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腿肉150克,綠茶1.5克,紅棗10克,醬油、黃酒、白糖、蔥段、薑片、味精、植物油適量,桂皮、茴香少許。
製作:
(1)牛腿肉去筋皮,洗淨,切成小塊;紅棗洗淨,備用。
(2)炒鍋中放入清水,投入牛肉塊,淹沒牛肉塊,置旺火上燒滾,撇去浮沫,燒滾約15分鍾後,再移置小火上煮半小時,撈出用清水洗淨瀝幹;原湯倒入容器備用。
(3)炒鍋洗淨,置旺火上燒熱,用油滑鍋後,加入油,至將冒青煙時,投入蔥段、薑片及牛肉塊略加煸炒,加上茶葉、紅棗、醬油、白糖、黃酒、桂皮、茴香及備用的原湯適量,置旺火上燒沸後,再移至小火上燜燒1個半小時左右,至牛肉酥爛,移至大火上收濃鹵汁即成。
成品特點:
色澤醬紅,肉質酥爛,茶香濃鬱,很可口。
提示:
製作中3次將肉用旺火燒,一是為了煮熟牛肉和入味,二是為了收濃鹵汁,但要注意掌握火候,否則容易使肉過爛或燒焦鹵汁,會影響菜的口味和營養素的保護。油冒青煙不
可過大,否則易出現致病物質。
功效:
春季是缺少青菜的季節。但茶香牛肉中加入茶葉、紅棗,則維生素大為增加,其營養保健效果仍然很高,這對春季缺少青菜吃的老年人極為適宜。
清炒蝦仁
原料:
蝦仁150克,雞蛋清25克,澱粉、黃酒、精鹽、蔥段、豆油各適量,小蘇打、香油各少許。
製作:
(1)先將蝦仁用水清洗幹淨,用少許精鹽擦一下,再用清水衝洗幹淨,晾幹水分,或用紗布、淨毛巾吸幹水分,放入碗內,加入蛋清、小蘇打、鹽、澱粉、味精拌和,再加入一些香油調和,放入冰箱內淨置20分鍾左右備用。
(2)炒鍋置旺火上燒熱,用油滑鍋後,加入豆油,燒至四五成熱時,推入上漿的蝦仁,用鍋鏟將蝦仁劃散,約半分鍾,蝦仁變色,即出鍋倒入漏勺瀝去油。
(3)炒鍋留底油,置旺火上燒熱,投入蔥段略炒,再推入蝦仁,淋上黃酒,加入食鹽,翻炒一下出鍋即成。
成品特點:
蝦仁嫩滑爽脆,味道鮮香。
提示:
蝦仁上漿要勻,最好不露水蝦。放冰箱中20分鍾,主要是使其受涼,掛漿牢固,以免炸蝦時脫漿。
清炒蝦仁。隻用豆油、香油,老年人食用極為合適。
功效:
補脾腎,助陽益氣,健身強力。
軟炸香椿
原料:
香椿20克,麵粉100克,雞蛋1個,鹽、生菜油、玉米粉、泡打粉各少許。
製作:
(1)將香椿用鹽醃一下,約醃1小時左右,撈出,瀝去水分;雞蛋打碎放在容器中,加入麵粉、玉米粉、鹽、泡打粉、菜油,調成稀麵糊,將香椿投入,粘好麵糊。
(2)鍋上火,加入油,燒至五成熱,將香椿一根根下油鍋炸至鼓起撈出。
(3)油鍋再燒至七成熱,將炸好的香椿全部投入油鍋,翻轉炸至呈金黃色時撈出即成。
成品特點:
香椿外焦裏嫩,味道不減。
功效:
此菜有祛風濕解毒之功效,春季香椿發芽,老年人吃些香椿對去風濕很有益處。香椿還可抑製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痢疾杆菌、綠膿杆菌,這些都是春季易活動的病菌,吃香椿大有防病的作用。早春吃香椿,還能通腸開胃,刺激食欲。
椿芽拌雞絲
原料:
熟雞脯肉200克,鮮香椿芽100克,白醬油25克,精鹽3克,香油15克,白醋3克,芝麻醬50克。
製作:
(1)將鮮嫩香椿芽用水洗淨,放入開水鍋中,隨即翻身,迅速撈出,瀝去水,切成長段,放盤中。
(2)將熟雞脯肉用手撕成細絲,放入盤中,撤上香椿芽段,然後加精鹽、白醬油、白酯、芝麻醬,拌和均勻。
成品特點:
此菜青白分明,綠色鮮豔。
提示:
不可把香椿在開水中焯的時間太長。時間長,不但色彩變暗,而且維生素C等也會損失過多。如果是用生雞肉,要預先把雞肉加調味料煮熟。
功效:
此為涼菜,春季吃了爽身。營養豐富,有肉有菜,蛋白質、維生素含量都很高。老年人吃了強身防病。
苦菜素什錦
原料:
苦菜芽200克,雞脯肉250克,雞蛋1個,花生油400克,料酒10克,大蔥20克,鮮薑15克,白糖、味精、水澱粉、香油、雞湯、精鹽各適量。
製作:
(1)將苦菜去根,留嫩芽約33毫米長,洗淨後瀝去水分;雞脯肉洗淨,剔去筋皮,切成40毫米長、火柴梗粗細的絲;雞蛋清磕入碗中,加水澱粉、精鹽調勻,給雞肉絲上漿備用;蔥、薑去皮洗淨,切成絲;雞蛋放碗中,加水澱粉、精鹽、料灑、白糖、味精調成味汁。
(2)炒鍋置旺火上,加花生洶,燒至四成熱時,放人雞絲,用筷子撥散,滑熟後倒人漏勺中瀝油。
(3)炒鍋內留油25克,加熱,入蔥、薑絲、雞湯,煸炒幾下,放入苦菜芽及滑熟的雞絲同時煸炒,約30秒鍾,烹入調好的味汁,顛翻幾下,使其與苦菜芽、雞絲摻和均勻,淋上香油,即可起鍋裝盤食用。
成品特點:
苦菜芽色綠白,鮮嫩清香,雞絲滑嫩可口。
功效:
苦菜也叫苦蕒菜、苦麻,是一種野菜,以其味苦而得名。在初春開始在田邊野地生長,可作為春季一種野味菜來食用。苦菜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抗癌成分。苦菜隻有消炎清毒作用,對春季易發生的流感、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咽炎及扁桃體炎,都有治療作用。老年人在春季吃上一些苦菜,具有保健防病作用。
雞血蕨菜湯
原料:
蕨菜25克,雞血塊100克,水發木耳20克,熟豬油30克,精鹽、薑末、味精各適量。
製作:
蕨菜取嫩葉。洗淨後放入沸水中燙一下,撈出瀝水;雞血塊切成33毫米、寬13毫米、厚0.7毫米的片;水發木耳洗淨。
(2)妙鍋置火上,加熟豬油,燒至五成熱,下薑末,煸炒出香味,衝人清湯1000克燒開,故入雞血,待湯再開時,撇去湯麵浮沫,放入蕨菜、木耳、精鹽、味精、薑末,燒開後盛入湯碗中即成。
成品特點:
此菜湯色彩美觀,蕨菜香,雞血嫩,湯清,味鮮,很多人喜歡做此湯食。
提示:
春季蕨菜嫩脆,在用沸水燙時,不可時間長,如果是老一點的蔬菜可以多燙一會兒。
功效:
蕨菜營養豐富,雞血含鐵多、是很好的強身保健食品。
春魚腥草
原料:
魚腥草400克,花生米80克,青辣椒、香菜、大蒜各20克,味精4克,精鹽8克。
製作:
(1)將魚腥草洗淨,切碎;辣椒去蒂去籽;香菜去根,擇洗幹淨切成末;蒜切成末;花生米炒熟舂細。
(2)將以上原料全部舂成泥,裝盤即成。
成品特點:
此菜味道清香,佐食爽口。
提示:
香菜一定要洗淨,如有泥沙,將無法處理,全菜不能吃。
功效:
魚腥草原本是一種藥材,近些年來人們作為蔬菜食用,具有清熱解毒、排膿、健脾開胃、利尿消腫、鎮痛、擴張血管等功效,還可治療肺炎、肝癰、腎炎、濕熱痢疾、支氣管炎諸症。香菜含鈣、鐵、胡蘿卜素,維生素也較高,有促進血液循環、驅風解毒的作用。這兩種菜對老年人都有健身作用。因清熱、解濕,很適合春末食用。
銀芽冬菇絲
原料:
綠豆芽(或黃豆芽)200克,水發冬菇50克,精鹽、米醋、味精、植物油各適量。
製作:
(1)豆芽摘去兩頭,洗淨;水發冬菇剪去蒂,捏幹水,切成細絲。
(2)炒鍋置旺火上,加入油,燒至高熱,先投入冬菇絲煸炒片刻,再推入豆芽,加上鹽,迅速煸炒,使豆芽全部受熱,端鍋離火,灑上少許米醋、味精,顛翻幾下,出鍋裝盤即成。
成品特點:
此菜吃之脆嫩,鮮香、爽口。又是一年四季可以泡的豆芽,用料方便。
功效:
豆芽可供給人維生素,春初可解決青菜不足問題;冬菇可防癌。老年人在春季吃些菜有保健功效。
拌薺菜
原料:
芥菜250克,煮花生米50克,香油、醬油、鹽、白糖、醋備適量。
製作:
(1)將菜菜去掉老根和老葉,用清水洗淨,投入沸水鍋中焯燙斷生,撈入冷水盆中浸涼後,擠幹水,切成碎段;將煮花生米切成碎粒。
(2)把薺菜末和花生小粒放入盤中,澆入適量香油、醬油、鹽、白糖、醋,拌勻即成。
成品特點:
此菜甜酸適口,春季食用可開胃下飯。
功效:
薺菜、花生都富有營養,老人可適量食用。
蒜泥馬齒莧
原料:
大蒜10瓣,鮮馬莧500克,白糖50克。
製作:
(1)將大蒜去皮,搗成泥狀;馬齒莧洗淨,在開水中焯一下,撈出,瀝幹水分,搗爛成泥。
(2)將蒜泥、馬齒莧泥、白糖三者合在一起拌勻,即可食用。
成品特點:
此菜清涼味鮮。
功效:
馬齒莧為野菜,生在路旁、原野、田埂處,在春季初夏,可采摘其嫩莖、葉,做菜食用。馬齒莧中含蛋白質、脂肪、鈣、磷、鐵、胡蘿卜素、維生素C比較豐富。其性寒、味酸,有清熱解毒、消腫利尿功能。特別是對腸道傳染病如痢疾、腸炎有較高療效。此菜生食,營養受損少。
糖醋萵苣
原料:
萵苣1000克,白糖100克,米醋50克,精鹽5克。
製作:
(1)將蒜苗去皮,去筋,洗淨,切成3.5厘米長的細條,用精鹽拌勻醃漬1小時後,控去水分,或用潔布輾於水分。
(2)將白糖倒入小盆內,放入少許開水把糖化開,放在火上將糖汁熬濃後,下入米酯,瀝水晾涼,為糖醋什。
(3)用熬好的糖醋汁把萵苣拌勻,醃2小時即成。
成品特點:
此菜酸甜,脆嫩爽口。
功效:
萵苣是春季主要蔬菜之一,含有乳狀漿液,味道清苦,可刺激人的消化功能,有助增進食欲,對老年消化無力、胃酸低及易發生便秘者十分有益,還有防治高血壓的功效。
幹炸羊角筍
原料:
取春筍尖8根,豬肉末400克,麵粉200克,熟花生油1000克,紹酒、花椒鹽、味精、發酵粉、蔥末、薑末各適量。
製作:
(1)將春筍去殼,取其嫩尖(每支約5厘米)煮熟,撈起,瀝幹,。一剖為2半,挖去筍尖內筍節,留下最後一節;肉末加紹酒、食鹽、味精、蔥末、薑末拌勻,瓤入筍尖中;麵粉、發酵粉用水調成糊狀,備用。
(2)淨鍋置旺火上,注入花生油,油溫六七成熱時,將筍尖逐一掛上粉糊,下油鍋炸至外脆裏嫩,取出,瀝油裝盤,隨跟花椒鹽上桌即成。
成品特點:
筍尖外脆裏嫩,味道香、鹹、辣。
提示:
筍尖入鍋炸時,過油即出,如果炸老,就會發生焦枯感,味道受損。
功效:
竹筍食之其味清香鮮美,自古被視為“菜中珍品”,春天生長的嫩筍,色白、質嫩、味美,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胡蘿卜素、維生素B和維生索B2、維生素C等多種營養素。竹筍的蛋白質比較優越,它含有人體所必需的賴氨酸、蘇氨酸、苯丙氨酸等,其脂肪含量較低,纖維素較多,有利於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去積食,防便秘,對老年發胖的人,有減肥作用,人稱“減肥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