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吃卯糧

速描

作者:米娜

征信體係若不完善,寄望於金融擴張來刺激消費僅會徒增風險

有一個故事,流傳很廣。有一位美國老太太一生都在用貸款提前消費,臨死前剛好把房子貸款還清。而一位中國老太太,天天省吃儉用,存錢準備買房,等存到足夠錢買房時,她得病去世了。

據說這個故事起源於20世紀90年代,當時美國經濟一片欣欣向榮,而國內的商品房市場剛剛萌芽,這個故事無形中刺激了作為消費金融市場的重中之重,即房貸的發展。

“寅吃卯糧”不符合中國人的傳統,但由於近兩年來,中國經濟步入轉型期,傳統的投資拉動已不合時宜,而世界經濟複蘇乏力,亦令外需不振,“三駕馬車”中的消費便被置於格外重要的位置,這也令消費金融迎來新的機遇期。

今年7月,國務院出台了金融“國十條”,提出發展消費金融。9月26日,銀監會公布《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管理辦法(修訂稿)》(下稱“修訂稿”),對消費金融政策大動“手術刀”。第二天,銀監會又宣布將消費金融公司的試點範圍擴大至16個城市,至此在2010年國內首批四家消費金融公司正式誕生3年後,消費金融市場終於迎來了首次大擴容。

消費金融公司在歐美已有400年曆史,在中國卻仍屬新鮮事物。所謂消費金融公司指不吸收公眾存款,以小額、分散為原則,為中國境內居民個人提供以非銀行金融機構,包括個人耐用消費品貸款及一般用途個人消費貸款等。美國信貸消費過度直接導致全球金融危機,中國正好相反:傳統消費理念的結果導致消費嚴重不足。

通過消費金融的大擴容能否真正扭轉國內消費不足的現狀?“很顯然,這種刺激盲目性很大。”銀河證券首席總裁顧問左小蕾向《環球企業家》表示,“在消費金融領域,汽車、房產消費已經發展的非常好,如果再通過消費金融來刺激,那刺激的是什麼?”通過金融貸款買奢侈品、買股票的風險非常大。

目前,中國消費信貸類的金融業務占國內貸款總額的11%,消費信貸中80%以上是房貸和車貸。毫無疑問,金融和實體不能本末倒置。如果消費需求發展不起來,通過金融擴張來刺激消費,在征信體係不完善的情況下,隻會帶來更大的風險,這種風險不僅僅是消費者本身透支消費,更是盲目進軍消費金融行業的企業可能因此遭遇的經營風險。

根據此次修訂稿,創辦消費金融公司的門檻將大幅降低。以前隻能由金融機構創辦,而如今各類民企均可申請創辦消費金融公司,隻需企業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於300億元。在實體經濟不振的當下,金融領域的逐步開放,讓很多企業看到了新的機會。蘇寧雲商、格力電器、杉杉集團、七匹狼等大型消費企業或將申請消費金融公司試點。溫州管理科學研究院院長周德文表示,溫州眾多企業對申請消費金融公司感興趣,其中均瑤集團已經在籌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