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如果你想跳槽,但是事情還沒有結果或是沒有決定之前,就把不要張揚。如果你曾經向同事表達過要跳槽的想法,就有可能一傳十,十傳百,最後傳到上司耳朵裏,很可能你跳槽的事“八字還沒有一撇”呢,就已經傳得沸沸揚揚,使你處於很被動的境地。
有些人總喜歡拿跳槽這兩個字來要挾上司,常把“大不了就跳槽”這句話掛在嘴邊上。其實,不管是明講或暗示,都不可能達到目的,反而會授人以柄,不明不白地讓人貼上標簽。
李東恒是一家雜誌社的記者,在工作了兩年後想跳槽到一家頗有名氣的時尚雜誌社。他剛剛產生了這個想法,就在一次與同事吃飯的時候無意中透露了出去。沒想到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那個同事居然把這件事傳到了社領導的耳朵裏。本來李東恒在社裏很受器重,但是當他想跳槽的消息傳出去之後,社領導對他的看法完全變了。
當年李東恒畢業的時候,雜誌社的領導為了留下他這個名校畢業的人才,花了不少力氣才把他的戶口落下來。正式工作後,領導把很重要的欄目分配給還在試用期的他,甚至連社裏不常有的出國文化交流機會也讓給了他。雜誌社本想培養一名出色的、能在社裏挑大梁的人才,沒料到李東恒根本不領社領導的這份情,居然想跳槽,使雜誌社的一番苦心成了為他人作嫁衣。想到這些,社領導怎麼會不對李東恒產生其他看法呢?
但是,領導的看法對於李東恒來說其實是誤解。因為,他隻是產生了這種想法,到底要不要跳槽,什麼時候跳槽,對於這些問題他都拿不定主意。可是,居然就把想法先透露出去了,使大家對他產生了不該有的誤解,使他今後的工作十分被動。後來,李東恒向領導做的解釋隻產生了“越描越黑”的效果。無奈之下,他隻好跳槽到了另一家雜誌社,但是新工作的發展機會遠不如原先的工作。
跳槽前千萬不要張揚,更不要讓自己的對手知道,除非你已經把後路準備妥當了,否則你將會使自己陷入麻煩當中。無論在得意還是失意的時候,都不要過分張揚,否則隻能給工作友誼帶來障礙。
在你有跳槽的意願時,要采取一定適當的方式來進行麵試或是溝通。這樣才可以既不耽誤原來的工作,又不影響尋找新的工作。
當你運用人際關係,或者委托中介公司尋找新的工作時,要注意這些人是否跟公司有業務來往,該避開的就一定要避開。這樣就不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可以利用個人的電子信箱,或是手機來悄悄進行尋找新工作的事宜,千萬不要使用工作單位的電子信箱或者電話與招聘方聯係,避免行動曝光。等到新工作已經找到,在與新工作單位簽訂勞動協議以後再向原單位正式地提出辭職。
如果你不給原工作單位喘息的時間,撂下一個爛攤子就走人,頂多讓你解一時之氣,使你討厭的上司忙亂一陣子,但是更壞的影響卻留給了你自己。假如你是在同行業中跳槽,同行業的圈子不會太大,消息傳得比較迅速,你的所作所為很快就在業內傳遍了,你的新上司就會對你有所防範。最重要的是,沒有跳槽時的平和心態將影響到你今後的職業生涯。
在提出辭職以後,不要在同事麵前誇大其詞地大肆宣揚辭職原因或辭職以後的去向;更不要大談新單位給你什麼樣的待遇,也不要講新單位如何有前途,你這種有意無意的優越感,會搞得別人不舒服甚至很反感。這類話一旦傳到上司耳朵裏,他一定以為你在蠱惑人心,並且,誰都不願意做最後一個聽到這種消息的人。如果他“龍顏大怒”,就可能在你想走之時給你製造種種麻煩,這將對你有所不利。
此外,別以為上司同意你走人就萬事大吉了,寫有上司批複的辭職報告一定要拿到手。有些上司可能會翻臉耍賴,說你是擅自離崗,這時你就有憑有據。這樣的上司雖然少之又少,但也不能不防。
在徹底與原工作單位辦理完各種辭職手續之前,切莫讓上司知道你辭職的真正原因,你已經找到新工作的得意之色會令他嫉恨,而聽到你對公司的不滿,他更會記恨在心。最好在離職已經一段時間後再讓原工作單位知道你的真正去向,以免有小人在背後使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