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求職與跳槽的博弈(4)(1 / 2)

Lina在廣州一家大型企業搞人事管理,因有相關資質的證書和經驗,上司很器重她,最近還聽說自己有被提升為人事經理的可能。自己當年是不知不覺走進人力資源管理領域的,雖然沒有感覺厭倦,但也感覺不到激情,憑著資曆就這樣做到退休都有可能。怎麼樣才能恢複工作動力是一年多來一直困擾Lina的問題。Lina的一個朋友最近來找她,特聘她去自己的公司任人事總監,並應允酬金比Lina現在的上浮50%。朋友的熱心讓她也有點心動,然而朋友的公司規模不大,其實人力總監的工作和現在的人事經理沒什麼質的區別,但是朋友公司的運營模式和現在的公司完全不同,可能會有新的鍛煉機會,而且薪酬還不錯。但是Lina根本無法確定這樣的跳槽對她的發展有沒有實際意義,現階段到底該不該跳槽,這些問題讓Lina困惑不已。人力資源學家認為,像Lina這種情況最好就要考慮好自己是否能夠適應新的工作,如果沒有做好心理準備最好不要跳槽,這樣對於新公司和自己職業的發展都沒有好處。

美國職業設計專家馬克?多裏奧在他的《如何開設新工作》一書中說,當你在工作中出現下列症狀時,就應該停止掙紮另謀高就了:一、懷疑自己不合格;二、你與上司不合拍;三、你與同事不合拍;四、你閉著眼睛都能找工作;五、你開始奇怪自己為什麼會幹這一行。

最近,陳小姐因找到了一個好單位,去意已決,便向原單位提出辭呈,並洋洋自得向一些同事透露。單位經受不了她的再三請求,看她一定要走,便同意調出。偏偏接收單位隻是主管領導口頭答應過,並未有確切答複,結果是沒走成,隻好灰溜溜地呆在原單位,甚是沒趣。這樣她不但沒跳到好單位,反而弄巧成拙。

在跳槽時,你應當問問自己:自己是在找職業還是在找工作?是在找職業還是在找企業?是在找職業還是在找頭銜?是在找職業還是在找高薪?明確跳槽的目標是確保跳槽成功的先決條件,其中如何選擇恰當的跳槽渠道則是完成職業轉換的重要環節。你應當根據自己的社會關係、自身的特長和優勢尋找到最佳跳槽渠道。要知道跳槽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發展才是方向。越跳越高,高的不僅僅是薪水的職位,更重要的是使你的職業生涯步入高階。

十一、有機會就不要猶豫

如今,跳槽已是司空見慣、屢見不鮮的一種社會現象。可是,有的員工卻認為跳槽是一種不忠誠的行為,還有的人認為跳槽是很沒有麵子的事情,所以會經不住老板的挽留打消跳槽的念頭,最後錯失最好的機會。

所以,如果有跳槽的好機會就不要猶豫,這樣就會是你錯失很多發展的機會。

老劉是個非常厚道的人,上大學時是個踏踏實實的好學生,畢業後在機關工作,按部就班地轉正、提升。隻可惜升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再也上不去了,因為他的幾個上司隻比他早畢業兩年,年齡不老,他們不提升,老劉的提升也沒有什麼希望。

就在這時,單位的另一部門要擴編,人家看中了老劉的才識、能力和為人,三番五次來挖,於是老劉動心了,想去吧,又覺得張不開口,因為老劉在這裏盡管不是一把手,卻是實實在在的頂梁柱。好不容易吐露點風聲,又被上司好言相勸給頂回去了,老劉礙於情麵,就留了下來,依舊“踏踏實實,埋頭苦幹”。

沒想到近幾年,機構精減,很多崗位提倡用新人,老劉隻好依舊停留在他原來的位置上。有時老劉心裏也會說一句“假如當初”的話,因為那個部門是朝陽部門,當初如果跳過去了,老劉很可能已經不是現在的老劉了。他的那些老同學都替老劉喊冤。可是又於事何補呢?

“踏踏實實,埋頭苦幹”,一直以來都是一句誇獎員工的話。所以有些很善良或很膽小的人在機遇來臨時,除了考慮與工作有關的方方麵麵,比如薪金、福利、工作狀態、發展空間等等,還會考慮到別人的情麵,考慮到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幾番猶豫下來,機會錯過了,如果日後證明當初跳槽是對的,就隻能後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