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為這三個“決不”,反映了陳再道剛正不阿的高尚品格和實事求是的道德風貌。
萬毅對黨對人民的一片深情
萬毅1982年被選為第一屆中顧委委員。他視力一直不好,卻堅持每年都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提出建議,受到中央和有關部門的重視。他雙目失明後,仍堅持每兩周到北京第二機床廠進行調查研究,數年如一日,不分寒冬酷暑,從不間斷。他和工人們促膝談心,了解他們的工作和生活情況,幫助他們反映情況,解決實際問題,受到工人們的愛戴。他的這種表現,受到中顧委領導的表揚,報刊上也登過他的事跡,但他本人卻非常謙虛,說這是一個老黨員應盡的責任。
1985年,中央為加快新老交替的過程,決定中顧委退一批,再進一批。萬毅同誌鑒於自己雙目失明,就主動寫信給黨中央,要求退出中顧委,中央同意了他的要求。黨代會結束後,鄧小平同誌和中央幾位常委,特地在人民大會堂宴請從中顧委退下來的36位老同誌。鄧小平同誌在席間敬酒說:“你們以實際行動,帶頭廢除了領導職務終身製,推進了幹部製度改革,這件事在黨史上值得大書特書。”萬毅同誌當時非常激動,用清代詩人龔自珍的詩來表達對黨的深情。他說:“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今天,我們雖然離休了,但正如陳雲同誌在這次黨代會上所說的,作為共產黨員,沒有離退休的問題,隻要是共產黨員,就永遠處在第一線。”萬毅的這番話,既表達了共產黨員的一份責任,更表達了對黨對人民的一片深情。
王平智鬥江青
中顧委常委王平曾長期在軍隊做政治工作,是一位智勇雙全的儒將。在一次中顧委的生活會上,他和另一位中顧委常委楊得誌談起了“文革”中如何智鬥江青的故事,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王平首先說了自己在“文革”中的一段經曆。他說:“‘文革’初期,我擔任解放軍軍事學院政委時,由於黃永勝在江青麵前告我的刁狀,江青說‘此人該打倒’。江青一句話,把我關了五年,受盡了折磨。1975年才把我放出來,先擔任炮兵政委,後調到武漢軍區,楊得誌當司令員,我當政委。臨行前,葉帥同我進行了一番推心置腹的長談。他說:‘江青不甘寂寞,要直接插手軍隊,你去了武漢以後,擔子不輕,軍委希望你同楊得誌同誌一起,同心協力,扶正壓邪。’我到武漢軍區上任不到一年,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運動就開始了。”
這時,楊得誌插話說:“當時我和王平被召到北京,參加批鄧‘打招呼’會議,住在京西賓館。有一次小組會前,江青出人意料地走了進來。將軍們先是一怔,然後寒暄幾句就給她讓座。我們都知道江青是什麼人,在她麵前從不主動說話,因此大家沉默不語。大概是江青為了打破尷尬局麵,就和周圍的人聊起來。她先問王平:‘你是哪個山頭的?’王平說:‘三軍團的。’她又轉過頭問我:‘你呢?’我說:‘一軍團的。’聽到這兒,江青哈哈大笑地說:‘哈哈,你們兩個,一個是彭德懷的人,一個是林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