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的不足可發生貧血,尤以女青年每月因月經失血,所需量較大。我國供應鐵,男、女青年每日為15和20毫克。
青年由於性發育,需供應足夠量的鋅。缺乏鋅時,青年的性發育受到影響,出現生長發育緩慢,性征發育推遲,味覺減退、食欲不振、貧血、創傷愈合不良、還發生痤瘡(青春蕾)、免疫功能低下等現象。主要原因是膳食中植物性食物多含植酸鹽較高的關係,因為植酸能與鋅結合使鋅不能被吸收。可多吃些動物性食品,如牛肉、豬肉和羊肉,這些食品中含鋅比較多。
人體內的碘約有五分之一在甲狀腺內,是組成甲狀腺素的重要成分,如體內碘供給不足,甲狀腺素分泌就要減少,體內的代謝就要降低,不但影響生長發育,而且也可引起甲狀腺組織的增殖性變化,使甲狀腺腫大。地方性甲狀腺腫以青春發育期的發病率最高,所以青年需要補充足夠的碘。
5.維生素
維生素是維持人體生命必不可少的一類有機化合物。目前已知的維生素有20多種,它們大多數不能在體內合成,必須由食物供給。
維生素A:維生素A的主要功能是促進人體的正常生長發育,維持正常的視覺能力。因此維生素A對青年人非常重要,一方麵是處於生長發育階段,另一方麵學習階段經常用眼,所以要注意補充足夠的維生素A。世界衛生組織建議16—19歲每日供應750微克;美國建議男、女分別為1000、800微克。我國建議視黃醇當量為1000微克。
維生素D:主要功能是促進機體對鈣和磷在腸道內的吸收和利用,保持血液中鈣與磷的正常比例,調節其在組織內的平衡,並使磷酸鈣能沉積在骨路和組織中,以構成健全的骨鉻和牙齒。如體內維生素D缺乏或不足時,鈣、磷代謝紊亂,可出現骨質軟化症,嚴重者因血鈣降低可引起手足抽搐症等。所以要注意補充足夠的維生素D,特別是在陽光不夠充足的冬天,更要注意補充,以更好地滿足機體需要。可多吃一些動物肝髒和蛋黃。世界衛生組織建議16—19歲每日供應量為2.5微克,美國建議每日為10微克,我國規定為10微克。
維生素C:維生素C具有很強的還原性,它在細胞的氧化還原過程中,起著很重要的輸送氫和促進氧化的作用,並參加糖、蛋白質的代謝,還能促進細胞間質和膠原纖維的形成,對骨路的影響也很大。缺乏維生素C可表現為全身衰弱無力食欲不振,齒腿疼痛並容易出血、關節疼痛、下肢腫脹、,骨質脆弱而容易折斷、所以要注意補充足夠的維生素C世界衛生組織建議16一19歲每日供應量為30毫克。美國規定為60毫克,並認為女青年(16—19歲)需要70毫克,男青年(18歲)需要90毫克,我國規定男青年(16—19歲)為90毫克,女青年為75毫克。
維生素B1、B2和PP:維生素B1在體內轉化後以輔酶的形式參與糖代謝,在神經傳導中也起一定作用,如缺乏可引起腳氣病。維生素B2以輔酶的形式在各細胞的氧化還原過程中起氫傳遞體的作用。如缺乏會影響了細胞的氧化還原過程,使整個體內的物質代謝發生紊亂,生長發育就不能正常進行,甚至生長停滯,並表現出如口角炎等一係列缺乏症的病變。維生素PP在維持皮膚、造血機能及神經係統的健康方麵也起著一定作用。缺乏時可引起獺皮病,患這種病的人,皮膚發生對稱性皮炎;在消化道方麵發生舌炎、口炎,嘔吐和頑固性腹瀉;在神經係統方麵表現精神抑鬱、恐懼、失眠、甚至發生精神錯亂等現象。所以要注意補充足夠的維生素B1、B2和PP。美國建議男青年每日分別供應量為1.4、1.7、18毫克;女青年分別為1.1、1.3、14毫克。我國建議按每4184幹焦熱能分別供應0.6、0.5和6毫克。
為孩子的成材添把力
青少年期是生長發育很快的時期,在這段時間裏.身高迅速增長,同時體重的增加可達50%左右。體內內分泌活躍,代謝快,生命力處於極旺盛階段,所需營養素無論在量和質方麵的要求比任何時期都高,所以這一時期孩子會變得飯量特別大,食欲旺盛,總是想吃,老也吃不夠。合理膳食是攝入充足營養的基礎。如何合理安排膳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