也會出現明顯的症狀,運動耐受力下降,可能會提前出現某些疾病。從北京市8個監測點位的實測結果得知,車公莊、前門、東四等鬧市區空氣汙染指數為最高,分別是223、223、215。這和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大城市的鬧市區汙染狀況是一致的,為了遠離鬧市區的空氣汙染,發達國家的居民都樂於到遠離城區的郊區去建房或買房。

(3)裝飾裝修設計時,盡可能選用綠色建材或低汙染、無毒的建材

目前,用於室內裝修的一些裝飾材料在施工和使用過程中確實揮發、散發著有害的氣體和物質,汙染著室內空氣,引進多種疾病,影響著人們的身體健康,甚至造成人身傷亡。因此,選用時,要特別注意。如個別品種的花崗岩、大理石、陶瓷麵磚、粉煤灰磚等產品,含有鐳、鈦、γ射線、氧氣等放射性物質。如廣東地質礦產局對該省一些市縣賓館和招待所用花崗岩、大理石等裝飾材料進行實測,發現某些品種含氧氣等放射性無素超標。人們長期處在放射性超標的環境中生活,會導致肺癌、白血病、呼吸道等病症。我國幅員遼闊,石材分布極廣,地質構成十分複雜,其中某些石材完全可能含有極有害的放射性物質,而有些則對健康沒有危害。因此,對石材的使用,既不要談虎色變,也不要麻痹大意,要留心做些測定、鑒別工作,千萬不要使用放射性濃度超標的石材,使用前要取得產品合格證。

一些油漆、塗料等有機建材,含苯、酚、葸、醛及其衍生物等有毒物質,人體長期在超標的有毒物質生活,會導致病變和致癌。如溶劑多彩塗料,在其油滴中,甲苯和二甲苯的含量占20%~50%,而苯在工作場所中,允許值為5毫克/立方米,在居室中0.8毫克/立方米以上為超標。因此,在裝飾房子選用油漆、塗料時,要注意選擇其品種,使有害物質的含量控製在健康、安全所允許的範圍之內。

人造板材如膠合板、纖維板、刨花板等以及某些膠粘劑是常用的裝飾材料。但這些材料常含有甲醛和其他揮發性有機物。這些揮發性有機物容易揮發汙染室內空氣,刺激人體皮膚粘膜,特別是眼睛。鼻器官,引起眼睛澀痛、呼吸道發炎、咳嗽、頭昏、頭痛等。我國TJ37-79《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對居住區大氣中有害物質最高允許濃度要求中提出:甲醛一次檢出量要求≤0.05毫克/立方米。國內的綠色建材產品中,都有明顯擔保,產品中不能含甲醛等。

用於內外牆裝飾和室內吊頂的石棉纖維水泥製品,所含的微細石棉纖維(長度大於3微米,直徑小於1微米)被人吸入後輕者引起難以治愈的石棉肺病,重者會引起各種癌症,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為此一些國家(如德國、法國、瑞典、新加坡等)已禁止生產和使用一切石棉製品。美國和加拿大已停止在國內生產石棉水泥製品,一些國家開展代用纖維、無石棉水泥製品的研究,並已取得成功。我國已經有一些企業開始無石棉水泥製品的研究,並已取得成功。因此,在裝飾裝修房屋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選用無石棉水泥製品為佳。

(4)設計師應告誡住戶,應充分利用通風、朝向和控製溫濕度等有關條件

大量的研究證明,室內通風好壞,對室內空氣質量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一些建築材料如塗料、木屑板、礦棉纖維等建築材料,在通風不佳和潮濕的情況下,產生黴菌和揮發性有害氣體及其他汙染物質。室內的朝向、采光、日照也很重要。多日照的房子,有利於提高人們肌體免疫能力。因為太陽光能有效殺滅室內空氣中的細菌和微生物。所以居室應選擇每天日照不少於2小時,這是維護人體健康和孩子發育的最低需要。室內采光也十分重要,明淨的窗戶有利於保護眼睛。因此,為了獲得良好的采光,衛生專家建議:窗戶的有效麵積與居室房間地麵麵積之比不應小於1:5。

實驗證明,室內淨高對室內的空氣質量也會產生影響。幾淨高低於2.55米時,會使人深感壓抑,且室內的二氧化碳濃度較高,長時間在這樣的室內生活會令人有不舒服的感覺。因此,根據“民用建築設計定額”規定,居室淨高南方不得低於2.8米,北方不得低於2.6米。生理學家研究證明,室內溫濕度的高低對人體健康和工作、學習、生活等有著密切的關係。室內溫度過高會影響人體體溫調節功能,由於散熱不良而引起體溫升高、血管舒張、脈搏加快、心率加速。冬季,如果室內溫度經常保持在25℃以上,人就會神疲力乏、頭暈腦脹、思維遲頓、記憶力差。同時,由於室內外溫差懸殊,人體難以適應,容易患傷風感冒。如果室內溫度過低,則會使人體代謝功能下降,脈搏、呼吸減慢,皮下血管收縮,皮膚過度緊張,呼吸道粘膜的抵抗力減弱,容易誘發呼吸道疾病。因此,科學家把人對“冷耐受”的下限溫度和“熱耐受”的上限溫度,分別定為11℃和32℃。

同時在注意室內溫度調節時,還應注意室內的濕度。夏天,室內濕度過大時,會抑製人體散熱,使人感到十分悶熱、煩躁。冬天,室內濕度大時,則會加速熱傳導,使人覺得陰冷、抑鬱,甚至咽喉腫痛、聲音嘶啞和鼻出血等,並易患感冒。所以,專家們研究認為,相對濕度上限值不應超過80%,下限不應低於30%。然而,人的體感並非單純受氣溫、氣濕兩種氣象要素的影響,而是兩者綜合作用的結果。通過實驗測定,最宜的室內溫濕度是:冬天溫度為18℃—25℃,濕度為30%~80%;夏天溫度為23℃—28℃,濕度為30%~60%。在此範圍內感到舒適的人占95%以上。在裝有空調的室內,室溫為19℃~24℃,濕度為40%—50%時,人感到最舒適。如果,考慮到溫度對人思維活動的影響,最適宜的室溫應是18℃,濕度應是40%~60%。此時人的精神狀態最好,思維最敏捷,工作效率高。

(5)室內種植可淨化有害氣體的綠色植物

對室內種植綠色植物到底有益還是有害是有爭議的問題。上海植物園與上海第一醫科大學共同完成的室內綠色淨化功能的研究結果表明:室內種植有生命的綠色植物能淨化空氣,吸收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醛、苯等有害氣體,有益於身體健康。研究表明,牆麵裝飾塗料、化纖、化纖地毯、化妝品、烹妊、吸煙等,都會在室內散發有機化合物,並懸浮於空中,有的化合物有毒有害,不利於人類的身體健康。如在室內每10平方米放置一盆有生命的綠色植物,就能吸收有害氣體。有的植物還能將有害化學物質轉化為植物養料,像觀葉植物冷水花、常青藤、吊蘭等都能吸收有毒氣體和抗汙染。

2.4發展綠色建材的借鑒及思路

20世紀70年代末,一些工業發達國家的科技工作者就已著手研究建築材料對室內空氣質量的影響及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性,並進行了全麵係統的基礎研究。到了90年代,對綠色建材的發展、研究和應用更加重視,思路逐漸明確,製定出一些有機揮發物散發量的試驗方法,並推選低散發量標誌認證,同時積極鼓勵開發生產綠色建材新產品和建造健康住宅。我國環境汙染程度在世界前列,首都北京又處在世界十大嚴重汙染城市之列。

環境問題與材料密切相關。1988年第一屆國際材料科學研究會上首次提出了“綠色材料”的概念。綠色材料、綠色產業、綠色產品中的綠色,是指以綠色度表明其對環境的貢獻程度,並指出可持續發展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綠色已成為人類環保願望的標誌。

1992年,國際學術界明確提出綠色材料的定義:綠色材料指在原料采取、產品製造、使用或者再循環以及廢料處理等環節中對地球環境負荷為最小和利於人類健康的材料,亦稱之為“環境調和材料”。建材工業是國民經濟非常重要的基礎性產業,是天然資源和能源資源消耗最高、破壞綠色土地最多、對大氣汙染最為嚴重的行業之一。綠色建材又稱生態建材、環保建材和健康建材等。綠色建材是指采用清潔生產技術,少用天然資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業或城市固態廢棄物生產的無毒害、無汙染、無放射性,有利於環境保護和人體健康的建築材料。綠色建材與傳統建材相比可歸納以下五個方麵的基本特征:①其生產所用原料盡可能少用天然資源,大量使用尾礦、廢渣、垃圾廢液等廢棄物。②采用低能耗製造工藝和無汙染環境的生產技術。③在產品配製或生產過程中,不得使用甲醛、鹵化物溶劑或芳香族碳氫化合物;產品中不得含有汞及其化合物;不得用鉛、鎘、鉻及其化合物的顏料和添加劑。④產品的設計是以改善生產環境、提高生活質量為宗旨,即產品不僅不損害人體健康,而應有益於人體健康,產品具有多功能化,如抗菌、滅菌、防黴、除臭、隔熱、阻燃、防火、調溫、調濕、消磁、防射線、抗靜電等。⑤產品可循環或回收利用,無汙染環境的廢棄物,綠色建材滿足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做到了發展與環境的統一,當今與長遠的結合。我們要以戰略的眼光、時代的緊迫感和曆史責任感努力促進各種綠色建材的發展,以綠色建材建築健康一安全一舒適一美觀的建築和室內環境,造福於社會,造福於人民。

(1)綠色建材在國外的發展

近20年來,歐美、日等工業發達國家對綠色建材的發展非常重視。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召開後,1994年聯合國又增設了“可持續產品開發”工作組。隨後,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也開始討論製定環境調和製品(ECP)的標準化,大大推動著國外綠色建材的發展。特別是90年代後,綠色建材的發展速度明顯加快,他們製訂出了一些有機揮發物(VOC)散發量的試驗方法,規定了一些綠色建材的性能標準,對一些建材製品開始推選低散發量標誌認證,並積極開發了一些綠色建材新產品。在提倡和發展綠色建材的基礎上,一些國家已開發了一些綠色建材新產品,並建成了居住或辦公用樣板健康建築,取得了良好的技術經濟效果,受到高度的評價和歡迎。

1)德國:是世界上最早推行環境標誌製度的國家。1987年德國發布了第一個環境標誌——“藍天使”後,至今實施“藍天使”的產品已達7500多種,占全國商品的30%。德國開發的“藍天使”標誌的建材產品側重於從環境危害大的產品人手,一個一個地推進,並取得了很好的環境效益。如德國推出一種無色、無味,對人體無害的水性建築塗料,在獲得“藍天使”標誌後,很快就占據了市場,使傳統的溶劑型建築塗料逐漸被淘汰,它的環境效益很明顯,僅原西德每年少排人有機溶劑40000噸,德國居民寧願多付些錢去購買對環境有益的產品,環境標誌就像一張“綠色通行證”在市場上扮演著一個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又像一個方向盤左右著建材工業的發展方向。據資料介紹,環境標誌——“藍天使”已成為德國公眾很熟知的一種標誌,德國所有大城市中,均有專門出售“綠色建材”的商店。

2)北歐各國:丹麥、芬蘭、冰島、挪威、瑞典等國於1989年實施了統一的北歐環境標誌。丹麥為了促進綠色建材的發展,推出了“健康建材”(HMB)標準,規定了所出售的建材產品在使用說明書上除標出產品質量標準外,還必須標出健康指標。1992年開始製定建築材料室內空氣濃度(DICL)指標值,提出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空氣殘留度含量<0.2毫克/立方米時,為無刺激或不適;在0.3~0.3毫克/立方米時,在其他因素聯合作用下,可能會出現刺激和不適;在3~25毫克/立方米時,出現刺激和不適,並可能出現頭痛。並先後製定了地毯、地毯襯墊、石膏板、層合地板、PVC卷材地板等的健康指標。丹麥是實施健康住宅工程較早的國家,早在1984年底,就在Arhus市建成了“非過敏住宅建築”示範工程。

瑞典也是積極推動和發展綠色建材的北歐國家。瑞典已正式實施新的建築法規,規定用於室內的建築材料必須實行安全標簽製。製定了有機化合物室內空氣濃度指標限值:≤0.2毫克/立方米時,為一類空氣:≤0.5毫克/立方米時,為二類空氣。瑞典的地麵材料業很發達,每年都有大量出口,出口廠家已自覺在產品說明書上標出產品在4周和26周時,有機化合物室內空氣濃度指導限值。綠色建材在瑞典的推廣已獲得可喜的成果,瑞典最大的住宅銀行於1995年宣布,隻向生態建築開發商貸款。

3)英國:是研究開發綠色建材較早的歐洲國家之一。早在1991年英國建築研究院(BRE)曾對建築材料及家具等室內用品對室內空氣質量產生的有害影響進行研究。通過對有關臭味、黴菌、潮濕、結露、通風速率、煙氣運動等的調研和測試,提出了汙染物、汙染源對室內空氣質量的影響狀況。通過對塗料、密封膏、膠粘劑、塑料及其他製品的測試,提出了這些建築材料的不同時間的有機揮發物散發率和散發量。通過大量的研究,他們提出在相對濕度大於75%時,可能產生黴菌,並對於某些人會誘發過敏症。對室內空氣質量的控製。防治提出了建議,並著手研究開發了一些綠色建築材料。

4)加拿大:是積極推動和發展綠色建材的北美國家。加拿大的環境標誌計劃“環境選擇”始於1988年,1993年3月頒布了第一個產品標誌,至今已有14個類別的800多種產品被授予了環境標誌。加拿大對一些建材產品製定了“住宅室內空氣質量指南”。如對水基性建築塗料,開始時製定的總有機物揮發物(TVOC)標準為:250克/升(是針對高光澤仿瓷塗料製定的),到1997年可降至200克/升,現在多數水基塗料的TVOC在100—150克/升範圍內,已有零散TVOC塗料供貨。並且規定,水基塗料不得使用甲醛、鹵化物溶劑。含芳香族類碳氫化合物,不得用水銀、鉛、鎘和鉻及其化合物的顏料和添加劑。刨花板的VOC現用值為120微克/立方米或0.1×10-6。目標值為60微克/立方米或0.05×10-6。中密度纖維板和硬木板的推薦VOC為180微克/立方米或15×10-6;地毯的最大TVCC規定為4—甲基環乙烯為0.1毫克/平方米·小時,甲醛為0.05毫克/平方米·小時,苯為0.4毫克/平方米·小時;PVC彈性地板的TVOC不大於1.0毫克/平方米·小時;可拆卸石膏板隔板用膠粘劑,不得含有芳香族、鹵化物、甲醛等有機物,其有機物揮發物含量不得超過3%(重量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