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動植物中毒
引起中毒的動植物多為野生,少數引起中毒的食品有特定條件,如未煮熟大豆、發芽土豆等。有的有毒動植物的有毒成分,僅是個別器官或部分,如河豚魚毒素主要存在於內髒和皮膚等處;其它動物的甲狀腺和魚膽等。有毒動植物的有毒成分與季節、生長發育階段、地區分布以及飲食習慣等諸因素有關。常呈散發,偶然性大。
青番茄
番茄果肉細嫩、酸甜適口,可果可蔬,營養豐富,深受人們喜愛。但是沒有成熟的青番茄不能吃,據測定青番茄中含有有毒的生物堿番茄素,與發芽的土豆中所含的毒素龍葵素的毒素相似。番茄素為針狀結晶體,在堿性環境中比較穩定,但能溶於酸,生成番茄次堿和糖。因此,吃沒熟的青番茄常會感到不適,特別是嘴裏有苦澀感,重者會出現惡心、嘔吐、頭昏、流口水等中毒症狀。
土豆皮
有人認為,土豆應該連皮吃,因為土豆中的主要微量元素存在於皮和芽眼之中。這種說法未免有些偏頗。土豆皮不但不好吃,而且含有有毒的配糖生物堿,食用大量的配糖生物堿可引起中毒,故土豆不宜帶皮吃。在燒煮時也不應該帶皮,因燒煮時皮中有部分的配糖生物堿會滲入土豆內部,吃了同樣會引起中毒。從預防中毒的角度來看,土豆應該是削皮吃為好。
發芽的土豆
土豆是中餐、西菜不可缺少的原料。可以當主食,但在我國多半用來做菜吃。它含有大量的澱粉、維生素,還有鐵、鈣等無機鹽,正常情況下,土豆中含有一種有毒的龍葵素,因含量極少,僅20毫克%,故吃了也不引起中毒。但是土豆一旦發芽就會產生大量的龍葵素,可達420—730毫克%,土豆芽內的龍葵素比土豆內中要高100多倍。這種毒素不溶於水,一般人吃進200毫克即引起中毒,300—400毫克發生嚴重中毒。龍葵毒素能破壞人的紅細胞,對粘膜有強烈的刺激性。食後在幾十分種或幾小時內就會出現咽喉發幹,舌頭發麻、發癢、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頭暈、抽搐、眼睛怕光等症狀,重者可有昏迷、呼吸困難,甚至心跳驟停而死亡。因此,發芽的土豆不能吃。烹調時將土豆切片先用清水泡30—60分鍾,然後大火猛炒,最後放些醋能加速毒素的破壞。此外,土豆曝曬後龍葵素也大量增加,應引起注意。
大麻油
大麻籽中含有大麻樹脂、膽堿、葫蘆巴堿、揮發油等。其中,大麻樹脂的主要成分四氫大麻酚在體內可被氧化變成有毒的大麻酚。大麻油中毒時,先產生興奮、多言、哭笑無常,並伴有幻覺等症狀,後有惡心、嘔吐、嗜睡等。所以,切不可炒食大麻籽或以大麻油做為食油用,以防發生中毒。
生棉籽油
生棉籽油中含有多種有毒有害的物質,其中棉酚對腎髒有損傷的作用,可引起低鉀血症,繼之可使腎髒和心髒功能發生明顯的損害。病人有乏力、頭暈、惡心、嘔吐、便秘或腹瀉、口渴、多尿、腹脹、抽搐、癱瘓,甚至心跳驟停等症狀。除上述急性發病的症狀外,也有慢性發生的,出現皮膚灼熱感,皮膚粘膜幹燥,男性性功能減退,女性閉經等症狀。到目前為止,對此病還無特殊有效的治療方法,如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還能康複,晚期病人則終身喪失勞動能力。所以,最有效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吃生棉籽油。但經精煉加工的生棉籽油可以去除這些有毒有害的物質。
老南瓜
由於南瓜的瓜瓤含糖量較高,所以長時間保存會產生不易發現的化學變化,產生有毒的物質,因為這種變化通常看不出來,人們則以為是好瓜,一旦食用後就可能引起中毒,表現為頭暈、疲倦及嘔吐、腹瀉等症狀。為了避免誤食,南瓜最好不要長久保存。
蘑菇
鮮蘑菇鮮美可口且營養豐富,國內可吃的蘑菇近300種,有毒蘑菇多達百餘種,其中劇毒能致死者近10種。毒蘑菇中毒大致有四種類型,即肝損害型,神經精神型,胃腸型和溶血型。中毒後症狀大多凶險,必須搶救。
鑒別蘑菇是否有毒是很困難的。有人說顏色鮮豔、形態奇異的有毒;有人說毒蘑菇汁能使銀器和大蒜變黑;有人說長在髒地方,有麻、辣、苦味的有毒等等。其實這些都不能作為鑒別蘑菇是否有毒的標準。如有懷疑,可請有經驗的人多方鑒定,再則,可取少量蘑菇喂小動物,觀察幾天,如不出現中毒現象,人就可以吃。但有時毒蘑不好辨認,懷疑有毒時就要丟掉。
紅茴香
紅茴香又稱山大茴,常常因其形狀與八角茴香相似,造成人們誤食引起中毒。紅茴香的種子和果皮中都含有那哈諾明,這是一種作用於神經係統的毒性物質,毒性非常強,生吃或是誤做香料烹煮食物,都會引起嚴重的食物中毒。中毒潛伏期短,食後1—2小時即可發病。患者初感惡心,繼而嚴重嘔吐,少數有腹瀉,之後很快出現神經係統症狀,如頭暈、視物不清、伸舌困難、舌麻木,並有抽搐、煩躁、言語困難、神誌不清等症狀,嚴重者還會出現麵色蒼白、口唇青紫、牙關緊閉、瞳孔散大、對光反射遲鈍或消失,四肢冰冷、血壓低或測不出來,脈細微、心音低遠、呼吸困難,甚至昏迷、尿閉等現象。如不及時搶救,可因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因此,千萬注意不要誤食紅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