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琪是一個初入職場的新人,但是她卻不注意搞好與同事之間的關係,一味抱著“防人之心不可無”的哲學:如果有同事主動和她說話,她就會加倍防範,認為人家是有所圖謀。有一次,麥琪看到和她一起進來的新人的名字與老同事一起出現在作品上時,她就跑過去說:“你能量好大啊,某某都被你搞定了。”一來二去,大家都不願意招惹她,而麥琪在辦公室裏成了一個邊緣人,有什麼集體活動都沒人告訴她,遇到麻煩更是沒人幫她,而她的業績也基本都是倒數的。最後麥琪被辭退了。
明代劉伯溫的《鬱離子》就曾經指出,為人處世不宜樹敵太多,因為樹敵太多會觸犯眾怒。在職場中一定要記住,凡是非原則之爭,要多給對方以取勝的機會,這樣不僅可以避免樹敵,而且也許可使對方的某種“報複”得到滿足,可以“以愛消恨”。對於原則性的錯誤,你也得盡量含蓄地進行示意。
美國總統林肯以偉大的功績和完美的人格獲得了人們的尊敬,但他成長道路上也曾因為愛得罪人而經曆了不少的坎坷。
林肯年輕時,住在印第安納州的一個小鎮上,不僅專找別人的缺點,也愛寫信嘲弄別人,且故意丟棄在路旁,讓人拾起來看,這使得厭惡他的人越來越多。後來他到了春田市,當了律師,仍然不時在報上發表文章為難他的反對者。有一回做得太過分了,把自己逼入困境。
1942年秋天,林肯嘲笑一位虛榮心很強又自大好鬥的愛爾蘭籍政治家傑姆士?休斯。他匿名寫的諷刺文章在春田市報紙上公開以後,市民們引為笑談,惹得一向好強的休斯大發雷霆,打聽出作者的姓名後,立刻騎馬趕到林肯的住處,要求決鬥。林肯雖然不讚成,卻也無法拒絕。身高手長的林肯選擇了騎馬用劍,請求陸軍學校畢業的學生教授他劍法,以應付密西西比河沙灘的決鬥。後來在雙方監護人的排解下,決鬥風波才告平息。
這件事給林肯一個很深的教訓,他認識到批評別人是每個人都應該做的,但是不要故意以尖酸的話語侮辱、諷刺別人,這樣會使自己樹立很多的敵人,給以後的道路增添很多的障礙。從此,林肯改掉了自己為人刻薄的毛病,真誠結交朋友,最後以博大的胸懷贏得了民心。
在職場中避免樹敵,還有一點需要注意,這就是不要非占上風不可。
爭吵除了會使人結怨樹敵,在公眾麵前破壞自己溫文爾雅的形象外,沒有絲毫的作用。
戰國時代有個名叫中山的小國。有一次,中山國君設宴款待國內名士。當時正巧羊肉羹不夠了,無法讓在場的人全都喝到。有一個沒有喝到羊肉羹的叫司馬子期的人懷恨在心,到楚國勸楚王攻打中山國。楚國是個強國,攻打中山國易如反掌。中山被攻破,國王逃到國外。他逃走時發現有兩個人手拿戈跟隨他,便問:“你們來幹什麼?”兩個人回答:“從前有一個人曾因獲得您賜予的一壺食物而免於餓死,我們是他的兒子。臣的父親臨死前囑咐,中山有任何事變,我們必須竭盡全力,甚至不惜以死報效國王。”
中山國君聽後,感歎地說:“怨不期深淺,其於傷心。吾以一杯羊肉羹而失國矣。”給予不在乎數量多少,而在於別人是否需要。施怨不在於深淺,而在於是否傷了別人的心。中山國君因為一杯羊肉羹而亡國,卻由於一壺食物而得到兩位勇士。這段話道出人際關係的微妙。一個人如果失去了少許金錢,尚不至於發此大怒。而一旦自尊心受到損害卻非輕易就可彌補的。有時候,本來並無存心傷人之意,可是卻會因為一句無意的話傷害別人,所謂“言者無心,聽者有意”,甚至可能為自己樹立一個敵人。
中山國王因一杯羊肉羹而失國的故事,對我們是一個深刻的教訓。
如果你一麵提出自己的主張,一麵又對所有不同的意見進行抨擊,那可是太不明智了,這近似於強迫自己孤立和就此停步不前。因為辯論而傷害別人的自尊心,結怨於人,既不利己,還有礙於他人,實在是不足取。
身在職場,與周圍的人建立融洽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樹敵太多就會給自己的工作帶來麻煩,同時這些“潛在的敵人”還會影響你的晉升和發展。
某公司一位程序員用病毒侵襲了一位同事的電腦,讓他的電腦部分數據丟失。原來這位同事曾經得罪過這位程序員,這位程序員說:“有一次我的電腦有問題,丟失了一些數據,他那裏有,我想去拷一份過來,他卻不幹。那些數據不會損害到他的任何利益,對我卻很重要。”那位同事的小氣行為使自己樹立一個潛在的敵人,因此也給自己以後的工作埋下了禍端。
所以說,想要有一個快樂、順利的職場生活,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和一舉一動,不要無意或是刻意地樹立敵人,這樣你就將無法順利地完成工作,更無法實現自己的職業目標。